高中物理“信息差”真的能改变孩子的成绩
突然发现“信息差”真的能够改变孩子的高中物理成绩!
尤其是对于即将上高中或者已经在高一就读的孩子来说,家长知道一些信息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实话讲孩子能够进入高中,就说明在学习天赋这块基本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
很多事情知道怎么回事就一定能够知道怎么解决,可怕的是家长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一、高一学不明白,高中物理就学不明白
高一就是整个高中物理体系的地基,就像图中运动学、相互作用、牛二这些知识点贯穿起高中物理的其他知识点,可以说这些内容学不好,高一下学期就会开始掉队,高二直接就跟不上课。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说孩子高一上还可以及格,下学期直接就40分了;还有就是高一物理天花板成绩也就60,到了高二直接连40都考不过了。
其实全是高一惹的祸。
那到底应该如何学高一呢?
1、新高一的要提前预习
中考结束之后,家长要让孩子提前接触高一的物理。高中物理的进度是很快的,基本上高二下学期期中之前就会结束掉全部的课程,如果是重点高中进度就会再快一些。
这个预习不是坐马观花的看一遍教材,而是自学一遍。尤其是教材里的一些定义、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材例题这些全都要反复练习。
2、高一学的不好就不要学高二
这个是针对目前已经就读高一的孩子来讲的,如果说孩子高一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低于70分以下,那就是高一没有学明白。
就是需要把高一的内容重新学一遍,因为到了高二需要高一几乎全部的知识点。比如像平抛、圆周运动、力学等等这些高二研究电磁的时候都要用到。
这个学习还是以知识点为主,刷题为辅。先把解题的方法;老师的例题;公式的推导等等这些硬知识搞懂。然后才是通过做题来提升知识点的熟练度。
二、月考、章节测试、期中、期末哪次才是孩子的真实成绩?
1、期中、期末成绩有参考性
一般来说只有期中和期末的试卷比较综合,一般是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习题。所以成绩也比较有参考意义。
而阶段测试的题目一般都是集中的,针对于一个知识点考察的这种只能说明孩子这个章节这个阶段学的不错。
2、成绩起伏大,一般“就低不就高”
比如有的孩子成绩区间在30-70之间,那孩子的真实水平大概率就是30+。
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成绩,这样才能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