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口气看完张岱,走,去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23-11-11 19:29 作者:聪明的一xiu哥  | 我要投稿

一口气看完张岱

他是明末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遛鸟斗鸡、吃喝玩乐不在话下,他是家财万贯,肆意挥霍却十分讲究的败家子弟,他是明清第一散文大家,一篇《湖心亭看雪》更是流传千古,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张岱的一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含着金汤匙的张岱在浙江山阴出生了,张少爷可真是投了个好胎,出生在一个官宦大家庭,祖辈往上数4代,代代都是有功名有出息的,不是朝廷大官就是状元老爷,咱们张岱少爷就是生长在这样锦衣玉食、家底殷实的有钱人家,小时候的张少爷身体不大好,患有痰疾,就是痰热导致的癫狂,于是就先寄养在外祖父家里,外祖母呢爱孙心切,天天搜罗着治病的方法,正好听说牛黄可以治这病,家里人二话不说就决定买它,但是牛黄数量少,有钱也很难买到,不过这些可难不倒家大业大的张家,张岱外祖父是广西巡抚,也就是现在的省长,爷爷是江南一带颇有影响力的名士,所以动用了些人脉钱力,给张岱找到了大量的牛黄,张少爷拿起牛黄就是酷酷一顿狂炫,这病也好了,身体也强壮了,更是一不小心就活到了92岁,这一波牛黄组上大分。

长大了的张少爷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遛鸟斗鸡、听曲唱戏、风花雪月,反正你能想到的他基本上都做了,这样听起来肯定觉得这张少爷是个妥妥的吃喝玩乐,纵声享乐的败家玩意,但是人家作为明清的文艺男神,可是个知识渊博饱读诗书的散文大家。崇祯八年,信心满满的少爷参加了乡试没有考上,不甘心的少爷狠狠讽刺了一顿考官后就无奈回家继承千万家产去了,年少时的张少爷那叫一个鲜衣怒马少爷郎,少年时写的文章被舅父夸赞到:“今之江淹”,这个江淹其实就是我们都知晓的江郎才尽的江郎,这倒不是说张岱没有才学了,而是说他像江淹一样是个小神童,才识过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纨绔子弟在“玩”这方面张少爷可是很有发言权的,他的喜好可不是流于表面的肤浅,相反他对这些颇有研究是个讲究人,在喝茶这方面,他可是个行家,哪儿的泉水泡的茶他都能尝出来,什么茶用什么水泡,茶几分热时饮用最佳,什么茶配什么茶具,这些都被少爷玩明白了,17岁的少爷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口古井,好奇的少爷尝了尝这井水惊呆了,发现这井水不是一般的井水,少爷赶忙将这些井水拿去泡茶,泡着茶的少爷灵光一闪加入了一些茉莉花,顿时清香扑鼻,茶香四溢,而且少爷还特地为这款茶挑选了素白瓷杯,这款茶也被他称为兰雪茶,兰雪茶一出便轰动了民间,受到文人墨客百姓们的追捧,加上平常少爷没事就文艺一下,写写小诗,又一不小心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散文大家,一时少爷涨粉上万,见过大场面的少爷表示,我就略微出手,就已经到了这个分段的极限,少爷还特别爱美食,妥妥的大吃货,他说过北京要吃平婆果麻芽松,山东要吃羊肚菜,福建要吃福橘饼,反正各个地方该吃什么怎么吃,都被少爷给吃明白吃讲究了,因为爱吃奶酪,少爷就养了一头牛,自己亲手制作,某天突发奇想把奶加入茶里边,又又一不小心发明了奶茶,这一波操作可以说少爷是奶茶鼻祖都不为过,在日常生活中,少爷也是个潇洒自如的贵公子,虽说少爷平常喜欢玩乐,但少爷表示玩也是一门学问,少爷没事就喜欢在自家豪华大别墅里听听曲,听多了研究多了加上天资聪颖自然也就懂了,据说戏班子遇上少爷听曲儿都很忐忑,生怕自己一没唱好就被少爷给diss了,少爷还喜欢古玩,家底殷实的他没少接触过宝贝,所以对于这一行少爷也算是个行家,少爷心情好就听听曲儿斗斗鸡,因为斗鸡屡战屡胜差点成为“斗鸡大师”,只不过有一次看野史的时候,看到玄宗和自己都是酉年酉月出生的,而玄宗就因为斗鸡亡了国,联想到自身也是属鸡的也是爱斗鸡,那自己岂不是也会垮,想到这儿,少爷便赶紧戒掉了斗鸡,在斗鸡、打牌、踢球、打猎这些方面少爷都是王者级别的,果然你少爷还是你少爷,在交友这方面,少爷也有自己独特的交友观,“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少爷说没有癖好的人不能交往,因为他对生活没有热情,没有瑕疵的人也不能交往,因为他太不真实,拿到21世纪的今天,少爷这番话都太对了,四舍五入一下,我们都是少爷的好朋友,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少爷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肆意潇洒,在充满理学教义的明后期,无疑是另类的叛逆的,但张岱却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因为有年少时的肆意潇洒,才会有晚年时的无限感慨,才会有《陶庵梦忆》的了然,《湖心亭看雪》的孤独。

崇祯五年(1632年),36岁的张岱已经进入了中年,而明朝也进入了衰败,内有各藩王的斗争,外有后金的虎视眈眈,张岱同朝代的命运一样裹挟前行。崇祯五年十二月,三十六岁的张岱在大雪过后的夜里独自乘舟前往湖心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天地万物白茫茫的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一座亭子和我的一叶小舟,几个人影罢了,我不知道此时的张岱是怎样的心境,但在他的字里行间窥见他飘飘然遗世独立的孤独,或许他此刻是悲凉的,是感慨的,感慨这天地间的悲凉,感慨这山江河流的破碎,如同风雨飘摇的自己和这大明,父亲的离世,家道中落,大明的衰败,让那个曾经肆意潇洒的少年郎沉淀了下来,中年时期的张岱写了一部书《夜航船》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徒常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听到一些无稽之谈的张岱便想写这本书来帮到那些浮夸的伪知识分子,《夜航船》的内容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有的是对平常知识的探索和挖掘,《夜航船》不仅是本生活实录,更是本百科全书。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见证着繁华的大明走向覆灭,五十岁的张岱迷茫了,看着周围的大明臣子投降的投降,殉国的殉国,他竟不知该如何?带着书稿,他一路逃亡,躲避了兵变后便隐居四明山中,这一待就是半辈子,张岱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自为墓志铭》中写道: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自从甲申年以后,我的生活显得漫长而又匆忙,既没有寻找死亡的勇气,也没有充分活着的快乐。头发已经变白,我仿佛是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旁观者)明朝灭亡哪一年啊?我恍恍惚惚的,想像其他人那样寻死又不敢、又不甘,继续苟活着吧又没意义,如今到了这满头白发的年纪,仍然苟存在这世上看着这人生百态,作为大明的子民,他是亡国之民,作为大明的臣子,他是忠国之臣,或许你看他年少时的潇洒,感觉他并无多少爱国之心,但在他的著作《自为墓志铭》《石匮书》里边尽是对明朝的哀思和回忆,在闭世的这段时间里,张岱著书潜修,著有《陶庵梦忆》《石馈书》、《西湖梦寻》等,年少的张岱是个肆意潇洒的少爷,晚年时的他则是落魄的白发老人,没有仆从,没有佳肴,没有锦衣,有的是一间破旧的小屋和一位沧桑的老人,回首张岱的一生,不禁让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也是张岱一生的写照,年少时的繁华和潇洒如同一场大梦,大梦初醒方才知道人生的无限悲凉,在《红楼梦》未被发现曹雪芹是作者时,大家一致认为张岱才是,张岱和贾宝玉有太多的相同和太多的共鸣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这位大明遗民与世长辞,享年93岁,张岱的一生都以大明子民自诩,即使大明覆灭,他仍坚守着隐居山中,或许他认为只要还有一个大明子民在,大明就没有亡,自己依然是有归处的人,纵观张岱的一生,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年少的五彩斑斓,再到晚年时的灰败黯淡,他的纸上绘着大明的繁华盛景,也绘着一生的悲凉百态。

一口气看完张岱,走,去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