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省考可以和国考一样备考吗?
国考笔试结束啦,省考周期已经开始!很多人在备考省考申论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要复习省考还有必要去做国考真题吗?
>>我复习了国考对我的省考有帮助吗?
对于这方面,国家对我们的信息就只有三个:公告、大纲、试题。
和国考一样,省考的步骤也是:先发布考试公告,在公告中给出考试大纲,最后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试题。
那它们三个能释放出什么信息呢?

试题
试题本身是信息量最大的,是适合我们去做对比的。
首先是主题的区别:一般人会认为国考主要考宏观的主题,省考主要考微观的主题,但其实这样的推断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完全建立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上,国考和省考的主题并没有宏观或微观的区别。
陕西省曾考过文化输出,江苏省考过中国梦,这比国考主题还宏观,所以不要道听途说。千万不要舍弃当中的哪个,但凡有用的知识都当作背景知识积累起来,在做题或者文章写作的时候用它当作例子去发挥出来。研究到底是宏观还是微观其实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
第二个就是问法上的区别:有些人在复习开始,就去总结一些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问法,比如说“总结XX”、“概括XX”、“理解XX”,那平时做题的时候,就只做这些问法的题,其他的就不看了。如果你一开始就有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考试当中出现了不常考问法呢?每次考试就那么几道题,损失任何一道都是我们承担不起的。例如,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出现了写标题,这个在2015年之前是从来没有考过的,如果你复习的时候看见却绕过去了,考场上怨天怨地也没办法了。22年国考地市级考到了写编者按,很多同学就压根不知道“编者按”到底是什么东西。然而,今年3月份甘肃省考就考到了编者按,如果做过这套题的同学应该看到国考的编者按就不慌张了。
所以一定不要去总结常考问法,要多去做国考和各地省考的真题,多去见不同的问法。你见的多了,做的多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题型你都是可以应对的。如果非要区分,那就等考试的前十天,你再区分开来,总结一下本省的常考问法做重点突破,也是可以的。
第三个是材料的区别: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材料都是由政策文件、案例、叙述性材料三部分构成的。这个没什么可研究的。
第四个就是难易程度的区别:很多人说国考难,所以我在复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就找难题做,省考简单,那我就找简单题做,这种思维也是错误的。 通常来说,陕西、山东的省考题是最难的,甚至高出国考的题。广东的省考、深圳的市考、四川、江苏、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区的题是相对简单的。
这个也只是说整体难度,而不是说几道题都很难或都很简单。那些省考整体难度偏低的省份的同学,不要报侥幸心理,一定要勇于攻坚克难。 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参加的是陕西、山东的省考,那把当地真题做完,再把国考真题复习一下,其他省份的题就没有必要做了;如果你参加的是广东、四川、甘肃、宁夏等这些省份的省考,把当地真题做了之后再做做国考真题,去突破一下。
第五个是题量的区别:题量这个是小事,不用过多在乎。一般往年考几个,今年还考几个,多了一个或减了一个,不影响你对知识点的掌握,大家都是这样,灵活应对就好了。

公告
公告中给出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长。 你只需要在你们省份发布公告的时候留意一下申论考试时长就可以了。像陕西、山东一般是三个小时,大部分联考的省份是两个半小时,但也有像广东等地是两个小时,看清楚你那堂考试到底考多久,它对于备考也没啥影响。但在考试前一个月的时候,要频繁地给自己做全真模考,严格把握时间。

大纲
申论的考试大纲其实是毫无区别的。很多省考大纲都是照抄的国考大纲。而且每年不怎么变化。

所以,总结下来,省考和国考在备考方式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所以大家国考阶段学的知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样可以用在省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