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打不穿的“天坑”竟是德系冷血杀手?IV号坦克歼击车小史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为本人(笔名:夜莺)原创,同时也为坦克世界旗下公众号供稿。


未高清之前的四歼
各位老爷们好啊,在游戏里曾经有这么一台“天坑”,作为一台本应拥有强大火炮的坦克歼击车,它却扛着一门132穿深的短88炮叫苦不迭。在没有银换金的时代里,即使它纸面DPM远超同级,可是哪怕DPM能达到10000,但打不穿那就根本没什么用,因此它也变成了一台特别冷门的“坑车”。它就是四号坦克歼击车,下面就让小编给您唠唠这台车的故事~
研究四号坦克歼击车

三号突击炮
我们都很熟悉那台5级的“三突子”,在金币车匮乏的年代里这台“三突子”可是打钱神器!在现实里他也是德国在二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总产量超过9408台!这型皮实耐操的突击炮是绝对的步兵好基友,无论是黄沙漫天的北非战场还是大雪纷飞的东线战场,只要有德军掷弹兵的身影,就有三号突击炮出现。

猎杀T-34-85的三突子
最早的“突击炮”概念来自于冯·曼施坦因的“突击火炮”理论,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发现,虽然德军组织起了精锐的“突击队”(Sturmtrüppen,星球大战中的暴风兵)在阵地战中对付敌军步兵很有用,但是在冲击过程中如果遇到碉堡和机枪工事就会感到非常棘手,轻步兵攻坚终究是力不从心的,这就像两三台907冲下山,突然面前亮了三个组队百运一样——没辙!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野战炮兵们并没办法对冲锋在前的步兵们提供精准有效的近距离直瞄炮火支援,自身的生存能力也没办法得到保证,1918年战争结束后,这事儿也就搁置了下来。

667突击炮营的奥博罗斯坎普中尉,40个击杀环
在法国战役中三号突击炮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单位在战场实践中发现三号突击炮的反坦克能力也非常不错。但是早期的75mm L/24型短管火炮实在是不给力,慢慢的从三号突击炮F型开始就换装了75mm L/43 StuK 40“长管”炮,G型还换装了KwK 40 L/48炮。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号突击炮其实完全可以适应战场上的各种脏活累活了,古德里安也认为完全不需要再搞什么乱七八糟的步兵突击炮了,大量生产三号突击炮、四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就得了。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德军统帅部总结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取的经验后,认为德军仍然需要一型以中型坦克为底盘的新式坦克歼击车,这就是四号坦克歼击车项目的设计背景。

黄鼠狼3“M”型
1942年9月时,德国陆军兵器局最初的设想是“小车扛大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设计出来的产物是黄鼠狼3和三号突击炮G型,黄鼠狼3我们也不陌生,这台小车在38t轻型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一门75mm PaK 40反坦克炮,虽然用起来也不错,奈何该车轮廓比较高大,外加皮薄馅儿大还是个敞篷战斗室,战场生存性堪忧。

四号突击炮(任务奖励特种车)
考虑到黄鼠狼3存在的问题,武器局又拿出了使用四号底盘改装的四号突击炮,该车防护性、隐蔽性都比较好,而且使用的还是非常成熟的四号坦克底盘。但问题是所有的“突击炮”在装备序列中都划归德国陆军炮兵,那装甲兵怎么办?没辙,专为打坦克而生的、装甲更优秀、火力更强劲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应运而生。

四号坦克歼击车-0系列(原型车)
最初期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底盘是四号坦克H型改装而来的,早在1943年9月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VoMAG(沃玛格)就把四号坦克歼击车的原型车模型给希特勒展示了一下。四号坦克歼击车从原型车模型起,原定安装的就应该是Pak 42 L/70型长管75mm火炮,但是该炮产量有限还要优先配给黑豹坦克使用,因此在希特勒的许可下,使用Pak 39 L/48型中等身管75mm炮的四号坦克歼击车被投入量产。

去掉了炮口制退器的四号坦克歼击车
四号坦克歼击车还有个0系列,该型车可以算是极初期型,他们安装的甚至还是更早一些的75mmPak 39 L/43型火炮,该型号产量极少。在部队实际使用中,发现四号坦克歼击车本身车体较低,火炮炮口位置也较低,加装了炮口制退器的火炮在开火时会吹起大量的烟尘,一是会暴露车辆的位置,二是阻挡车组观察视线。因此后续型号要么出厂就不带制退器,要么坦克兵自己把制退器拆除。
两款主要改进型

我们最熟悉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其实是“/70(V)型”
各位老爷们在游戏中看到的那个“白板”四号坦克歼击车,也就是扛着75mm L/48中等身管的版本,在现实中是为了妥协长身管75mm Pak 42 L/70火炮产量不足而“凑合”出来的。这个应急版本一直生产到1944年11月,但是前线官兵更迫切的要求“快送点更强的东西来!”,在这种呼声下,希特勒指示把一部分75mm Pak 42 L/70火炮匀给四号坦克歼击车使用,并要求沃玛格和阿尔凯特公司针对这门更重、后坐力更强的火炮,对四号坦克歼击车进行改进优化。

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第一对负重轮更换为钢轮缘
沃玛格拿出的改进型对底盘进行了全面优化,这个版本的四号坦克歼击车被称为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V)代表的就是沃玛格。有的时候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也被称为“Lang”型,"Lang"在德语中是“长”的意思,这是为了和扛着75mm L/48中等身管的版本作区分。

可以明显看出战车往前倾
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不仅更换了长管火炮,还加厚了战车正面的装甲防御,最厚处达到了80mm。火炮加强、装甲增厚这都是好事,可这样一来战车的重心就发生了变化,过长过重的火炮身管外加厚重的战车正面装甲,使得四号坦克底盘悬挂机构有点吃不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沃玛格公司将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底盘最前面两对负重轮更换为钢轮缘负重轮,简称为“钢轮”。

短身管负重轮都是橡胶轮缘,长身管第一、二对负重轮为钢轮缘
在实际使用中,有的车组只把第一对负重轮换成了钢轮,有的车组则把前面四对负重轮一股脑儿全换成了钢轮。四号坦克歼击车/70(V)型也稍微修改了一下四号坦克底盘正面的造型,使其分为上下两块、增加角度更加“锋利”而非原来一整块装甲板,这也提升了防护性。

四号坦克歼击车/70(A)型
四号坦克歼击车另一种改型在游戏中没有,也许是因为这个版本太丑了,它叫做“四号坦克歼击车/70(A)型”,A指的是阿尔凯特。阿尔凯特这个版本的长管四号坦克歼击车设计成这个丑样子也不是它的错,它得到的指示就是设计坦克歼击车上层结构部件,然后可以快速将其安装在现成的四号坦克底盘上。

阿尔凯特这个版本看着特奇怪,这台原型车还没换钢轮
阿尔凯特这个版本需要在底盘上多安装一些装甲板以填补战斗室高度差,而且也比沃玛格那个版本高40cm,同时阿尔凯特型号的正面防御力也要弱于沃玛格版本。有趣的是这个版本虽然由阿尔凯特设计,可是由于阿尔凯特一直铆足了劲儿生产三号突击炮,因此四号坦克歼击车/70(A)型的主要生产任务是尼伯龙根工厂承担,从1944年8月到1945年3月,该厂生产了278台四号坦克歼击车/70(A)型。

增加了侧裙板的四号坦克歼击车A型

这台四号坦克歼击车A型只有前三对负重轮是钢轮
配发与使用

正在运往前线的四号坦克歼击车A型
四号坦克歼击车通常被编在国防军、党卫军装甲师内的反坦克单位中,无论是在诺曼底战役和突出部战役,或是东线战场上,四号坦克歼击车得益于其低矮的轮廓与强大的火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当然其临时充当坦克或者突击炮角色,对步兵进行支援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1944年突出部战役中的四号坦克歼击车V型
最出名的四号坦克歼击车王牌应该要数党卫军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下属坦克歼击营的鲁道夫·罗伊了,此人1920年出生,战死时也不过24岁,早在1940年20岁时就加入了反坦克部队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坦克猎人。

鲁道夫·罗伊
1944年6月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后,“希特勒青年”师也于当年8月被送往西线,8月8日那天鲁道夫·罗伊和他的炮手弗里茨·爱克斯坦击毁了8台盟军坦克,第二天(8月9日)又击毁了13台坦克。在短短五天之内,鲁道夫·罗伊指挥的这台四号坦克歼击车一共击毁了26辆坦克。

鲁道夫·罗伊的猎物数量定格在36台上,1944年12月17日,当他率队攻击美军第99步兵师时,打开舱口观察战况的罗伊被美国狙击手一枪打爆了头。赫尔穆特·泽纳少尉报告说:“我们正沿着一条狭长的树篱向前推进,敌人有着能穿透我们装甲的武器,狙击手躲在树丛中,还有一些谢尔曼躲在伏击位置。罗伊带着一个排的坦克在我身后,突然他被狙击手打中了头。”

一台靓仔飞驰而过
二战结束后,四号坦克歼击车并没停下它征战的步伐(不要停下来啊!),这位沙场老将还继续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地服役了5-10年。保加利亚军队在四号坦克歼击车的发动机报废后,把它们埋在了与土耳其交界的地方当做固定式炮台。另外叙利亚也购买了一些四号坦克歼击车,戈兰高地上还有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