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1、基础动作练完,能大的就大了。大不了,再多花里胡哨的卵用也没有,还是大不了。
练的好不好靠的并不是什么训练技术,而是本身的天赋,训练只是把你的天赋给翻译出来而已,网上一堆人光谈努力却闭口不谈天赋,真是可笑至极,明明是本身具有基因层面的绝对优势,他们却要说成是自身努力/方式合理的结果,进而自我标榜,从而推销自己的课程,闭口不谈天赋的重要性,让小白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到,然后疯狂的割韭菜,最后发现真相后要么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要么就是选择放弃。
2、永远别在网上看“大肌霸”训练,科技战士和我们并不是一个物种,毕竟他们有十个蛋。
3、国内的健身圈最搞笑的是一群自然小白照着药罐子的方法练
4、健身不论咋说都只是图一乐,不是什么自律的证明和优越的理由,练的快乐自然会坚持,不快乐就去找其他快乐的事,死磕这个真的不值且没意思
5、一切多余的技法都不过是虚假的人为。健身不应该成为广播体操,正如书法展览不应该成为模仿大赛。
6、甭成天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想都不用想,那只会让你灰心丧气。去健身房就是玩,就是享受用肌肉对抗重物的快感,玩的嗨了,自然会乐意下功夫训练,不练到位不舒服。如此看个几个月到几年,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发生了颇大的变化。只希望这种变化,不是越来越虚了就好。
90%训练的痕迹都未必肉眼可见,但真正的健身就不是为了肉眼可见。
7、我见过太多的人,把健身当成了目的。
健身只是生活中的一件事,不是生活全部,没必要太过于偏执。健身要为了你的生活工作服务,而不是反过来。如果健身是你所不開心的,那麽就不必健身。它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傾瀉。不是一种必須,而是一種可能。
它可以成就你的生活,也可以奴役你的生活。所以,做一個選擇健身以生活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健身所選擇才活著的人。
8、我反感立flag,因为真正喜欢一件事,自然会去做,不需要立flag。人们之所以乐于立flag,就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默认这件事自己做不到,所以只能通过提前立flag来意淫成功后的快乐,提前获得虚假的满足感,以便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知行合一,行就是知,不行就是不知。
9、如果你是自然健身训练者
大重量复合动作是训练计划的核心
动作安排和组数容量不要太多
大重量动作放在前面做
10、大重量训练是说找到一个接近力量极限的同时又能控制住的重量尽量去做多、成组地做,不是脸憋成酱紫色,手抖得不行再加上辅助的人使劲带着,然后推两个。
感受肌肉发力不是刻意地做慢,然后腹内压升高,脸憋红。到底是在刻意做慢还是真的感受到了肌肉发力自己心里清楚。健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11、有了本体感受,什么动作细节都是狗屁,忘掉它们,想硬拉,啪的一下就能起来,想深蹲,直接蹲下去再起来,哪有什么弯弯绕,哪有什么在镜子面前的照猫画虎,小孩子的游戏。
12、肌肉是瞎子,只认识刺激,不认形式。肌肉不认识训练器材,管tm你是用杠铃壶铃哑铃还是自己的身体,只要刺激到位(动作的节奏、幅度、强度、容量balabala的),你的肌肉就会朝你想要的方向缓慢发展(没错,不仅仅是肌肥大)
13、不要觉得自己训练有点成就或者是自己比别人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健身似的,到处有意无意透露,各种显露肌肉,觉得自己比谁都大,这样显着很蠢。首先你是个人,其次你才是个健身的。
14、训练不是看你每周能举多少,是看你每天,每周能恢复多少,包括全身的状态的恢复,各个肌肉的恢复。超量的训练压力是无效的的。
15、有道无术,术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16、如果想最大程度地享受食物的本味,请去掉任何速食包装,将食物放在碗盘中食用(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挤食袋装牛奶,口感肯定不如盛在碗中大口喝来的舒服。

17、以前的我是自信的,头望着天,但如今,我又低下了头,陷入沉思,缄默不言。
愈无知,愈自信……
远方太远了,我看不到,但又仿佛能看到。
长路漫且阻,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
—— 2021年5月13日
18、复合训练为主项,5*5提升力量,然后3*8堆容量,4*10堆代谢压力,然后加上两三个孤立肌群辅助项8~12次,大概十组左右收尾,这是我目前喜欢的练法,不是力量举,也不是健美,就是力量训练而已。
在我眼里,普通人不应该分什么健美、力量举,一是因为没到那个训练水平,没资格谈专项;二是因为力量和肌肉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不应该存在对立,人应该野蛮生长,分的太细没意义;三是因为,我不认为,人不应该活在比赛项目的评判标准里,人就是人本身。
那些练了几天,就以健美或者力量举标榜自居之徒,多半肤浅而平庸。
人应该成就自己的完美,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天性,人应该自己评判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附和讨好于外界的价值标准,人应当如其所是。
——2021年6月8日
19、关于减脂,我有三不减:
工作压力大不减;
旅游、吃席不减;
停训不减。
但若眼光放到半年,一年,我依然在减,这就够了。健身是为生活服务的,不应主次颠倒。
——2021年6月10日
20、 我有个优点,就是无论多长时间没练,只要一次训练,我就能恢复到停训前95%的状态,因为我知道,半个月不练,肌肉量是没有退化太多的,更多的是神经募集能力的退化。
而神经的退化,只需要三四组高质量的大重量训练就能恢复,这归功于我本身动作的稳定性已经非常好了,所以神经与肌肉恢复连接的速度也非常快。
而新手,由于肌肉感受度不足,稳定性不够,想通过一次训练就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神经募集状态,几乎不可能。这也侧面说明了,训练时动作的稳定性、神经与肌肉的契合程度有多么重要。
我甚至可以说,什么是高质量组?具有稳定性的组就叫高质量组。保持稳定性是一种能力,在大重量中依然能保持稳定性更是一种能力
——2021年6月20日
21、一定要学杀气腾腾的东西,这样你的生命力才会旺盛。
22、在天气阴沉的日子里,心情也跟着悲观起来。
23、生命总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找到出路。
24、 你读不懂我,不要夹杂你的理念进入我的思想,那是不一样的世界。
不要学习我的动作,学习我的执着,我的热爱,我的纯粹。 ————曹.柯里昂
25、成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得失;圣人的境界没有主义,只有良知。
26、泰拳手的拳击技法不如拳击手多,不代表泰拳手不擅长拳法,泰拳手擅长的是泰拳里的拳法。对拳击而言,拳就是一切,而对于泰拳,拳法只是武器库的一环。有用,但没那么有用。
简单的直摆勾已经能发挥拳法80%左右的作用了,对于搏击而言,再继续精进拳击细节,只能边际效应递减,并且挤占其他攻击方式,牺牲腿肘膝,只为拳而服务。所谓泰拳不善拳法,只是综合考虑后,做出的收益最大化的做法。
27、 “没有百分百的体系,只有完美的使用者”,我一直想找的完美的体系根本不存在。
蝇量级速度快,耐力好,那就打突进,快速撤出;重量级力量大,耐力差,就用站桩打法,用时间差打重拳。
有人说泰拳节奏慢,但节奏慢不低于速度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格斗选手,应该具有让对手进入自己节奏的能力。就像现如今ufc的中量级和重量级一样,双方可能一局都没出几拳,但一出拳,就是ko。或者像日本武士一样,不出则已一出就是必杀。格斗时,自己的一拳一腿,都如同毒蛇吐信,都能引起对方的警惕,必须时刻提防,让对方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这才是高手
归根到底,格斗还是离不开力量、速度、耐力、准确、时机、灵活这几个基本要求,就是基本功。这些才是落到实处的东西。
巅峰泰森无人能敌,到了晚年,经常落败,但你能说达马托体系是垃圾吗?不能,垃圾的只是泰森本人,而不是体系。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擂台的武者,属于武的范畴,必须拼出个高低,而体系则属于文的范畴,读书人的事,能有高低吗?
你行了,什么都有用,你不行,什么都没用。教练也是如此,行的教练,教什么都有用,不行的教练,教的东西总是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