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二级学科介绍----财政学
一、专业介绍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
财政学的名头特别响亮。财政一般都是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的经济行为的特定称谓,普通家庭的开支是不能提升到“财政”高度来讲的。财政从字面上就体现了一种霸气,因此财政学学习的主干学科多多少少带有“国”字概念,例如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国民经济管理、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
二、就业前景
财政学不仅仅是为财政部门培养人才的专业。财政学毕业一般去金融、公务员和企业的多。如果想进企业,一般是去和会计的抢饭碗,就首先要学好税务和会计。财政和税务是一家,我们常说财会、财税,财政学比税务学在实务上少一点,更注重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所以要学好税务,搞清楚税务实务,又要打好财政学基础。要是考公务员那就好好学基础,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都要下功夫。在每年的国考和省考中,有很多可以财政学可以考的岗位,而且对口的都是财税部门。公务员受到毕业生大规模青睐的理由大家都很清楚:稳定、工作压力小、薪酬待遇中上。但上岗竞争空前激烈,经常出现几百人竞争一个职位的场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职位大都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划、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每年都有一定的校园招聘名额,对条件出色的本专业毕业生来说,相对其他专业的竞争对手有一定的优势,建议有此倾向的同学平时多关注四大资产管理等公司的历年校园招聘要求,做到在素质培养上有的放矢。
目前会计专业,财政学、税务学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该类专业供需两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但从市场行情来看,财会行业人才市场上真正具有国际性、专业性的高级财会人员还是十分缺乏的。各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不在市场经济中被淘汰,势必首先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资本运作,需要大量的财经人才参与公司发展,而且时下通过税务规划进行合法避税成为了很多公司的关注热点。所以,从综合的角度来评价,无论是企业的重视程度、薪资待遇还是职业前途,财政学都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读研期间可以考一些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以增强自身就业筹码。
三、就业方向
1、公务员、事业单位
2、高等院校、银行、证券、投资
3、国企央企、科研机构
4、会计事务所、咨询机构
四、开设院校
京津冀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财科所、北京工商、首都经贸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江浙沪
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大、上海社科院
江苏:南京财大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财大、浙江工商
西南地区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华南地区
广东: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
福建:厦大、福州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华中地区
湖北:武汉大学、中南财大
安徽:安徽大学、安徽财经
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
东北地区
黑农江:哈尔滨工商大学
辽宁:辽宁大学、东北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西北地区
陕西: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
甘肃:西北师范、兰州财经
新疆:新疆财经
五、院校推荐及考情分析
财政学是一门“古老”的应用经济学科,有国家就有税收和财政。财政学也是经济学考研开设以来最传统的二级学科。很多热门高校,比如上财、央财、西财的财政学即使十年前的录取分数线也居高不下,在应用经济学考研热门程度仅次于金融学。
财政学的确很实用,是最接近会计学的经济学科,上能为国理财,下能给公司算账。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差不多:财政学的课程主要是与政府预算相关,更适合去政府部门;税收学将来就业面更广一些,因为企业也需要精通税法的人才。实际上两者就业差别不是很大。财政学相对于税收学,专业范围要大。所以就业方面,财政学择业面要广一点,但工作会更辛苦和复杂。
建议大家财政学择校也按照这个原则。要么抱着为国理财的目标,报各个区域的头部大学,比如人大、财科所、复旦、浙大。要么本着给公司算账的目标,放眼今后自己可能的发展地域,选一所好考的大学,比如首经贸、浙财、广外。但是像一些普通211,比如云南大学、福州大学,性价比并不高。因为这种综合性大学有不少本省的人报,招的人却很少,难度不小,更重要的是即使你成功考上,很难得到为国理财的offer,又不想放低姿态去给公司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