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知热点|高概念电影

2023-11-14 20:42 作者:文思不冻电影考研  | 我要投稿



高概念电影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集团化、70年代的“巨型炸弹”策略背景下兴起的商业电影模式。它不是按照电影内容或表现手法进行分类,而是按照电影运作的差异来进行划分。“二战”后的美国好莱坞,为了挽救严重流失的观众群体,不得不寻找一条差异化的策略,而高概念电影借助天马行空的创造力、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自带品牌效应的主创团队,收获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成绩


高概念(high concept)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电影、电视工业,深刻影响全球商业电影制作和国家电影产业建设,90年代随好莱坞大片传入中国。国内高概念研究的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当时中国面对电影商品化和电影市场对外开放的挑战,亟须建设国家电影产业,大规模生产人民群众欢迎的商业电影。高概念作为一种覆盖电影制作、宣传、发行、周边商品等各环节的产业模式,以及好莱坞大片背后的“卖座公式”,在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



特点

 style


高概念电影这一观念自21世纪之初便广受关注,争议也有许多。在剧本创意表达上,一般而言的“高概念”是指在剧本创作初期或完成后,对剧本较为精炼、精简的“一句话”总结,为投资方、导演等人员提供一种“对话”的前提。也就是说,高概念追求一种简单明了、创新的电影创意,既是好莱坞工业体系自上而下筛选电影创意的标准和工具,也是编剧、剧本经纪人、独立制片人等创作一线人员为使电影项目提案(pitching)获得批准而贯彻的创作理念。



在高概念电影概念最初被引进国内时,学者们大多将其与大片相结合。尹鸿认为高概念电影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四大’商业电影模式。这种商业电影模式,从1970年代的《大白鲨》《星球大战》开始,直到现在的《哈利·波特》,被称为‘美国的卖座电影公式’。”邱章红认为“形式上‘高概念’强调极度简洁和叙述有效性;内容上强调观念的原创、时尚和市场力;风格上追求‘视觉溢出’、放大‘明星效应’、注重电影音乐独立价值、精确划分和混合影片类型。”高概念电影在制作上“大投资、大制作”,在形式上强调简单有效与吸引力。



康尔则认为高概念的内涵长期以来被误读了。“‘高概念’作为巴里·迪勒率先提出的影视编创策略,与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原本没有关联,与启用大明星、大导演等也无必然联系。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试图用高妙的叙事来取代明星的大胆构想,是一个特别重视策划、创意、文本以及编剧艺术的高明策略。‘高概念’的确切内涵应该是:高调倡导故事的明快与清晰,高度重视情节的能量与价值,高度关注作品的市场与潜质。‘高概念’是一种高明、高妙、高效的影视编创策略。



高概念在中国

High-concept films in China


毋庸置疑, 高概念在电影中的合理运用, 一定程度上能保障票房, 客观上也使中国电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实中我们应看到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存在诸多问题, 也有很多失败的作品。许多电影只凭借创作者与制片商的直觉, 而非从接受的主体来创作作品, 不了解观众, 急于求成, 没有高概念意识, 却在电影中任意添加、拼凑高概念元素。2016年《封神传奇》因杂糅的类型元素过多, 对原型改造过重, 斧凿痕迹过于明显, 特效画面趋向“网游”, 最终导致票房惨败。



中国的电影历来注重表现人情世故、生存命运和社会生活, 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过于“无病呻吟”并不能给人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 反而会失去一部分市场。高概念可增添电影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如果生搬硬套, 忽视故事的强逻辑性, 任意植入高概念只会显得哗众取宠、弄巧成拙。



如何引入高概念

High-concept films in China


(一) 探究观众心理, 不断挖掘优秀的题材


高概念电影要想成功, 必须在题材上深入挖掘。一方面, 中国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众多的文化典籍、民间故事传说等许多题材都值得借鉴;另一方面, 挖掘电影的题材除立足民族文化之外, 还应立足观众需要, 挖掘体现时代精神价值的题材。虽说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电影作品, 但时代也为电影艺术提供了一批伟大的观众。高概念电影若能顺应时代主题, 适应观众的心理需要, 凝定他们的心气, 则能获得大规模的观影群众基础, 才能成为经典。



在不违背事件和原型的前提下, 大胆对故事进行重构和续写。电影《神话》《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对故事重构成功的典范。续写方面, 在中国成功的却不多见, 较为成功的有《狄仁杰》系列、《西游记》系列, 寥寥可数。好莱坞系列电影如《蜘蛛侠》《变形金刚》《星球大战》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续写系列电影仍然是开发题材的重要方式。



(二) 革新叙事方式


电影叙事具有独特的特点, 由于高概念电影中关于空间性的场面景观需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篇幅, 往往会割断叙事的时间性线性逻辑, 所以叙事必然简单明了。“好莱坞经典大片叙事方式常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 非常注重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时空统一连续性。”


相比剧本本身, 电影在情节上更具有脱跳性, 即便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高概念电影。高概念电影形式上的“虚”不能脱离内容上的“实”, 影片内容所表达的主题应清晰易现, 情节设置必须基于故事本身, 还原真实感。立足题材情节进行巧妙构思, 情节的发展应有层次性, 在大场面出现前充分蓄势, 挖掘、运用小场面进行铺垫。情节画面转场时不能背离故事本身的逻辑性, 不能离开故事的完整性, 否则观众会“难以抽身, 不能自拔”。高概念电影叙事方式的简单明了, 并不意味着就是公式化。坚持线性叙事的同时适当运用插叙和倒叙, 可以丰富电影内涵。



(三) 延展电影产业价值链


高概念电影的完全产业化离不开后电影产品的开发。高概念电影衍生品更具有可开发性, 因为影片中“意象”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对于后电影产品的开发, 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努力开发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形象并持续经营,必须充分地进行市场论证, 科学合理地设计成套的营销方案,必须注意整个价值链的联动、协同, 挖掘和提升电影的附加值。


内容参考:

“高概念”与电影工业美学的遇合——对电影创意生产体系的思考:陈旭光1孙茜蕊1,2

高概念电影:创意更新、叙事潜能与实践策略:张智华吉佳

2022中国电影关键词:高概念、头部与系列化

张明浩1陈旭光2,3

中国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出路:张勇


必知热点|高概念电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