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共享忘川》:为了永生,我们需要放弃多少?

2022-03-13 17:22 作者:猪头男孩云之菌-616  | 我要投稿

【重要:已授权 东华科幻平行界 转载,并在微信公众号以“原创”标记。相应账号当前运营者皆为作者本人,请勿举报,谢谢!】

【小说原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2年2月刊】

插图原画:大梵

永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这篇作品带给我们最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人将步入暮年之时,放弃自己的家庭、财产、一切权利,将它们连同记忆一起,交给一个与你一模一样,且记忆和意识与你的相似度达到95%的克隆人。而这位因为技术缺陷而相当短命的克隆人,也将在十年之后做相同的事。

       这种形式,你愿意称之为永生吗?

       打住。在作出判断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多种不同的永生形式。

       人们以许多种各种不同的形式考虑过永生的形式。从最直截了当(也最不靠谱)的大脑移植(或许应该称为身体移植?),到身体间的意识转移,再到意识的数字化上传等等。

       而在严谨讨论永生概念的同时,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严谨讨论人体传送、意识传输与结合、脑机接口等等话题的时候也难以回避——何为自我?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问题本身最麻烦的一个点——意识的存在形式到底是怎样的?

       古人认为灵魂独立于身体而存在,具有物质性,能够从一具躯体中脱离,进入另一具躯体。这是许多玄幻作品和科幻作品所采用的理解。

计算机在“移动“一个文件时,并不是将一份文件从一个抽屉里拿出来放到另一个抽屉中,而是先按照原始文件的内容,在一个空闲的存储空间中创建一个一模一样的文件,然后再删除掉原先的文件。虽然内容与原始文件别无二致,但后者其实是复制出来的。依附于介质中的特定空间这一特性,我们可以起个名字,称之为”数据性“。随着人们对人类意识的思考和了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人的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算法,具有”数据性“,它可以被复制、修改和删除,也可以结合,就像《赛博朋克2077》中将“印记”从人脑中提取出来,存放在网络空间一样。不过在许多实际作品中,比如《缉魂》,你可以同时看到两者的结合。似乎人们还是无法放下灵魂的独一无二性质。在许多作品中,也能看到对意识印记的提取导致永久性终止人脑机能,算是刻意避开了这个问题。在上一期《科幻世界》中刊载的《传送科技逸史》中,则可以看到两种理论的有机结合——不依赖于身体独立存在的意识同样能够被复制。

传送科技逸史

说完意识,再说记忆,它也显然是具有“数据性“的。

记忆和意识,这两者,到底何为自我?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意识本身现在应当是什么样子,这是由他的记忆积累所得到的。由此又引出了一些派系。有的人认为记忆发变化能够即时地改变意识,大量记忆信息的修改与输入能够即时地反映在意识中。而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一种更新的理论,就是认为记忆对人格、对意识的塑造,更像是深度神经算法的训练过程。关于这方面的细节,《共享忘川》刻意隐去了。在知名商业科幻IP《刀剑神域》中,可以看到作者和制作组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更加具体的表现——剧场版《序列之争》中通过提取他人记忆来制作一个死者的数字灵魂、番外短篇内容中游戏系统长期对玩家行为的跟踪形成了一个如鬼魂般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Alicization》篇中通过提取友人记忆来修复“摇光”(注:设定为意识体本身)的损伤等等。

刀剑神域Alicization:比嘉使用摇光读取技术提取三人的记忆,试图修复桐人的意识

不过在《神盾局特工》中,编剧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即使没有那些记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被屏蔽了原有记忆的主角们,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出了和原先相同的性格和行为。

现在把话题带回到“自我”。

何为“自我”?它是你的记忆,还是你的意识原件?

按照《共享忘川》的设定想象一下:一个与你拥有相同基因,植入相同记忆的你,他真的是“你”吗?

显然不是。他只是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而已,并不是“你”。

但是他和“你”一模一样。如果用他来代替“你”,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变化。在《神盾局特工》中,一名特工的记忆被植入了一个外形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中,不仅骗过了神盾局的每一个人,甚至也骗过了这个机器人她自己。但是对于“你”自己而言,他只是一个夺走了你一切,代替你存在的复制品。他的出现,让你失去了你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他就是“你”,没有任何不同。

神盾局特工:反派正在向仿生机器人中传输记忆信息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永生。这是为了他人而永生,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我称之为“社会性永生”。

好,现在进一步,来到我们常常见到的一种——从旧的身体中提取意识,放入新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旧的身体将失去意识。

听上去是不是靠谱一些了?我认为,并没有。我们来分成两种情况讨论一下。

第一种情况——让我们借用一下《刀剑神域:Alicization》中“摇光”的设定:存在于人脑中的量子网络及其活动形式,可被取出、转移和复制。

如果能够将人脑中的“摇光”抽取出来,人体失去“摇光”变成植物人,而“摇光”能够被存入一个称为“光立方”的载体中,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到一个机器人身体,或者是一个虚拟世界。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我们经历了什么:被整体从大脑中剥离、进入新的介质。没错,我们成功地保留住了自我,可喜可贺。我称之为“自我性永生”。

刀剑神域Alicization:用于电子化存储和运行摇光的“光立方”

第二种情况——可以参考《赛博朋克2077》的基本设定:强尼银手的意识印记被拷贝到“Relic”芯片中,同时大脑被烧坏;然后芯片插入到V的神经插槽中,被激活之后逐渐向V的大脑覆写意识印记,直到V被从自己的大脑中清除出去,被强尼银手的意识占据身体。这种情形与许多数字永生的设定极其相似。

在这个过程中强尼经历了什么?

强尼的意识被拷贝到芯片中,这是第一个过程。在强尼的大脑彻底烧坏之前,我们能注意到什么?

两个意识。有两个强尼的意识同时存在。一个存在于强尼的大脑中,一个存在于Relic芯片中。对芯片中数据化的强尼来说,他拥有强尼的全部意识和人格,但并不是原来的强尼!

原来的强尼已经随着烧坏的大脑逝去了。

赛博朋克2077:强尼银手的意识印记被写入芯片

在芯片覆写V的大脑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找到两个强尼,一个被困在Relic芯片里,能够与V对话,但不能操纵V的身体;另一个在V的大脑中,能够操纵V的身体,不能与V对话。

确实由剧情所见,芯片中的强尼和大脑中的V在行为和语言上呈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来看一个神奇的存在:裂脑人。如果切断芯片与大脑的直接连接,强尼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左半球/芯片虽然能够自然地找到理由,但事实上并不知道右半球/大脑在行动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在覆写成功之后,我们把Relic芯片取出来,让后找到一大堆新鲜的尸体……强尼银手量产计划!

而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强尼早已逝去,芯片中的强尼则在事实上一直被困在芯片中。真正原初的“自我”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是遍地的复制品。

这是我们想要的“永生”吗?

确实有一个意识真正达到数字永生了,但那并不是“我”。

我称之为“一次性永生”。

但是由刚才提到的“裂脑人”扩展出去,我们又会发现,“自我”竟然是可分的!由一个“自我”分离出了两个各不相同的“自我”!不应该只有一个真正的“自我”吗?这也许略微超出了本次的讨论范围,但那是一个更加捉摸不透的问题。继续讨论下去没完没了。

回到最初的讨论:十年一个轮回,在行将死去之前的数月,由短命的克隆人继承你的人格、你的记忆、你的人际关系、你的财产、你的一切,而你将在逐渐死去之中看着这一切,这样的永生,是否值得?是否有意义?

社会意义上的“我”永远存在,而站在这里的“我”将永远离去。每一任的“我”都将承受短命、被夺去一切,以及记忆传递中的损耗带来的痛苦,同时一诞生就不得不好好扮演“我”的角色。

这是放弃了自由、放弃了自我、放弃了一切的,虚假的永生。

这样的永生,我宁可不要。

这大概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最决绝的信息。


《共享忘川》:为了永生,我们需要放弃多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