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不公平性

黄健疆用长胶开球网是2251分,那么他如果用双反又能拿多少分,肯定不是这个数,具体多少难说。用长胶和用双反之间的差距,其实代表了乒乓球是有捷径可走的,这其实不算是好事情。乒乓球的多样性不应该改变,但不同套胶同台竞技是不是也显得有些不公平?这个值得深思啊!横向对比来说,篮球,足球,网球和羽毛球就显得相对公平,没有捷径可走。一个人打双反可能谁都打不过,但他要是换个长胶,可能就变得谁都打不过!这公平么?当然是不公平的。
那么是不是应该考虑进行一些改革,比如1500到1800分段,长胶选手直接让4分开赛,正胶让三分开赛,生胶也让三分开赛。然后1800到2000分段又是一个标准,2000分以上又是一个标准,如此一来,不影响乒乓球套胶的多样性,但也充分保证了竞技的公平性。因为很明显的,一个人练双反可能两年都难以进步,而换了长胶立马就乱杀。换长胶,只需要磕一磕,拱一拱,脚下都不需要动,就决胜胜负于零运动量之间。这就是讽刺,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平,别人反胶认真练两年,不如你花十分钟换一块长胶!当然了长胶对于专业队来说基本没威胁,但专业队可能也就占打球人数的万分之几,没代表性,对大部分基本功不扎实的业余来说,长胶就是“乱杀”,是“开挂”!打游戏都知道开挂要被万人骂,但长胶,防弧胶就没让人觉得不公平么?而且很多离谱之事发展之后会更加离谱,现在各种固化长胶,违规长胶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对乒乓球的发展实在不是好事。如果有捷径可走,一些人就会大张旗鼓的,正大光明的走!
为什么有此文,因为前不久遇到一位打球的老大爷,他带了几支拍子,生胶,长胶,正胶等,各种颗粒混合。我看了之后,真的是一言难尽!他和一位学生打的,这位老大爷打了一小会,我指导了一下那位学生如何拉球,随后老大爷又换了一支颗粒球拍。敢情这不是打球,这是打“颗粒”,各种颗粒混合型球拍,具体未知,太复杂。他打球呢!不会发力,不会推,不会击打,不会拉球,基本上啥也不会,就靠颗粒站在近台糊弄糊弄。讲真,他这个输赢不说,运动量基本上为零。乒乓球是什么,它是运动啊?它不是编程,生胶,正胶,长胶,半长胶随机组合就能达到“赢”的目的,这种赢有啥意义呢?这就像什么,如果有一天机器人可以上场踢球,我们中国队派机器人上去,赢了世界杯,这有意思么?(国足现在世界排名75名)
有些省队可能苦练十年也到不了2200分,别人靠长胶轻轻松松就上了这个分数段,这个公平么?专业队尚且如此,业余更是惨不忍睹。如果一个业余没基本功,哪怕他打了十年球,遇到稍微有点经验的长胶可能就挂了。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的,用双反,可能十年都没法出头,换个长胶,可能立马就有了名头,但这种是不是不公平,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任何体育运动都是禁止兴奋剂的,但乒乓球这项运动很明显有很多不公平的因素存在,你靠长胶赢球,靠防弧赢球,靠超强的器材取得优势,其实都是一种不公平。
公道自在人心!中国乒协是不是应该考虑促进各种业余赛的公平性,正如我上面说的,你用长胶和防弧可以,先让4分为敬。拳击赛为啥要分公斤级?主要还是为了公平,你总不能让60公斤的去和80公斤的打,一不小心还会出人命。而且有一说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还得依靠反胶,生胶和正胶就还行,运动就是运动,用长胶的人打几个小时不出汗,这成何体统,这可不利于乒乓球的发展。
还有一种不公算是隐性的,有的人搞个斯帝卡加狂飚,甚至会刷有机胶水,反正业余打球没人管。甚至很多业余比赛估计也没人检测voc是不是超标,这种配置随便抡都能上台。那些有技术的,有步伐的,刻苦训练的,可能会被抡大臂的击败,这就有些讽刺了!我试过一些外套配蝴蝶,别说你乱抡大臂,就是夹臂都容易出界!只有狂飚刷油甚至刷有机胶水,才能随便乱抡的,外套根本不可能这么抡还出很高的旋转。我是觉得,有机胶水本质上还是该禁了,没捷径可走,人就会走正道了。尹航就说过,他到公园打球就遇到过刷有机胶水的,那球特别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