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活成“最后一代”,跟房子车子无关,问题出在这4点

受到传统观念和繁衍本能的影响,人们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继承香火,传宗接代。
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特别担心孩子的人生大事,认为,如果孩子断根了,绝后了,家庭就传不下去了,就会被逐渐淘汰。
于是乎,不少长辈都辛辛苦苦去干活,要么给孩子买车,要么给孩子买房,可孩子依旧没有传宗接代。
这就让人疑惑了,没房没车的孩子,做不到传宗接代,还说得过去,为什么我给孩子准备了房子和车子,孩子依旧面临断根的困境呢?
我想,家庭的香火传不下去,一部分原因跟房子和车子有关,一部分原因跟其他的问题有关。反正,物质是一回事,其他的问题,又是一回事。
家庭的香火传不下去,不一定是房子和车子的问题,也许跟这4点有关。

一、家运消失殆尽,香火无法延续。
无论是人,还是家庭,都有他们的寿命限度。普通人的寿命长度,不过百年的时间。普通家族的寿命长度,也就几代人的时间。
从古至今,世家大族都消失了不少,又何谈是普通家庭呢?家庭的问题,就涉及到“家运”了。家运,就是家庭的根基,失去了家运,家庭就活不下去了。
有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不幸,这个孩子英年早逝了,那家庭不就只能面临“绝户”的结果了吗?
有的家庭有两个孩子,很不幸,一个孩子不想结婚,一个孩子失去了生育的能力,这个家庭不就只能走到终点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话,不是你想生,就能生得出的。如果你的家庭运势消失,不再有“子嗣”的气数,那孩子就算结婚了,也生不出来。
家运,就是一个家庭的气数。气数将尽,谁有办法改变呢?

二、家庭遭遇横祸,香火无法延续。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普通家庭都是很脆弱的。只要一个时代的浪潮拍打过来,躲不过去,就真的家毁人亡,到此为止了。
有一个故事,叫做《塞翁失马》。一位边塞的老翁,丢失了一匹马,别人都说很不幸。老翁说,坏事的背后,也有好事。
几个月后,这匹马带着好几匹骏马回来,别人都说这是好事。老翁说,好事的背后,也隐藏着坏事。过了几天,他的独子就因为骑马而摔断了手脚。
身边人就说,你的孩子断手断脚了,未来就是残疾人了,真惨。老翁不以为意,回应,大祸的背后,也有大运。
一年后,漠北胡人的军队大举入侵,健康的男子十有八九都被屠戮殆尽。唯有他那断手断脚的独子,活了下来,让家庭得以延续。
那些健康的男子,本该延续香火,平淡地生活下去。未曾想,遭遇乱世,结果比老翁那个断手断脚的孩子还要惨。

三、子女没有香火的观念,香火无法延续。
上文提到了一个现象,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房子和车子,可孩子就是不结婚,也不传宗接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代年轻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就像50后不理解70后,70后也不理解90后一样。每代人的经历不同,想法就会出现差别。
在50后看来,生多个孩子,家庭才有前途。在70后看来,生一个孩子,或者再生一个二胎,就足够了,少生优生,才符合那个年代的要求。
到了90后这代人,他们会想,有房子和车子是一回事,可如今没有纯粹的爱情,婚姻也成为了交易,自己为什么要触碰如交易一般的婚姻呢?
男人觉得吃亏了,女人也认为不公平,那传承香火的观念就消失了,单身一个人的观念就普及开来了。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现实,影响了人们的观念。观念,也反作用于现实。

四、命运无法改变,香火无法延续。
谈到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就无法避开这一个问题,改变命运。
在小农社会,人们有大量的田地要耕种,所以他们就会大量生孩子,满足耕种的需求。可是,在现代社会,普通人啥都没有,那生孩子的需求,就减小了。
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学,他们发现,自己跟大城市的孩子,存在好几辈子的差距,命运无法改变,那他们就会降低生育的欲望。
或者说,有的孩子大学毕业就失业,哪怕找到工作,赚到的钱连自己都养不活,那他们不就没有生育孩子的冲动和想法了吗?
如果有一天,你跟他们说,只要你生了孩子,孩子能够百分之一百改变命运,我想他们会争着生。不然,生下来继续给老板做牛做马,那他们就失去繁衍的欲望了。
资本市场中有一句话,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