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之中土世界番外篇:战车民(东夷)对刚铎的漫长入侵

在刚铎历史中,有两大蛮族是刚铎面临的主要威胁:一个就是我们上期所介绍的南方蛮族哈拉德人,他们和刚铎积怨很深。另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战车民,他们的入侵一度使刚铎面临亡国的危机。如果不是刚铎拼死抵抗下来,可能就没有后来《指环王》系列电影故事情节了。

引子
战车民是一个来自东方的、由东夷人部族组成的部落联盟。之所以称为战车民是因为这些联合起来的东夷人乘坐巨大的战车行进。值得一提的是东夷年轻女性也接受了训练,战时可与老幼一起留在后方保卫家园。

组成战车民的东夷人历史可能要追溯到第一纪元,他们的祖先很可能是贝烈瑞安德沉没时逃到东方的东来者。
(关于东来者历史可以看CV12915348)随后在第二纪元受到索伦影响堕入黑暗成为索伦的仆从。和哈拉德人一样,索伦被当做王和神那样畏惧。
影片中开头的最后联盟大战结束后,这些东夷人脱离了索伦的统治,但黑暗已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内心,因此他们内部纷争不已,相互征伐。部分东夷人西撤至鲁恩内海一带定居,他们仇视西方的刚铎,故多次进攻和迁徙。刚铎也多次出兵讨伐。

其中,刚铎的第九代国王图伦拔从东夷人手中夺取了鲁恩内海一带的大片刚铎东方土地,刚铎还将其中难以控制的土地赐予北方人类以希望他们能帮助刚铎抵御东夷人。但北方人类并不总是忠诚于刚铎,一些北方人类甚至加入了东夷军队中。
总的来说,图伦拔的向东扩张平息了东夷人的大规模入侵,为后来刚铎四大航海王无阻碍地在南方扩张创造了条件。

纳马奇尔一世统治时期,东夷人恢复了大规模入侵,一支东夷人大军进军刚铎东方领地,被刚铎和罗瓦尼安军队击退,他们在鲁恩内海附近的定居点被摧毁,此战胜利后东夷人在刚铎的记录中消失。刚铎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得以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解决与叛军以及南方哈拉德人、黑努门诺尔人的战争中。

首次较量:平原之战
不过东夷人并不会善罢甘休,或许是前几次入侵的失败与各东夷人部落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有关联,东夷部族便组成了战车民。于是新的入侵拉开了序幕。当时经历了大瘟疫,东西方均损失惨重,但只有战车民率先恢复了元气,比以往侵略的任何东夷人都要强大。
在索伦挑动下,战车民开始入侵刚铎,他们侵入了刚铎的东方屏障罗瓦尼安大荒野地区。刚铎的盟友罗瓦尼安王国承受了战车民的首轮攻势,但罗瓦尼安军队仍然溃退。
当此危机关头,刚铎国王纳马奇尔二世率领部队北上,进入黑森林以南的平原地带,尽力集结起罗瓦尼安残军向战车民反击。然而,在这场后世所称的平原之战中,他的大军被战车民击败,纳马奇尔二世本人也战死沙场。刚铎残军在罗瓦尼安贵族马尔赫阿里掩护下撤退到伊希利恩,马尔赫阿里也在断后战斗中牺牲。


对刚铎来说平原之战的失败堪称灾难:刚铎失去了安都因河以东除伊希利恩外全部东方领土,他们在北方的盟友罗瓦尼安王国也覆灭了(可参考罗瓦尼安历史CV6232568)。庆幸的是战车民方面也损失较大,无法冲破刚铎在安都因河一带的严密防线。得益于这一空档期,继任的卡利梅赫塔王重整军力,休养生息,决心为父亲的死复仇。

复仇之战:达戈拉德大捷
第三纪元1899年,战车民试图越过安都因河洗劫刚铎北部的卡伦纳松(后来的洛汗)地区,此计划被北方人类残部(伊奥希奥德人)首领马尔赫威尼透露给刚铎。此外遭受战车民奴役的罗瓦尼安居民也在暗中准备起义。这是一次反攻机遇。
于是卡利梅赫塔王率领军队从伊希利恩北部出发,并且故意制造出自己后退的假象,将战车民全部兵力引往罗瓦尼安南面的达戈拉德平原(魔多北面),一场厮杀便在那里发生。
正当战事处于白热化时,卡利梅赫塔王事先安排好的,由他和马尔赫威尼亲自率领的两支军队突然向战车民的侧翼和后翼发起了突袭。于是刚铎取得了重大胜利,战车民被打得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罗瓦尼安起义也如期举行,对战车民在罗瓦尼安的据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过由于起义军力量过于弱势,未能成功复国。
就这样,在北方人类的帮助下,战车民被暂时击溃,为刚铎赢得了喘息时间。

新的阴影 :战车民的卷土重来
不过,这种和平时期仅仅维持了40余年,40年后战车民攻势将更为庞大,几乎使刚铎诸王血脉断绝。
战车民通过休整,渐渐地又在鲁恩内海以东的土地上繁衍壮大,而刚铎对此尚且一无所知。
事实上,战车民是过了很久才采取行动,这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方面,他们距离刚铎过于遥远,不了解当时刚铎的国内状况,高估了刚铎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们向南扩张的时候,与可汗德的瓦里亚格人、哈拉德地区的哈拉德人起了冲突,因此无暇西侵。令人感到蹊跷的是,战车民却与这些水火不容的南方蛮族达成了和约,他们结成同盟,决定从北方和南方同时进攻共同的敌人刚铎。

当后世的史学家审视这段历史时,他们认为:这些结盟攻击刚铎的民族,本身既没有这样的意愿,也不具有协同战斗的战略智慧。驱使他们入侵刚铎的显然还是彼时还潜藏在黑森林中的索伦。

战车民和南方各民族的同盟积极备战时,刚铎也并非全无准备。因为伊奥希奥德人当时的首领佛特赫威尼给时任刚铎国王昂多赫尔送去了警讯。伊奥希奥德人怀疑战车民已重整旗鼓,因为伊奥希德人在安都因河谷的领地遭到了袭击。此外哈拉德人也在集结。

受限于当时刚铎的国力,刚铎只能尽量组织起一支军队,昂多赫尔国王为了应对来自东方和南方的两股敌军,把军队分成了北路军和南路军两部分。北路军由国王亲自指挥,南路军则交予王室出身的将军埃雅尼尔带领。刚铎的盟友伊奥希奥德人也加入了北路军。

刚铎危亡时刻:魔栏农大溃败
第三纪元1944年7月9日,敌人来袭的消息传来,埃雅尼尔将军随即布置好南路军在伊希利恩迎战哈拉德人。与此同时,国王昂多赫尔率领北路军前往达戈拉德平原,计划在那片战车民曾经惨败过的土地上再一次迎击东方的敌人。
但是,由于情报滞后和误判,一直到7月12日早晨,昂多赫尔才得知战车民从东方来袭的消息,此时其所率的先锋部队尚未抵达预定战场。如果早些得到这些消息,国王会命令军队加速前进,然而大敌已经迅速逼近,而刚铎后续大军仍旧没到。
战车民军队前锋由战车和众多骑兵组成,途中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他们顺着魔多北部山脉前进,距离刚铎前锋部队东侧越来越近。
刚铎军队的先锋刚刚抵达魔栏农(影片中魔多黑门)时,战车民大军的前锋就从东侧突袭过来了。这使得昂多赫尔根本来不及整顿自己混乱的阵型。他努力将部队转向东面迎战,让右翼军统帅、他的外甥米诺赫塔掩护中军左翼,但敌人前锋很快冲入了他的混乱阵线。

面对混乱的战局,昂多赫尔带着禁卫军匆忙占据平原上的一座土丘,竖起王旗想重新集结乱军。然而败局已定,保卫国王的禁卫军被战车民士兵迅速击溃,王旗易手,国王昂多赫尔和他的儿子们悉数战死。在战车民的攻击下刚铎先锋部队基本溃散,部分刚铎残军投奔刚铎后续部队。

这便是中洲历史上有名的“魔栏农之祸”。战车民在此战中的损失微乎其微,刚铎门户洞开。

在首轮进攻大胜之后,战车民的前锋部队退了回去,和即将抵达的战车民主力部队会合。接替死去国王指挥的米诺赫塔立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重整残军,并向另一位将领左翼军统帅阿德拉希尔(可能是《魔戒》中伊姆拉希尔亲王的远祖)派去了信使,命令他带领剩余的军队全速撤退。
米诺赫塔计划让阿德拉希尔在伊希利恩北部设防,坚守通往王城米纳斯提力斯的道路。同时他派出信使请求南路军统帅埃雅尼尔将军立即增援,自己这一路则留下来驻防,替防线建立争取时间。
很快,当战车民的主力部队集结完毕时,米诺赫塔也已经部署好了后卫军,列阵在伊希利恩的北部边界处,那里狭窄的地形不利于战车民大部队排兵列阵。
因为击杀了刚铎国王的缘故,战车民士气高昂,变得轻敌。于是他们在伊希利恩北面遭受了损失,但损失程度似乎并不严重。7月13日的傍晚时分,战车民主力军队击败了米诺赫塔的部队,米诺赫塔本人中箭身亡(从此刚铎王室昂多赫尔一系再无男性继承人)。后卫军的残部全部向南溃逃,投奔阿德拉希尔带领的主力军。

力挽狂澜:营地决战
然而,战车民的连战告捷也给他们埋下了祸根。洋洋得意的战车民统领以为刚铎已经被推翻,随即下令就地扎营,开始设宴狂欢庆祝。但他们并不知道埃雅尼尔率领的南路军的存在。
当北路军溃不成军的同时,埃雅尼尔却领导南路军取得了一场大胜,消灭了渡过波罗斯河的哈拉德人军队。(关于南线战事可参考哈拉德人入侵史CV6827746)于是,一接到阿德拉希尔送出的求援信息,他就立刻赶往北方,一路上收聚起北路军的残部,向战车民的营地发起了进攻。
埃雅尼尔发起进攻时,战车民还在营地中纵情狂欢,战车民以为接下来除了抢夺战利品别无他事,所以他们对刚铎军队的突袭毫无准备。埃雅尼尔将这些营地中的敌人打得一败涂地,放火烧了他们的战车,把他们全都赶出了伊希利恩。仓惶向东逃命的战车民部族,大半都葬身于死亡沼泽。战车民之战就此结束,而战车民也不复存在。

战车民的漫长入侵,主要给刚铎留下了两个重要影响:
其一,它对刚铎造成了可怕的破坏,刚铎的国力损耗殆尽,就连国王的血脉也几乎断绝(后来由王室另一系成员埃雅尼尔将军继位)。
另一个影响则是积极而深远的,在对抗战车民的大战中,刚铎得到过北方人类的帮助,刚铎和北方人类的这段同盟情谊将一直传承下去、历久弥新。北方人类后来又两次拯救刚铎于危难之中:一次是打击战车民后裔巴尔寇斯人的凯勒布兰特原野之战,一次是魔戒大战中的佩兰诺平野之战。

后续
东夷人此后再也没有形成像战车民那样可怕的部落联盟,但还是能对刚铎造成不小的威胁。比如上文提到的巴尔寇斯人(关于巴尔寇斯人历史可看CV14745373),在北方他们将刚铎大军逼入绝境,所幸伊奥希奥德人及时赶到,助刚铎反败为胜。
在伊奥希奥德人建立洛汗后他们也向洛汗发起了攻势,曾导致洛汗开国国王埃奥尔战死于北高原,所幸被洛汗一一击退。
到第三纪元末期,东夷人与西面的刚铎以及洛汗之间的冲突规模基本上算是小规模的,安都因河流域成为了东西方拉据战的焦点。
魔戒大战中东夷人追随索伦参与了南面的佩兰诺平野之战(影片未表现东夷人等蛮族参战),东夷人主力还参与了北面的河谷之战,但最终还是被中洲自由人民所击败。(河谷之战具体细节可参考CV6389387)


在第四纪元一些东夷人部落被刚铎和阿尔诺重联王国国王阿拉贡和洛汗国王伊奥梅尔所征服,东夷人入侵在此后被平定。
(部分图片资料源于维基和贴吧)
相关好文推荐:


喜欢的可以一键三连哦^_^,也可以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见。萌新UP主将不定时推出其它有关中土世界的史料的解读。
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关注我哟,往期精彩文章尽在UP主主页的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