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牙满分】口腔技能考前盘点 | 基本急救技术,内有隐藏福利哦

2023-05-08 23:25 作者:老农民兄弟  | 我要投稿

第三考站考试内容为口腔基本急救技术。口腔基本急救技术的考查方式主要为考生根据随机抽取的试题,按项目要求在考生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或对已考考生进行检查。由考官评分。考生应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步骤及操作要求。


基本急救技术


【测量血压】

考察测量血压的检查方法

【例题】

演示血压的检查方法

【牙满分答案】

1.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15min。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

2.开启血压计水银槽开关,检查血压计水银柱顶端是否与“0”点水平。

3.受检者手臂(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掌心向上,肘部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

4.先把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驱尽,将袖带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松紧程度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

5.检查者用手指置于肘窝上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置于该搏动处准备听诊,不要接触袖带,更不能塞在袖带下。右手握住充气气囊,关闭气阀,,以适当速度向袖带内打气,边打气边听诊,使血压计的水银柱均匀上升。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保持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此时停止打气,旋开气阀缓慢放气,使水银柱徐徐下降。

6.注意肱动脉听诊中声音的变化,并观察水银柱升降的刻度,从动脉搏动无声至听到第一声响,此时水银柱所指示的刻度即为患者的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当水银柱降至声音消失或声音明显改变时,水银柱所指示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7.测量完成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阀,整理袖袋放回盒内。不再使用时应将血压计向水银槽方向倾斜45°,水银柱回归至“0”点水平以下时关闭水银槽开关。

8.记录血压测量的结果

总结:(1)休息;(2)对零点;(3)三点一线;(4)去余气,绑袖带;(5)找动脉,打气;(6)放气,读数;(7)整理物品;(8)记录。


【吸氧术】

考察吸氧术的操作方法

【例题】

演示吸氧术的操作方法

【牙满分答案】

1.物品准备:中心供养装置/氧气瓶、一次性吸管、蒸馏水、棉签、弯盘、手电筒、用氧记录单、笔、鼻导管、湿化瓶、扳手(尽量)。

2.操作过程:

(1)先打开氧气总开关迅速关闭,除尘,打开流量表,连接湿化瓶,检查氧气是否通畅。给养方式:单侧鼻导管双侧鼻导管面罩法

(2)面罩法,调节氧流量每分钟3~4L,严重缺氧7~8L/min。

(3)鼻塞法适合较长时间用氧,没有导管刺激性。试静鼻腔,将鼻塞塞到鼻孔内,不要太深,鼻尖至耳垂的2/3。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2L/min,中度24L/min,重度46L/min

(4)记录给氧时间,氧气流量,交代家属注意事项,及时观察患者的氧气装置是否漏气,视病情调节氧气流量。停氧,先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再关闭总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清洁患者面颊部,并做停氧记录。

易扣分点:

①未清洁鼻腔。

②未连接湿化瓶。

③连接好吸氧装置后未检查有无漏气。

考官容易问的问题: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如何操作?

答: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2.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正确吗?

答:正确。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关闭流量表操作不当造成患者的不适。

3.吸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枕法、鼻塞法。

4.为保证用氧安全,应做好哪些防护?

答:做好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三)人工呼吸

考察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例题】

演示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牙满分答案】

1.评估环境的安全性及透风性。

2.检查患者有没有意识、自主呼吸、大动脉有无搏动。

3.患者仰卧在平底上或者硬板床上,双臂放于躯干两侧,松解衣领,解裤带。大拇指抓住患者的舌下以及下颌下拉向前,解除阻塞,另一手指放到患者口腔深部直至舌根,掏出血凝块,呕吐物,摘除假牙。

4.仰面举颏法(做)步骤反复进行,成人14~16次/min儿童18~20次/min婴儿30~40次/min配合心肺复苏2:30,吹气量500~600ml,持续5个循环。急救指征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意识丧失

易扣分点:

①操作时未打开气道。

②操作时未见胸廓起伏。

考官容易问的问题:

1.人工呼吸时开放气道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抬下颌法。

2.人工呼吸时患者取何头位使呼吸道最通畅?

答:可使患者头部后仰,下颌向上提起,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3.人工呼吸时吹气量是多少?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多少?

答:吹气量每次500~600ml。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4.人工呼吸时为多给患者输送氧气,是不是尽量多吹些气?

答:不是。每次呼气应在1秒钟以上即可,见到胸部起伏为准。、避免过度吹气或吹气过于用力,以免引起心排血量下降。

5.如何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果?

答:以见到胸部有起伏为准,可感觉患者的呼吸道阻力,吹气间歇有呼气。

(四)胸外心脏按压

考察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例题】

演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牙满分答案】

1.评估环境的安全性及透风性。

2.检查患者有没有意识、自主呼吸、大动脉有无搏动。

3.患者仰卧在平底上或者硬板床上,双臂放于躯干两侧,松解衣领,解裤带。

4.术者跪在患者右侧,将双手掌根部重叠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患者脊柱方向按压。按压力度应使胸骨下陷4~5cm,按压后突然放松按压和放松时间应一致,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按压部位。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易扣分点:

①心脏按压用力过大,造成肋骨骨折。

②心脏按压放松时掌根部离开按压部位。

考官容易问的问题:

1.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一人在现场抢救患者,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答:单人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按压5个循环周期时对患者做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2.如何判断心脏按压的效果?

答:颈股动脉出现搏动,面色、皮肤红润,发绀消失;瞳孔逐渐回缩;自主呼吸恢复或改善;神志逐渐清楚,收缩压升至60mmHg以上。

3.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答:心脏按压必须中断时,需将中断控制在10秒内。


牙满分】口腔技能考前盘点 | 基本急救技术,内有隐藏福利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