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文纪实」在湘西 人们这样生活

2023-07-23 14:38 作者:我要在梦里熬夜  | 我要投稿

Part 0:来这里之前

来这里之前,湘西在我脑海里是什么样的?

赶尸的传说在各处资料里闪烁其词、崖墓群的图片模糊不清、酉水两旁的土司王城只留得断壁残垣——对于一个从未踏足之人来说,湘西太需要想象,以至于过于神秘……

赶尸(或许是概念图)
崖墓群 资料

从杭州东到长沙南;从长沙南到吉首,再驱车去最终目的地,算算大约是七八个小时。一路上,翻着一切传说的资料,看着窗外越来约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和越来越多的隧道,听着前排的大哥和家人激动地谈论即将在凤凰古城怎么玩。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没有选择在凤凰古城下车,而是又坐了一站。

Part 1:A County Walk 这里的城

保靖县。

县城依山依水,酉水是独特的绿莹莹。

保靖县的一座桥上

首日,我们去压了马路。i prefer to call it a county walk. 之前从没到过这样一个县城,它被群山环绕,被酉水流过,被马路在时急时缓的坡度上穿过,被我们不熟知的语言表达。房子感官上奇高,也许是各自错落在一个海拔上。县城乱糟糟的,却透露着一丝有序。没有特别密集的红绿灯,人和车却是配合极好的;没有什么限速,坡度极大之处,司机师傅总能做到把车开成过山车同时有惊无险。老人孩子,还有猫猫狗狗,或坐在小店的门口,或穿梭在闹哄哄的街边。

Part 2:这里的人

保靖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半数以上的人都是土家族。

在这里生活的人是什么样的?除了我们不熟悉的方言,他们的生活是否如我想象的那样,带着历史,甚至传说的印记?在county walk的途中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县城,一切虽没有大城市那么发达,其他似乎都是小小县城该有的样子。不少小伙伴表示很像江西或者其他地方的老家。

这里的生活慢慢的

没有人穿着民族服饰,没有人用很时髦的方式生活,但也没有人不用现代化的方式生活

在这里,不一样的地方也让我们倍感新奇——在印象中小店里卖烟酒的位置,这里往往都排列上槟榔(大家可以搜搜看为什么湖南一带槟榔盛行以及槟榔会带来的问题 如口腔癌);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之中,常看到人们用背篓背菜、背货、甚至背小朋友。我一直期待的浓厚民族风情去哪里了呢?

一猫一狗 只对行色匆匆的人喊叫

坐在电动车店面前的大叔告诉我们来错地方了,应该去凤凰古城的,那里才有好玩的东西;在四方城遗址门口,一个正在工作的阿姨告诉我们,遗址被回填种菜了;

本该是四方城遗址的周边...

我们没有找到崖墓,也没有打听到什么赶尸——这里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从父辈或是网络听闻这些离奇的传说。

我们曾想象到这里繁复的丧葬习俗,多次想要在丧葬的店铺里找到答案。然而没有人可以接受我们“奇怪”方向的采访。多亏房东老板,我们采访到了两位老人。由于一时半会对这里的方言难以适应,我们竟然还很荣幸地邀请到一位阿姨做翻译(哦老天多么奇幻的采访画面)在采访中我们得知了繁杂的丧葬习俗在消亡,而老一辈的人们看待死亡,则没有我先前印象中比较介意的态度。老人表示“不觉得晦气”,格外旷达。(采访细节还没整理好。。。)

同时我们留意到,走在街上的无外乎两种人——中老年人或者孩子。年轻人似乎缺位了。老人们看店,孩子们则在里间,一个个无一例外地横屏玩手机。父母或者科学管教的缺位,让孩子们似乎除了手机别无娱乐选择。同时,一位热情的土家族大姐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工作经历和孩子们的求学经历。这里的产业似乎寻找不到一个发展的突破口。也许年轻人留不住是一个主要因素。她说她的三个孩子都在外上学,她和孩子们都希望可以在外发展,而不是回到一个小县城。小县城的生活因此慢慢的,但是真实地折射着湘西地区人们的真实生活——面临的一切严峻的问题。

毕竟,我们也许是那五天唯一的游客,这里的真实是我们真正想遇见的湘西。凤凰古城那随处可见的苗服、体验,无非是迎合游客罢了。

在湘西,人们这样生活。


加入围观下棋大军

Part 3:我从没读过沈从文,直到我返程

在我们住的民宿对面,有一个正在建的沈从文纪念馆。它用砖瓦做外墙,很像这里随处抬头可见的渐变色石灰岩(悔恨我没拍照)。来这里之前,我并没有读过沈从文的书。但在农家乐的宣传展板里,我看到他被列为保靖的骄傲。“保靖,是我走向人生的第一站”。

抓拍的这个展板 很有意思 突然发现许多名人是保靖人

然而在回程的高铁上,我打开了一篇沈从文《沅陵的人》。我竟发现我的感受和心路与这篇文字有所共鸣。

“对于赶尸传说呢,说来实在动人。凡受了点新教育,血里骨里还浸透原人迷信的新绅士,想满足自己的荒唐幻想,到这个地方来时,总有机会温习一下这种传说。”

“关于赶尸的传说,这位有道之士可谓集其大成,所以值得找方便去拜访一次,他的住处在上西关,一问即可知道。可是一个读书人也许从那有道之士伏尔泰风格的微笑,伏尔泰风格的言谈,会看出另一种无声音的调笑,‘你外来的书呆子,世界上事你知道许多,可是书本上不说,另外还有许多你就不知道了。用《正气歌》赶走了死尸,你充满了好奇的关心,你这个活人,是被什么邪气歌赶到我这里来?’” 

——沈从文《沅陵的人》 

沈从文用幽默之笔,一遍遍解释道:赶尸,那不过是一种流传多年的荒唐传说罢了。我才发现,不只是我们,历史上许许多多来到湘西的人,都会不依不饶地询问赶尸的传说。我突然想到,我们通常用这些虚无的魔幻的传说来代表湘西,可在如今这个年代,倒是成了对它最大的误解。我们看到湘西当地的产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黄金茶、酒鬼酒、陶瓷,都迫切地想走出去;我们看到的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年轻人留不住”的问题在大街小巷凸显……沈从文说他写湘西,是为了“多多少少可以帮助他人对于湘西的认识”。

而作为一个湘西的访客,我被这些传说吸引着来,带着属于朴素和纪实的回忆走。我其实觉得没有读过沈从文的文字来湘西是正确的,这样在我返程后开始阅读,我的思路就会形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转变和类比式的顿悟。人们是活在当下的,而非活在过去;传说和神话也需要被流传,但通过纪实和客观的态度。沈从文说,“湘西的神秘,和民族性的特殊大有关系。历史上“楚”人的幻想情绪,必然孕育在这种环境里,方能滋长成为动人的诗歌。想保存它,同样需要这种环境。”

我希望如此之类的顿悟可以给予我更深的思考。

——2023年7月 一个没有头绪 但是在保靖县大街小巷暴汗行走的人


「人文纪实」在湘西 人们这样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