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女友:水原千鹤性格成因分析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的对女主后期展现出来的性格成因的铺垫,由于千鹤的心理漫画里描写较少,本文将以尽可能翔实的证据去论证观点。

一、童年经历
一个人是由他过去的经历组成的,而其中对性格影响最大的是童年经历与重大变故。首先,我们将看到女主的性格底色与思维基底处处有其童年经历的影子。
1、没有父母
那么千鹤有孤儿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性格柔弱内向。缺少父母关爱,只有爷爷奶奶,但终究亲疏不同,不可能完全替代,能看出千鹤小时候还是介意这一点的。当遇到困难时可能不愿意与人沟通。
②自卑心理。小孩子一般争强好胜,自己缺少父母本身就会感到低人一等,何况千鹤还被孩子笑话过。本身失去父母就是一种伤痛,这种事情再被取笑其实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同时,由于这种被取笑的经历,千鹤将不愿意跟别人说父母的事,不愿意展现因此产生的寂寞与软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③孤独无靠。小百合奶奶也说千鹤很爱哭、爱撒娇、怕寂寞;

千鹤回忆自己与奶奶(164话),这里有两处细节:

A.注意千鹤的睡姿。一开始我在19话发现这一点时,我认为我可能过度解读了,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宫岛确实很注意这些小细节。这里千鹤睡姿首先是蜷缩的,这种睡姿一般被解释为缺乏安全感;其次,脑袋偏向枕头一边,是在奶奶怀里睡养成的习惯,你会发现和上图是一样的。(这里和也睡姿很正常)

下一次外出留宿是最后一次拍摄(137话),尽管角度不好,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是同一个姿势,那说明19话那么画不是偶然。

更决定性的证据是同一话,宫岛画的和也睡姿和19话不一样,这回是蜷缩睡姿了,还刻意加了小字“寂寞小可怜”,说明是有意为之

最后一次留宿是乐园篇(205话),这次的侧面印证是小瑠夏,她睡姿很大大咧咧,踢开被子脚露在外面,以展现其热情奔放的性格;而千鹤依然头往左偏身体蜷缩(不过这里也不可能往瑠夏和和也这边看就是了)

B.拥抱对千鹤拥有特殊意义,对她而言是温暖和依靠。



2、父母与(外)祖父母的爱情
首先是童年阶段一直陪伴千鹤的爷爷奶奶。爷爷不是很靠谱,很像和也,很爱讲一些大道理(太多了,不列了),但是他一人支撑起整个家庭(日本出租车据说很贵,但不知道司机工薪怎么样)。奶奶温柔贤惠,照顾安慰千鹤。爷爷奶奶到了70多岁还很甜蜜,是千鹤理想中的爱情。

一个大家忽略的问题是,宫岛明明把千鹤的爷爷奶奶妈妈都写死了,千鹤爸爸还没出场过(要是千鹤当演员出名了之后她爸再找上门来就太生草了),为什么是写成他跑了,而不是设定为和妈妈一起出意外去世了?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千鹤的爸爸妈妈象征着爱情的另一种结果,那就是破灭,是她爷爷奶奶的爱情的完全相反面。千鹤体会着、目睹着她爸爸妈妈不谨慎的爱情给自己、给家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自己孤独、被嘲笑,爷爷直到接近80岁仍需要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家庭并在工作中殒命。尽管我们一直期待着,和奶奶一样的千鹤与和爷爷一样的和也,能够再现他们的爱情,但是作为同样出现在作品中的千鹤的爸爸妈妈,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结局。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千鹤对真正的爱情抱有如此的憧憬、对真爱是如此的珍视(后续的部分会继续解释)。她憧憬的是自己爷爷奶奶的爱情。她渴望的爱情是命中注定的爱情,是从一而终的爱情。


我们同样可以理解,千鹤由于见证了父母早夭的爱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她也对爱情过于谨慎。尤其在她抱持着租借女友的自卑(后续分析)时,她不可能轻易接受别人的爱意、接受自己的爱意。
同时,可能出于爷爷爱求神拜佛的影响,也可能出于自卑,千鹤在叙述时使用了“命中注定的人”这种表述。她在现实的方面是极其的理性,而在爱情和梦想这两方面则是极致的感性。“命中注定”虽然指的是她所期待的永恒的爱,但是这种表述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好像这是需要命运、神灵才能实现的事情,她的话也好像是说自己不会多谈恋爱,而是等着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她在爱情这方面是被动的。

她的成长环境影响了她对男性的认识。她不负责任的爸爸、爱做梦的爷爷(或许还要加上取笑她、和她打架的男孩,欺负她的高年级学生),让她整体上对男性不是很信任。她无数次说男人胆小、爱做梦、爱虚张声势…怀疑和也和瑠夏做过时,说男人不就是这样吗。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她的谨慎。
3、其他的一些零碎的细节
A.缺乏同龄朋友。千鹤总是被其他孩子笑话,她可能对于和他们接触有所抗拒。另外,小时候千鹤习惯在业余时间看书看剧看电影,社交时间会少。导致的结果就是,这种人往往没有找朋友家人倾诉内心真实想法的习惯,二是到了需要倾诉的时候不知道找谁倾诉或怎么倾诉。奶奶也说千鹤是神秘派的,她的大学朋友也是这样。到了后期,千鹤不爱倾诉真心的性格酿就了大问题。例如,她不告诉和也麻美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怕伤害他的感情),试图一个人解决一切,导致了严重的闹剧(虽然就结果而言有利于两人的关系)。



B.名字的由来。
千鹤与她妈妈的羁绊,一是老家的几张照片(她妈妈又不爱照相),二是千鹤的名字。她妈妈对千鹤的期望令人动容,千鹤也努力回应这份期待。千鹤妈妈希望千鹤能够带来幸福,所以千鹤善良;千鹤妈妈和爷爷一样,都鼓励千鹤能够有梦想,都鼓励她能够实现梦想,让梦想成为她生存在残酷现实中的支持。

C.关于谎言方面的教育。
见下图。奶奶是在告诉千鹤,撒谎很正常,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就不算是恶;同样,奶奶这也是在鼓励千鹤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成了千鹤处理一系列问题时的准则。她是真心想要和奶奶幸福,才和和也继续撒谎;她是真心想要守护小百合奶奶最后的梦,才选择不说出真相。整部作品中,和也、千鹤、麻美、小百合奶奶、和也父亲等都对谎言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剧中因为这一价值观的不同发生过很多冲突。谎言与真实作为一对对立统一,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一大主题。


二、变故与梦想
变故一个是非常明显的爷爷的去世,另一个隐性的则是奶奶的生病。千鹤的梦想看似没变,实则变化了:从单纯当演员,到为了爷爷当演员,再到让奶奶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当上演员(注意,由于生病加上了时间限制)。

千鹤对于梦想的态度是“如果你有所追求之物的话,那就不如将一切都统统舍弃去追逐它,这样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在奶奶去世前,她的最优先事项永远是自己的奶奶和自己的演员梦,这也成为自己不去谈恋爱的一个借口。

但千鹤的梦偏偏是当演员。她是个正直单纯的人,甚至到了后期,有名声(7月有23万粉丝,到了10月就有27万粉丝)、有钱(在高档餐厅包了两层楼)、有人脉(请来至少二三十个演员来聚会)的阿海来追求她,她仍能拒绝并且不欢而散。因此,以她的性格,千鹤必然不可能在演艺圈顺风顺水(出演青鹭姬那部有名的剧,也是阿海对千鹤有意思才向导演推荐的。没有人脉,她连后面被小导演物色到、出演小舞台剧的机会都没有),即使真的借助超凡的才分与努力与坚持获取成功,那也不是在奶奶去世前能实现的事情。


于是千鹤开始不断的碰壁。我们不知道她之前失败过多少次,我们只知道她濒临崩溃前的最后一次。破烂的台本堆成一叠,无声展现出她受过的挫折。我们也许只是不知道,在这之前她哭过多少次。

她自己也承认,追梦是痛苦的。

痛苦到什么地步呢?我个人认为,甚至有一点麻木。“能为奶奶做的事,我都已经全都做了”,看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是我高中时代。有很多同学,真的很努力,真的很令人敬佩,但成绩就是一般甚至是很差。但是他们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努力,没有想怎么变通,努力最后只能成为自我安慰、自我赎罪,认为努力过了就不会受到指责。面临失败,千鹤无能为力,她没有选择放弃善良与正直,但代价就是无止境是失败以及痛苦,她说不后悔只是不想让自己受伤。

千鹤在追梦途上忙于奔波。大学,演员学校,剧团,租借女友,还有一个麻烦的邻居。她无暇与接触到的人深交,也就没有一个可以互诉衷肠的朋友。再者,她是为了奶奶去努力,她更不可能向奶奶哭诉这一切。结果就是,痛苦不断积压,失败不断重复,童年与家庭导致的内敛、自卑与寂寞与日俱增,成为她逐渐崩溃的催化剂。
故事就是关于这一切如何发生变化。梦是本作的另一个主题。

三、租借女友
1、规则
客人不被允许喜欢租借女友,而千鹤出于对其他顾客的责任感会觉得不能喜欢客人。
2、偏见
和也第一次租水原,在车站等待的时候,觉得这是在“找小姐”,觉得这一行的应该会很放荡;麻美也问过千鹤明明是演员为什么还要做租借女友这种可能引起丑闻的事情,说明大众普遍对这一职业有偏见;再者,千鹤自己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告诉奶奶,虽然可能是怕奶奶担心自己,也可能是怕奶奶自责让孙女为了自己冒这种险,但还是说明千鹤对自己的这个身份心存芥蒂。
3、反差
千鹤在做租借女友时,举止非常活泼,语气很温柔,而她平时大多数时间其实很冷淡(指语气,不是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一次在和也面前停止表演还是指着他鼻子骂(。顾客对她评价越高,她只会越怀疑本身的自己是否也讨人喜欢。
反差也存在于她与别人的对比之中。她看到过和也是怎么喜欢麻美的(以下带入千鹤视角,“自己”指代千鹤,下同):第二次花钱跟自己约会时都在想麻美;被拉去酒会遇到麻美,麻美那么羞辱和也,自己都帮和也说话了,和也却仍然选择维护前女友;前几话经常在自己面前因为分手而感到寂寞得要死;过去半年了,和也仍在真心希望麻美能幸福。这是和也如何去喜欢别人的。


她看过瑠夏是怎么喜欢和也的:毫不隐藏爱意并拼命让对方知道;强烈的占有欲,不会把他让给任何人,不允许自己接近和也。瑠夏这个角色被设计出来,很大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和千鹤对比,然后刺激千鹤。在千鹤眼里,自己的做法和瑠夏相比根本平淡如水,如果把瑠夏的恋慕之心作为标准,那自己的根本算不上是喜欢。
4、珍视爱慕之心
“在当了租借女友之后我才明白,人的爱恋之情有多宝贵。要真情实意地喜欢上一个人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至于为什么说出这句话,与前两条可能都有关。自己和客人相互喜欢是禁忌之事,自然不易;另外,千鹤在遇到和也之前做租借女友也没有太久,那她说当租借女友之后才意识到,也有可能是遇到和也和他相关的人之后,看过他们的喜欢是何物,才发觉其珍贵与不易。

千鹤对真正的恋慕之情的珍视,不仅体现在这里为和也求情,还体现在后面乐园篇为了不伤害和也对麻美的感情而独自承当一切,以及意识到自己伤害到瑠夏的感情之后的主动退出。
5、真实
具体应用于千鹤与和也的故事。他们从租借的开始并不正确,尤其是和也一句“真正的自我”的耍帅,成为千鹤一直在意的地方。千鹤因为租借女友的身份而自卑,因为她觉得自己一直都在演戏,别人不会真心喜欢自己,自己就算被喜欢也是喜欢那个演出来的自己。如果自己轻易地答应,不考虑对方是否真正喜欢自己、喜欢真正的自己,那么很可能又是一场悲剧。自卑也就意味着不敢面对,也就意味着逃避,不断用租借女友的身份否定别人的感情,否定自己的感情,由此衍生出到今天为止的故事。


能否将真实展露给彼此,能否接纳彼此的真实,是他们两人的故事走到这一步,需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


后记
这部作品在叙述上确实有它的问题,这部作品的人物除了小百合奶奶外确实都不完美甚至说有很大问题。但是就艺术性而言,其实相当出色:剧情高潮的铺垫与展开,和也和千鹤二人感情高峰的交错而来,事件不按表面看起来那样展开的戏剧性发展,同一事件的多次发生中看到两人关系的发展,命运的轮转与血缘,综合应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的POV偶尔带来的困惑感,时不时出现的来自未来的和也的话语让人遐想……哪怕是罪恶源头的218,当你发现,和也看着自己与千鹤一年半的回忆化为泡影,绝望地沦为第1话的人渣(没错,第1话就有218行为,不过只有几个镜头,没有218那么离谱),而当千鹤在所有人面前被审判成一个虚伪的骗子时,他宁可希望他与千鹤不曾有过这些经历,这种反差也会让你唏嘘不已。
发掘这部作品的细节让我感到惊喜,看宫岛老贼如何安排分镜,看他如何跨越100话、200话去安排一个伏笔;而当我把自己代入千鹤的视角去分析她的心理与感情,那种心痛的感觉好像让我回到曾经那个事事悲观思考、不断自我否定的中二时代。我喜欢这种引人思考的感觉。
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