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提升期货交易中的执行力

期货交易中,交易纪律贯穿在整个交易生涯之中,如果解决不好,其他方面如交易策略、交易体系就打折得很厉害。
交易者在制定交易策略、交易体系的时候,强调的都是千人千面;展示出的效果就是,我的策略你拿去不一定用得好。原因是什么?就是交易纪律的执行上出现了差异。我的策略,你用不好。症结就聚焦在交易者本身和交易纪律上。
简单论说,影响交易纪律有几个原因。
1、纪律跟人的个性有关系
当然,在交易中,我们需要做一些人性的对抗;但是,在全面的架构中,不能一直跟人性对抗,在有些方面、有些层面上,还是要跟人本身契合起来。
这已经牵扯到两个方面。我们的规则更多的是与人性对抗的;在对抗的过程中,还得找跟人性对抗不充分的部分、跟交易者的个性本身共振的部分,这是更高一层面上的表现。
2、交易记录反映的是态度的问题
纪律不仅仅是指交易者在交易的时候按照规则执行,比如,止损时就得止损,止盈时就得止盈,开仓就毫无疑问地开仓。
在交易之前在交易市场之外,对纪律的要求更多更重要。因为如果在市场之外做不好准备,工作做不到位,那在交易中本身就已经处于弱势了。
交易之外有哪些工作要做?
分析工作是要做的,计划要做的,策略要做的,一天交易完之后的复盘是要做的。这些工作都不能忽略掉。
策略制定也是一样的道理。策略,不是说感觉这个在点上,开仓是对的,就去开,感觉今天可能到底下某个价位就是一个底,到上面某个价位就是高点,那就在底下买上面卖。不是这样的。
正确的规则、完整的策略,是要提出想法并去验证,验证完之后还要回测,回测之后还要把策略波动的一个单位价值算出来。
这单位价值我们把它定为R。根据策略的波动,它的单位亏损,每一手的亏损,每一次的亏损,或者每一手的盈利,每一次的盈利等等,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比例关系。
定完之后,才能在每一次开仓的时候,知道这一次下去如果要输,输多少,要赢赢多少。
这样,止损止盈都出来了,在执行的时候才有信心。
3、交易之外的功夫更重要
其实,上面两个方式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在交易市场之外的自律如果做的好,那在交易市场之中,要做到自律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
如果在交易市场之外的工作研究、包括身心的调节都做得马马虎虎,那在市场中,大概率你是属于弱势,大概率做得不会特别好。
这就是对自律、行动力和做到知行合一的较为基础的全面的认识。
我并不推崇那种打坐修行修心,为了做这个事情,人也不接待,家庭事务也不照顾,然后就是干市场,一天到晚。我不推崇这种。
我们所有的执行都是在知的层面上才有可能有行动,如果知的层面上不解决所有的疑问,不解决交易者对市场的机制机理理解,不解决交易体系,甚至也不考虑自己人性的本身问题,那交易是做不好的。
实际上再放大一点儿说,投资工作也一样,一个基金,一个股权投资基金,不能说别人要投资就得投资,如高瓴、红杉投了,就必须得投。
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个基金背后的投资人是不一样的,基金的管理团队是不一样的,甚至基金公司存续期、成立时间都不一样的。
某些基金,急需要一个案子,要证明自己;有的,投资人的要求是你不能漏掉项目;有的,是对胜率要求很高。
这些研究、布局工作不做到位,让投资经理去找项目,投资决策委员会去决策,其实也是很乱的;今天听A说某个项目好,问问B,B说项目不好,问行业内的专家C,C说这个公司技术一般般,那还怎么做决策呢?
基金投资和交易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和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交易实践当中是一个浓缩。把大的决策流程浓缩到一个可能几天之内就能完成的头寸开平过程。但实际上整个工作量和时间精力投入也差不多;构建构建一个股权投资基金,构架一个二级市场的构架,一个策略,跟商品交易市场、杠杆市场构建一个策略,其实用的时间、精力,我个人感觉是差不多的。
4、打破障碍的第一要义,突破知识的边界
再多说一点,仅仅做的上述这些还是不够。
对整个知识外延或者打破知识边界的工作要一直做。阅读是一种方式,其它的思考也是一种方式。
我们知识的构成并不是一块一块的,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
由于教育的原因,教育本身需要一个体系来管理,所以就分成了文科生、理科生,各个专业。
但是在应用层面上的知识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这里面就要注意平衡。
理科背景毕业的,尤其是干投资决策工作,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这些方方面面得马上攻克;从文科、人文毕业的,那就要在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上尽快实现突破。
比如读文献,我们看项目的时候,对文献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都读文献,这个行业内、这个细分领域内前沿的文献,要求是全球视野范围,不是中国的,全人类视角看,技术到底发展和应用到什么层面。
比如读科学方法论,我们面对的很多技术,可能做不到实验室层面上,但是必须要做到,知道技术是一种什么演绎方式,考验的是人的哪些方面,比如说制药企业,考验的是工艺层面更重,尤其是一些创新制剂这样的二类新药,那可能理论层面上稍微让位于工艺。要找出技术、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点。
如类似脑机接口的技术,这种技术综合体它考验的是什么,它是方方面面的一种综合应用,基础研究是不是到位;这个时候看的已经不是一个公司了,看的是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一个区域经济体或者学术体基础工作有没有做完。
如果基础工作都没做完,说这个市场中出现一个公司要实现综合技术产品,那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试错没做完。
所以作为文科生也好,或者作为一般的理科生也好,最终要研究的是这个东西。
5、哲学思维的应用:青泽的“人为自然立法”
在交易市场中也一样的。
交易市场中,我们有可能学的是技术分析,看这个点、看这个线,但是我们要到一定的层面上跟很多人沟通的时候,尤其是裸K,很多人喜欢裸K,裸K没有一个标准化,或者说很难像均线,其他的突破,有这种很清晰的标准。
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这些人都会说一个话,说这个是所谓的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等中国哲学里面的一些核心点,解决势能、动量等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什么,上述这些达到一定境界的交易者说得没有错,很多人都有这种感悟,可能是跟他的亲身经历有关系。
那么要说的就是在交易生涯中,也要读的东西,外延的东西,可能包括思想性的、哲学性的、技术性的著作。
交易者应该都知道青泽先生,《十年一梦》的作者,他本身是读哲学出身的,他有一个思想体系就是“人为自然立法”。
在市场中,找到一个规律,把它定在那儿就不动,其他的优化就不能再改变这个参数了。比如均线策略,定到那儿就不动了,如果需要把策略完善,就在均线之上,在开仓止损止盈、仓位管理、资金管理等其它方面去努力,而所坚持的均线基础不变。
比如我自己常看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思想中在哲学性、科学性、实践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等几个方面都做得全面的思想著作;这本书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甚至里面的哲学思想,比如战与不战的问题、庙算的问题等,对应的就是交易中策略指定的重要性,要不要从事这个职业的问题,更微观上就牵扯到我们的交易行为,值得反复阅读。
6、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不能缺少
除了阅读之外,交易纪律的执行,还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个是基础积累一个是心理建设,这两方面的提升应该是同步的。
基础积累方面,主要指的是技术成熟度,包括是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一般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从学习的角度也好,交易的角度也好,一定要不断地去熟练技术,具体这方面属于技术研究、技术分析层面的内容,这儿只是强调一下。
心理建设方面,学习角度和训练方法多数情况下都要从自己出发,在交易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审视自己,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心理变化、心理行为。
观察的内容包括,交易过程中,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心理的变化,亏损和盈利的回撤对交易者的心理影响,这个心理状态包括恐惧和贪婪,心理行为接着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交易行为。整个是一个线上的,前后互相影响。
还有就是仓位的管理。因为随着行情的演绎,在仓位管理过程中,会有些行为会变形,本来不应该持有的单子突然重仓。
把这些心理变化记录下来,然后跟交易学习过程中的技术形态学习进行一一对比。
所以基础学习,不仅仅是技术,技术分析和技术形态,而是一个整体,一个交易的整体,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
这就牵扯到学习的另外一个问题,战略构架。如果知道每一次亏多少,系统的概率是多少,明白亏损和盈利是交易行为中正常现象,那就不会因为一天或者一段时间的持续亏损或者持续盈利而产生违背原来的交易计划行为,和产生新的交易行为上的变形。
到这个层面,才能说交易纪律达到了及格。
7、为什么有些大师的结局还是不好?
但是在这个市场中很多大师很多成功者最终的结局都不好,比如利弗莫尔、刘强,比如西方的一些技术理论的开发者,有的破产,有的自杀。
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的技术不成熟?他们不知道这个市场的水有多深吗?不知道周期性吗?我想他们都应该知道,但是为什么结局还是这样呢?为什么在有些交易上就违背了交易纪律呢?
至少一个问题可能没处理好。整个方面总结为交易哲学。
8、交易哲学解决的问题:“为了什么”
第一个层面,交易就是个游戏,不要把它当成挣钱。那么初级阶段的很多错误就避免了。
第二个层面,就算是一个游戏,求胜的心态也最终决定在游戏中很难胜利。这个例子是有的,吴清源就是这个例子。要去看他的电影,他的自传,我相信感悟会很深的。
交易纪律这个层面再增加一条就是在社会中行为的纪律性,或者说为人。
因为交易的世界之外,还有人所处的这个世界,交易者自己所处的世界,这是世界是没有办法避免掉的。
一个成功者,过分看重自己的名声、成功,终究要被它绑架。在这种情况下,认错的能力就降低了。
过去特别优异的业绩导致拿了不匹配的资金,着重强调“不匹配”,就是说设立基金时,基金的投资人其实跟管理者的交易理念是不相应的,那么即使在合理的波动中投资人也承受不起,反过来对基金的管理就产生不利影响。
或者到处去讲课的“成功者”,被别人称为老师,比作大师;作为大师时间长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产生了误差,进一步反映到交易事业中,反应的层面不一定是每一笔交易的细节,而是对自己交易信念的信任度,交易模型的信任度。总而言之,大的社会中的“你”,跟交易世界中的“你”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这个纪律就是要求社会和交易世界中的一致性。
综合来说,交易纪律要执行好,首先要从人本身上去努力,从社会中的人和交易者中的人两个层面去观察、反思,以二者为基础,再在细节上下功夫,克服每一个不利于交易的心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