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事变,谁是功臣?谁是叛臣?是耶非耶,化为文牒?(一)

2022-02-11 21:27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而东宫和齐王府这些女眷也全都纳入了李世民的后宫当中,这种行为在一个王朝已经持续开展的过程当中是属于一种比较乱伦的行为。但是在当时的时候经过南北朝那种混乱,很多北方民族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在当时来看也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这些事情至少在当时秦王府的众将当中没有引起任何的争论,但接下来太子东宫的这些将领还有齐王府当中的这些将士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大问题。有一部分将领主张说这些人都得斩尽杀绝,他们刚跟我们打完仗你不能轻饶他们。另一边的一部分人讲双方交战各为其主你不能祸连着这么多人,尤其是以职工为首的这群人,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

尉迟敬德当时还专门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个不是一个谋求安定的王朝应该干的事儿,我们要干的事儿是星辰大海,这些事儿应该稳定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特别佩服尉迟恭是一个铁匠出他能讲出这一番话,还真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物,最终李世民也决定他以高祖的这样的口吻告诉大家,我只追究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和他的直系家属,其他人概不追究包括他府中那些僧尼道士,你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任何的处罚。就在武德九年也就是626年7月5号这一天,高祖李渊正式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全由他来全权的处理。大权在握之后李世民先来处理这些反叛的将军。

首先冯丽和谢淑芳主动就来请罪了,李世民当时问冯丽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你为什么要干这些事情?冯丽说我当时糊涂我确实错了,然后不停的叩头请罪。李世民一看算了算了你们毕竟还是有一定能力,继续给你们官职去干。等到魏征的时候他也继续问魏征说你为啥挑拨我兄弟关系,魏征站在那儿非常凛然的讲,如果太子早听这话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你听魏征说这话就很有水平跟冯丽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首先太子要听我的话坐在这儿的就不是你了,我能力没问题。传递第二个信息就是我跟太子其实不那么一条心,因为我讲什么太子是不听的,虽然我有能力但是我跟太子之间是有隔阂的,所以你大可以放心的用我。李世民听到这儿了马上就不再提这个事儿了,就说你看将来治理国家你有什么想法咱们打算怎么办?然后魏征就提出自己的建议,双方相谈甚欢您想想情商高的人在一起是一个什么样子?同时对那些确实有一定能力,比如说跑到大山里的薛万彻,李世民派人去说你给他招回来,说这个人毕竟有能力薛万彻从大山里跑出来也封了官职也没有继续深究。李世民不仅把魏征封了高官,还把太子府当中另外两个重要的谋士已经被流放的王归、何为挺这两个人请出来继续跟魏征一起为他所服务。

这件事儿有人会说你还是会作秀?但是作秀能做到这个地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是李世民高明的地方。对叛臣都这样你想想李世民对功臣会是什么样的?立下首功的文官这边房玄龄担任中书令,肖宇担任左仆射,这都是宰相级别的。长孙无忌被封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任免,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掌管天下的兵权,原来被流放的天策府杜燕也回来当了高官,秦琼和程咬金被封为左右将军掌管兵马,其他的像张公瑾、段志玄,包括薛万彻这些人都放在了军队当中的要害部门。

从此李世民经过一段改造之后,把所有的这个忠臣全都换成了自己的这样一个心腹或者归附于他的群臣,而这次玄武门之变功劳最大的尉迟敬德得到了最重要的封赏,因为毕竟他是亲手杀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而且斩下两个人头降伏众将。在李渊面前替李世民争利益的依然是他。


一场事变,谁是功臣?谁是叛臣?是耶非耶,化为文牒?(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