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电视有必要买么?
人生没有最优解,我们可以有多种活法,拒绝自我设限。加入本知识星球可以拓展您的圈层,打破您的认知边界,链接到4W+的汽车赛道“局内人”,交换职场信息,打破职场信息差,遇见同行伙伴,共同探索技术交流和职业发展。
跟着阿宝混,避免挨一棍,跟着阿宝操,才能不挨刀。
其实这个问题在今天科普这么发达的情况下,闭着眼都是选择要购买OLED电视,就好比你手里非常有钱,问自己是否有必要买一个豪车一样,你会犹豫么,玛莎拉蒂还是兰博基尼、保时捷、阿斯顿马丁等等一种车型来一辆。只有在收入相对比较吃紧的情况下,才会在选择BBA入门款和二线豪华汽车中间非常纠结。
我们先来看看同一个品牌相同尺寸下,OLED电视和普通4K电视的差价有多少。
这款是创维65寸OLED电视,京东价格在7999,接近8K大洋。
这个是最畅销的65寸4K的电视,价格才2099,所以可以看到一台相同尺寸的OLED电视可以买4台普通的4K电视。差价竟然达到6K。
既然阿宝大师兄这么肯定OLED电视,那和普通4K电视有什么区别,这个差价是否值得你去纠结和犹豫呢,毕竟大师兄是做了15年研发,我们就从技术上来看看区别。
1、首先从保护眼睛层面,OLED的电视能有效避免蓝光伤害。
看电视太久会伤眼,是因为蓝色波段会让眼睛受伤,为什么会有蓝光,是因为液晶电视大部分都是白色的LED灯做背光,而白色LED灯中的制成,又是蓝光LED芯片打底的,所以会有蓝光辐射。具体完整的内容可以看以下链接。
但是OLED电视,因为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所以发光的频段可以进行选择,避开有害蓝光。
2、OLED电视的对比度效果优于液晶电视1000倍。
阿宝大师兄经历蛮丰富,看过老式的CRT电视,也看过液晶电视,逐步才过渡到OLED电视,其实这个过程中,对于画质的追求一直都存在,就好比一台汽车,发烧友改装音箱的花费经常是3W起步,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耳朵盛宴。
那我们在观看APP视频的时候就会深有感触,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图像自适应到480p的画质,这个时候看起来就很模糊,当网络信号好的时候,自适应到1080p,这个图像就会非常清晰。
这里引入一个PPI概念。
神奇的PPI
很多人都知道,衡量一块屏幕的显示精度,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屏幕分辨率讲起。我们经历了屏幕分辨率的一路飙升,而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时间的演进,同尺寸的屏幕可以具有更多的像素数。
但真正衡量一块屏幕的显示精度,分辨率只能算是一方面,因为我们还得考虑屏幕尺寸。我们用PPI来代表像素密度,PPI数值则意味着每英寸包含多少个像素点。
PPI是Pixels Per Inch的缩写,中文含义是指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同时是在屏幕参数和打印参数中会提及。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理论上屏幕PPI越高,屏幕就越精细,画质相对就更出色。
一般来说,手机屏幕距离眼睛10-12英寸时,分辨率达到一定水平,屏幕PPI只要达到300PPI,人眼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这样的屏幕被称为“视网膜屏幕”。由于其具备超高的像素密度,因此屏幕显示异常清晰、锐利。
这里的PPI可以简单理解为清晰度,比如你用手机看480P的视频源觉得还比较清晰,但是你用电视上看480P的视频节目就会觉得非常不清晰,虽然都是相同的分辨率,但是因为手机屏幕小,单位面积的像素就会更多一些,所以看起来也会更清晰一些。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再来看看当年乔布斯的Iphone 4的329PPI是怎么计算出来的,iphone4是3.5寸,960*640的分辨率,那么代入上面公式就是 960平方+640平方=1331200,结果再开平方=1153.7764,再÷3.5=329.65点每英寸。
大部分人所能观察到的分辨极限只有229PPI,而且,人在观看手机屏幕的时候并不是贴在屏幕前看,而是有一定的距离,距离越大,辨识像素点的能力就越弱。
所以这里选择屏幕的PPI 和视力、观看距离都有关系,相同屏幕尺寸下,分辨率越高,PPI值也就越高,当然这个分辨率越高,屏幕的价格越贵,功耗也高,这些都是要产品化考虑的。
在家里4K分辨率的显示屏情况下,OLED和普通4K的PPI是一样的,这个层面没有区别,所以宝哥建议,如果对于画面的追求在分辨率情况下,而且电视不经常看,(如果你是一个餐馆老板,买电视给顾客看节目,毫不犹豫的选择普通4K电视,因为嘈杂情况下和光线影响下,OLED电视和普通电视显示效果区别不大)
如果对于画质如果音质那样有追求的用户,我们再来看看对比度有什么影响。
对比度(Contrast Ratio):对比值是定义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一般来说,人眼可以接受的对比值最小约为250:1。目前京东方OLED55寸显示屏能做到1000000:1,苹果12手机的对比度是2000000:1,都是百万级别的对比度。这个和背光的亮度控制息息相关。
液晶显示模块的背光源设计: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加上一个发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效果。背光模块的作用就是给LCD提供一个面光源。
上图左边的对比度比右边图片的对比度就低很多,显示的最亮的地方和最黑的地方的看起来的
效果就非常逼真,非常符合实际环境的感觉。
传统LCD无法规避的问题,黑色图像不是纯黑的也就是显示屏CR对比度指标无法提升,显示效果不好,普通车载显示屏的对比度是800:1。好一点的能做到1000:1,做法就是提高背光的亮度,让最亮的亮度提高,但是容易导致LED温度过高,寿命变短。
我们再来看看OLED电视的原理: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OLED 层次简单,成品更轻薄。AMOLED是自发光结构,其发光层在合适电压的作用下根据不同配方直接分别产生红绿蓝三色光源,比LCD减少一张基板和背光灯组。较简单层次结构决定了OLED技术可以做出更轻薄屏幕;同时,也由于自发光的特性,使得暗画面下的功耗远低于LCD的背光恒定功耗,使AMOLED显示面板拥有节能的特性。
宝哥建议:如果经常用电视来看大片电影,高对比度能够带来非常深邃的画面,沉浸其中,这个实际去卖场看一眼你就会挪不开脚步,建议你购买OLED电视。
3、高色域的显示OLED电视有先天优势。
毕竟是一个讲图像效果的内容,没有图说什么都是卵的,有图有真相,上图。
左边那个图是普通色域的图片,右边那个图是高色域图片,看到有什么区别的感觉,是不是右
边图像色彩细腻程度,丰富程度都比左边那个要好很多。
要讲色域的内容,必须先把LED灯的科普内容先弄,否则你估计要懵逼。
LED灯光学基础:
LED的发光颜色是有LED晶片决定的,LED晶圆制造过程中所添加的金属元素不同,成分比例不同,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光。
上图是传统发光二极管所使用的无机半导体和它们发光的颜色,LED是窄光谱的发光源,与传
统卤素灯泡的热发光光谱相比,具有更高的色纯度,所以对于普通单色LED,我们用其主波长
λd的值来定义,纳尼,竟然没有白色的光?
由于白色是复合光,不是单独白色晶体就成产生的,所以对于白光LED,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通过RGB三种LED晶片混合得到白光(三基色原理),这种方式必须遵循亮度R:G:B=3:6:1配
光比率,才能制备出高显指的白光。此种方法发光效率不高,而且不容易做小封装,所以一般
是用在户外或者室内看板,要求不高的背光。
目前大部分白色LED都是通过在蓝光LED,波长在450nm至470nm,上面覆盖一层淡黄色荧
光粉涂层制成的,这种黄色磷光体通常是通过掺了Ce3+YAG晶体磨成粉末后混和在一种稠密
的黏合剂而制成的。
当LED芯片发出蓝光, 部分蓝光便会被这种晶体很高效地转换成一个光谱较宽(光谱中心约为
580nm)的主要为黄色的光。(实际上单晶的掺Ce的YAG被视为闪烁器多于磷光体。)由于黄光
会刺激肉眼中的红光和绿光受体, 再混合LED本身的蓝光, 使它看起来就像白色光, 而其的
色泽常被称作“月光的白色”。这种制作白光LED的方法是由Nichia Corporation所开发并从
1996年开始用在生产白光LED上。若要调校淡黄色光的颜色,可用其它稀土金属铽或钆取代
Ce3+:YAG中掺入的铈(Ce),甚至可以取代YAG中的部份,或全部铝的方式做到。而基于其光谱
的特性,红色和绿色的对象在这种LED照射下看起来一、会不及阔谱光源照射时那么鲜明。另外
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异,这种LED的成品的色温并不统一,从暖黄色的到冷的蓝色都有,所以在生产
过程中会进行分BIN处理。
what,又来一个新名称,什么是色温?
我来解释一下,以前小时候家里的白炽灯发出来的光是偏黄色的,更暖一些,晚上看书的时候
更有感觉,现在家里的节能LED灯,那个光就偏冷一些,纯白一些,这样看书就没有那个感
觉,很多时候家里都会去买一个台灯,台灯发出来的光就偏暖一些,上图。
色温:表示光的颜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
通过色坐标可以算出色温。通常对于低色温光源,红辐射相对多些的,称为“暖光”;色温提
高后,蓝辐射比较较大,称为“冷光”。
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颜色开始由深红-浅红-橙黄-白-蓝,逐渐改变,某光源与黑体的颜色相
同时,我们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之色温。温度越高,其辐射出之光线光谱中蓝色
成份越多,红色成份也就相对的越少。以发出光色为暖白色之普通白热灯泡为例,其色温为
2700K,而昼光色日灯之色温为6000K。
看到了吧,虽然都是白色的光,但是色温不同,发光出来的效果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背光灯的
一致性非常重要,而LED生产出来的色温无法保证做到一致性,只能通过挑选的方式,此时就
需要找到一个挑选的指标。
为了准确的标示白光的颜色,以前照明行业使用色温来表述白光颜色,但是进入LED照明行业
后,很多人仍沿用热光源时代的色温来表达白光的颜色,最准确的表达是使用色坐标值。
纳尼,你确定不要出现新名词了,什么又是色坐标呢?
以不同位置的点表示各种色品的平面图,1931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故称CIE 1931色度图。描述颜色品质的综合指标称为色品,色品用3个属性来描述:
色调,色光中占优势光的波长称为主波长,由主波长的光决定的主观色称色调。
亮度,由色光的能量所决定的主观明亮程度。
饱和度,描述某颜色的组分中纯光谱色所占比例,即颜色的纯度,由单色光引起的光谱色认为
是很纯的颜色,在视觉上称为高饱和度颜色,单色光中混有白光时纯度降低,相应低饱和度减
少。
我们在来看看这个色坐标的图片。
x表示红色分量,y表示绿色分量。E点代表白光,它的坐标为(0.33,0.33);我们中午太阳光的白色的色坐标基本上是在(0.3101,0。3162)
环绕在颜色空间边沿的颜色是光谱色,边界代表光谱色的最大饱和度,边界上的数字表示光谱色的波长,其轮廓包含所有的感知色调。
所有单色光都位于舌形曲线上,这条曲线就是单色轨迹,曲线旁标注的数字是单色(或称光谱色)光的波长值;自然界中各种实际颜色都位于这条闭合曲线内; RGB系统中选用的物理三基色在色度图的舌形曲线上。
上图是某款车载显示屏的规格书中的色坐标,这个时候可以看到白色的色坐标基本是是在±0.3之间进行管控的。
NTSC 色域指标来源
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 (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其负责开发一套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和接收协议。NTSC标准从他们产生以来除了增加了色彩信号的新参数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它定义帧速为30/S或60扫描场,并且在电视上以隔行扫描。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24比特的色彩位深(24位深能够表现约1670万种不同的颜色。由于普通人的眼睛仅能区分约1200~1400万种不同的颜色浓淡和色调,所以24位颜色也叫作“相片”彩色或真彩色。通常,24位彩色通道都分配了8位数据,也就是说:红,绿,蓝,这三种原色每一种都可以有256种变化。)
NTSC色域指的是NTSC标准下颜色的总和,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
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
sRGB(standard Red Green Blue)是由微软联合惠普、三菱、爱普生等厂商共同开发的一种彩色语言协议,它提供了一种标准方法来定义色彩,让显示、打印和扫描等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与应用软件对于色彩有一个共通的语言。
sRGB代表了标准的红、绿、蓝,即CRT显示器、LCD面板、投影机、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中色彩再现所使用的三个基本色素。sRGB的色彩空间基于独立的色彩坐标,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设备使用传输中对应于同一的色彩坐标体系,而不受这些设备各自具有的不同色彩坐标的影响。
NTSC和sRGB所包含的色彩范围是不太一样的,NTSC所表现的色彩要更多丰富一些,而sRGB所表现的色彩几乎被NTSC所包含,上图图中蓝框为sRGB,绿框为NTSC,可以看到sRGB的色彩范围只有一小部分超出了绿框,而绝大部分色彩都在绿框的范围内。
可以看到三角形的面积越大,色域指标越大,表达的颜色内容也就越丰富,图像内容也就也丰富,要三角形面积大,也就是三个顶点要越靠边,也就是RGB纯色要更纯。
OLED的显示原理是自发光,受到电激发后能够直接显示非常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所以色域覆盖率能够轻松实现较高水平,而普通LCD是通过背光方式,背光的那个光是复合光,所以纯度是受到影响,从原理上就没有OLED的色域好。OLED的显示原理是自发光,受到电激发后能够直接显示非常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所以色域覆盖率能够轻松实现较高水平。
从技术角度出发,OLED的对比度,色域都会非常棒,让你有电影院的观影效果,实话实说,价格确实会贵不少,但是花费这么多钱,能够得到这样的体验,宝哥我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