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旧闻】心醉“世界杯”
作者:潘大华《光明日报》(1994年06月18日 星期六 03 版) 有人说:不会跳舞乃人生一大缺憾,这话虽不无道理,但我至今还不会跳舞也不以此为遗憾。我钟爱的是足球。我认定的一句“名言”是:不喜欢看足球——尤其是世界杯赛实乃人生一大缺憾。 是的,足球作为当今世界的最富于竞争性戏剧性的一项球赛,也是影响力最大、观众最多的一项运动。足球成为一国的“国球”,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足球明星身价百倍,令其它“星”们只能望其项背。而每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则是全球性的盛大节日,如果对此无动于衷,那才真正是人生遗憾哩。 欣赏足球赛实为人生一大享受。如今通讯事业发达,一场足球大战,可让天下人共睹。晚上沏一杯茶,点一支烟,端坐于电视机前,真有快活似神仙之感。那些足球健儿的健壮体魄,黑骏马一样的剽悍形象,足以一扫甜得发腻的纤弱世风,一振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那些足球骁将的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精湛技艺,也给人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激励;那些门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将军威仪和腾挪鱼跃化险为夷的精彩表演,让人敬佩惊讶之余,又感受到一种“人生如同守门员”的哲理意蕴;那些高超旋转的香蕉球,真叫人感到畅快舒心;而那些精彩的场面,美妙的瞬间,总是如经典一样留存心底,如品佳茗如嚼橄榄,余味无穷。 观赏“世界杯”足球赛,不仅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欣赏,而且也是感情的体验与参与。可以说,不管多大年龄的球迷,在“世界杯”的屏幕面前也会变得年轻。我北方一位亲人,年届七十,“世界杯”赛每场必观,而且记载战绩,分析形势,推断结果,与小球迷品球评球,语多高论,可见爱足球不只是年轻人专利。我虽已年过不惑,在讲台上能故作深沉严肃先生状,但一看“世界杯”,也同大学生一样相差无几,拍手,大笑,惊叹,咒骂……随心所欲。心不旁鹜,专心捕捉黑白相间的皮球,完全进入一种痴迷状态,此刻,什么工作的劳累,生活的烦恼,家长的稳重统统抛之九霄云外。 我的观球的乐趣也无形中感染了妻子。开始,她实在有些不理解这种耗时熬瞌睡的“傻冒”行为。但在我的启发下,也尝到了品球的乐趣,也时常三更半夜爬起来看直播。女儿也受影响能看懂足球了。三人看球形成一种“感情场”,比一人独自品味有趣得多。由此而生感叹:假如每个家庭都有这种“足球意识”,我们中国的足球腾飞就为时不远了。 “世界杯”足球赛是一杯美酒,叫人陶醉舒心。但酒醒之后也不免有一丝失落和惆怅:何时能在“世界杯”的大战中,见到我们“国脚”们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