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16
昨天帮我妈的一个朋友去代了一天课,说今天那里只有她一个老师,一个人看不来那么多学生,需要我去帮忙。虽然说是全面减负取消补习班,但又怎么可能真的能取消掉。那个地方在小区里,一个屋子里有五张桌子,十几个孩子,年龄在十岁上下,最小的三年级,最大的在上初一的数学先修。 孩子们第一眼见到我,眼睛里都是好奇的打量。我并不喜欢小孩子,也不喜欢被人盯着看,不过他们并没有恶意,整体的体验还是比较轻松。倒是这个老师让我觉得非常不适,她的教育方法是我从小就厌恶抵触的类型,对学生的态度非打即骂,即便是问一句“我刚才给你们讲课用的书放哪了”都要用责备的语气。小孩告诉她是她讲完后自己拿走了,她突然火气直上:你哪只眼看到我拿走了,我拿哪去了,看到了吗就说,都给我滚。我背对着她给两个小男孩讲初一数学,如坐针毡。她顺着桌子挨个批了一顿,我不知道这是日常还是她无意识地向我展示她所拥有的“权威”。我不知道她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她仅仅讨厌小孩反应慢、还是她认为她教的小孩反应慢是件会让她在外人面前丢脸的事,才去打人骂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交流处事都非常圆滑客气的人,到了弱势群体中成为了把人呼来喝去不给好脸色的霸王,她是个老师这个事实让我觉得非常恐怖。 这里有大部分孩子是全托在这里的,吃住都在这里,中午打饭时,一个孩子原本高高兴兴地抱着打好的饭准备去吃,也许是步伐快了一点,也许是地上有水,他和他的饭菜一起摔在地上,毫不意外地听到了恶声恶气的责骂:不长眼的东西!别吃了,饿着吧。他委屈地一边捡饭一边小声为自己辩解,说这里很滑,还是得到了劈头盖脸的骂声。更让我觉得窒息的是,打到饭的孩子几乎没有人看他,只是在弄出动静的一瞬间瞥了一眼就继续低头吃饭——我不知道是曾经有过这样的事被老师严令禁止他们去帮忙还是他们就是没有想帮忙的心思。他无措地跟着撒掉的饭菜在客厅中央站着,我打开纸巾让他先把身上擦干净,他低着头,不声不响地草草擦了一下,接着看着地上的午饭。然后我就被那个老师拉走了,只有他小小的身影在卫生间和客厅之间几番来回。那个中午,他真的没有吃上饭,真的饿了肚子。 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件小事就要被侮辱人格,这一天之内发生了太多太多类似的事,看着孩子眼睛里的茫然紧张无措和委屈,我能做到的只有逃避,因为我无法帮助到每一个人,因为我知道我来这里只有这一天,今天我帮了他们,那么以后呢?甚至可能因为我的帮助,那个老师会觉得地位受到威胁,找茬手段就更多了,那时我又能做什么呢? 不过其实还是忍不住帮了一个小男生,因为他很像我小学的同桌。一整个下午他都在背那篇五年级的课文《白鹭》。回想一下我小学的时候,也觉得这篇课文生涩难背,但我记忆力很好,而且语言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相对来说要好一点,所以背诵不成问题。但是他明显不知道每个词句是什么意思,只是硬着头皮去一个字一个字背,当然也被骂了整整一下午。课堂的最后他也没能背过,其他的孩子跑出去玩,只有他沉默着回到座位上,看着课本开始安静地掉眼泪。可能他真的被骂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可能他真的不知道背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更何况他背不过。我走过去蹲在他身边揽住他的肩膀,他很瘦,小小的一只,肩头在微微地抖,我问他,你遇到困难了吗,需不需要帮忙?他没有抬头,把脸别到一边狠狠地擦眼泪。课本上的笔记记得满满当当,拼音,注释,旁边写着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一直觉得这玩意是废话,还是难懂的废话——不喜欢干嘛要写,还写得这么朦胧美妙——但又是考题的万金油,好吧。我其实最不懂的是,五年级的小孩去背白鹭,属实有点强人所难。文人写自己爱的事物,总要来点看起来没什么逻辑的遐想和用词,“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我到现在都记得这句话,因为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色素这个词,色素,食用色素吗,白鹭身上为什么会有色素。这玩意给初中生赏析还行,现代小学生的阅历实在有限,看不懂再正常不过了。 我说我觉得我可以帮你一点忙,你是觉得这个课文很难懂吗,我可以讲给你听。他愣了一下,偷眼看我。我给他讲课文,他立刻就不哭了,眨着眼睛看我的手。为什么背不过?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白鹭,白鹤是什么,朱鹭呢,苍鹭呢,那都是什么?再说形容词,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太晦涩,不明白。色素?身段?为什么用适宜不是合适?为什么说白鹤太“生硬”了?他真的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去背,我给他看了这四种鸟的照片,给他解释了这些词的意思,告诉他作者非常想赞美他喜爱的白鹭,所以运用了很多美好的词汇去修饰,他终于知道这篇课文到底在讲什么,并顺利地完成了他今天的背诵任务。 但那位老师认为我是多此一举,并认定他只是贪玩不好好学习,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可是一味地指责诋毁就能让他好好学习吗,这就是她身为教育者所总结的教育方法吗。非常恐怖。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但是越长大后越发现,身边的老师,很少有几个是不去批评学生人格的,他们的引导往往都是带有个人情绪的,并且深深地认为骂人、惩罚甚至pua的方法是有效的,pua的方式在教育行业中居然存在得这么普遍。我深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能力,并且内心抗拒跟这种人做同事。但是果然还是非常矛盾,一方面并不喜欢小孩,也不觉得我能管得住小孩,一方面又心疼和我有同样过往的孩子,想尽一点微薄之力,一方面甚至在担心我国未来的教育问题(......)教师职业不该被神化,但是更不该门槛这么低下,如果育人者是这种姿态,学生该会是怎样的痛苦...我感觉她那个班至少会带出三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啊啊啊好心疼好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