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确认:直径492米小行星撞地球几率增加,但没必要睡不着觉

小行星本努被认为是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曾被列为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第二高的天体。
美国宇航局(NASA)派出的冥王号探测飞船,飞了37亿公里到达本努后,又环绕飞行了两年,去年终于冒险与本努贴身“亲近”了5秒钟,“窃取”到了小行星上的400克到1公斤样本,将在2023年返回地球。

在访问小行星本努的过程中,NASA的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这颗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在未来撞击地球的几率变得更高了。
本努(小行星101955)的直径高达492米,属于较大型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将可能造成34亿吨TNT当量的爆炸,是广岛原子弹的20多万倍,形成一个直径约6公里的巨大陨石坑。如果撞击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无疑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根据科学家们的测算,本努在2175年到2196年间有0.037%的可能与地球相撞,对应于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1.70,是危险指数第二高的天体。第一高的是小行星阿波菲斯(小行星99942),曾被认为有37分之一的可能在2029年撞击地球,不过现在已基本排除了。
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是评估近地天体(NEO)潜在撞击地球危险几率的对数尺度,结合撞击概率和产生的动能效果,来估算单一的危险值。当它为0的时候,意味着危险与背景危险一样;+2表示大于随机背景风险的100倍;小于-2表示不可能撞击;介于-2和0之间,则表示必须小心进行监视。

2004年12月,小行星99942(阿波菲斯)引爆了整个世界,因为它的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高达1.1,意味着在2029年有37分之一的可能性撞击地球,从而成为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但通过2016年后的进一步观测后,科学家们已倾向于认为,阿波菲斯在任何时间都不对地球构成重大风险,小行星本努也就成了地球的最大威胁,NASA因而派出了冥王号对其进行考察。
科学家们依据冥王号数年的观测数据,重新计算了本努在太阳系中的运行路径,发现从现在到2300年,本努撞击地球的最大概率为 1,750 分之一,即 0.057%,比以前的估计大了近一倍,但可以排除从今天到2135 年间发生碰撞的任何可能性。2135年本努将在9月掠过地球,其轨道将比月球更接近地球。

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戴维德·法诺基亚 (Davide Farnocchia) 认为,这个概率的提高并不值得我们彻夜难眠,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不过法诺基亚也说,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小行星的轨道,比如地球或其他星球的引力,太阳照射对小行星加热的雅可夫斯基效应等,所以也可能存在一些重大的不确定性。
就是冥王号探测器的环绕,也会对本努轨道产生影响,法诺基亚说,当然这个影响很小,大致相当于3颗葡萄不断想把本努的轨道拉开一些。

至少目前来看,对小行星本努我们是可以高枕无忧了,未来的事就让未来的人去考虑吧,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或许未来等本努飞近地球的时候,后人们已经可以把它一般抓住,建成一艘太空飞船,或用于给太空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了。
该研究发表在8月10日《伊卡洛斯》杂志上。
标题:Ephemeris and hazard assessment for near-Earth asteroid (101955) Bennu based on OSIRIS-REx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