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wiki渣翻】先行者Forerunner(一)历史

2022-11-19 15:23 作者:卤鹵滷鹵卤  | 我要投稿

原文来自Halopedia词条Forerunner

网址:https://www.halopedia.org/Forerunner


本词条主要介绍种族。关于Halo4的战役及其成就,见Forerunner (level) 与 Forerunner (achievement)词条。


“我们是先行者,是一切生命的守护者。银河系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我们数代人智慧的滋养。我们的力量是其他文明得以绽放的太阳,是他们繁荣昌盛的庇护所。”——真身宣教士,就解读衣钵所发表的演说。

先行者(拉丁语Primoris prognatus,意思是“长子”)是技术及其先进的古老种族,其帝国被称作居境(ecumene)——包含银河系中三百万颗肥沃星球。先行者作为银河系最高文明统治了数千年,直到公元前97445年他们为了阻止洪魔而激活光环阵列。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但仍有整个银河系中依然散布着他们的装置、造物与文物,作为曾经存在的证据。

先行者承担着银河系守护人的角色,并相信先驱基于他们继承“衣钵”。“先行者”是他们物种的直译,他们之所以如此定义自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只是暂时存在于宇宙的生命历程(Living Time)中,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将衣钵传承给其他更优秀的种族。在他们从银河系消失之前,先行者将人类指定为继承者,并用“归复者(Reclaimer)”称呼。

而现如今,他们被星盟神化,并尊之为神。星盟从他们的遗迹中发展和衍生技术,并认为任何亵渎这些圣物的人都是异端。

 

历史

“十万年前,银河系中居住在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有一个种族——在技术和知识上都超越了其他物种——取得主导地位。他们和平地管理着星系,但遇到了残暴且迅猛的反对力量。他们是先行者——衣钵的守护者,衣钵代表着宇宙生命历程的下一阶段。而随后他们消失了。”

 

起源

先行者是由先驱创造的,先驱是一个强大的种族,在一千五百万年前为银河系创造许多生命并播种。先行者被播种在了猎户座复合体中的Ghibalb星球上。在那个区域同样也播种了人类。这颗星球是羽翼未丰的先行者星际文明的中心,由星云复合体内十二个星系构成,直到它因天体工程灾难而无法居住。这场事故中,先行者试图操纵他们太空领地中的几颗恒星,但意外触发了一系列超新星,导致他们的星球被辐射烧成灰烬。这一事件让先行者差点灭绝。

多年来,先行者与人类一同进化,前者最终在智慧与技术的发展上更胜一筹。先行者基于先驱的基础掌握科技与文化,并创造出智仆,但他们造物主的思想及其构筑物的奇怪工作原理,即使最聪明的先行者也无法理解。随着星际文明的发展,先行者相信他们是衣钵的继承者。但根据一些记载,一千多万年前,先行者独自发起星际远征,并在离开银河系后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他们造物主的遗珠,终于在卡梭那之径发现了先驱。在这期间,先行者发现并宣称自己是衣钵的所有者。但先驱并不同意,打算剥夺先行者的衣钵,并抹除先行者,将衣钵交给人类。另一些记录表明先驱一开始就是想让人类继承衣钵,从未打算让先行者先代为持有。先驱将其当作“有问题”的种族并打算消灭,而先行者则反抗他们的造物主,杀死了大部分先驱作为报复。

先行者在当时作为主导阶级的勇士(Warriors)率领下在银河系中开展了彻底的灭绝运动,然后又追杀最后的先驱到了卡梭那之径。在那里,他们消灭了所有先驱,除了少数设法躲藏的幸存者。然而,一些先行者开始质疑这一种族灭绝的正义性,并拒绝参与;许多反对者被处决,而其他人则被流放到卡梭那之径的一个贫瘠的星球上,没有携带任何先进技术。这个种群存续了数百万年,他们将知识保存在先行者记忆的生物数据库中。这些人却成了卡梭那之径远征舰队最后的幸存者,那些参与种族灭绝的舰队最终并未返回银河系。

这场战争的记载在其后的数百万年里逐渐遗失,先行者文明在先行者-洪魔战争中依旧认为,先驱在实现它们最后的目标后就消失了:创造先行者作为它们的继承者,成为衣钵的所有者。在先行者被消灭后的数百万年里,真相一直被当权者隐瞒,有些人试图想揭开先行者与先驱的真相,但被勇士与创制者(Builder)要求保持沉默。

 

早期历史

在他们的早期历史中,先行者建立了帝国,打过仗,建立起星球,并爆发过许多内战,其中一场发生在与洪魔战争的五十多万年前。他们经过成长、分裂、融合与进化,直到最终形成居境。为了在冲突中保护位于猎户座的设施群——管理居境的核心——先行者建造了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这是一个巨大的防御设施,能够覆盖所有的猎户座集群。这种防御旨在击退任何可能的入侵,但最终表明这个防线很容易被非常规渗透。在内战期间,创制者取得最高地位,并对其他阶级进行文化清洗,如勇士和挖掘者(Miner),这些阶级的古老仪式被压制。

大约在公元前150000年,先行者巩固了其在银河系的地位,大约在同一时间,人类首次开始星际旅行,据说是为了躲避早期先行者对他们的控制。美斯瑞因(Maethrillian)是他们的首都,居境委员会(我在先行者三部曲的梗概里头称其为元老会,因为感觉先行者的行政区划和罗马有些相似感)所在地,于公元前122990年建立。在他们文明的某段时间,他们在银河系中还爆发了内战Kradal冲突。

 

与古人类的战争

大约公元前107445年,先行者对人类开战,以回应他们对其他已安置生命星球的入侵。先行者认为这次入侵源于人类对先行者扩张的怨恨以及人口的增长。战后,少数先行者发现了入侵的真相:人类正绝望地迁徙,远离一种被称作洪魔的外银河寄生虫。人类迫切希望获得未被感染的星球来代替那些被洪魔感染的星球,他们入侵其他文明,与自认为是衣钵守护者的先行者发生冲突。

先行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衣钵的威胁,因此对人类发动了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占领每一个人类控制的领地,并抹除上面所有的人类文明痕迹。作为惩罚,人类被剥夺了文明与技术,被流放到原母星Erde-Tyrene。人类被迫退化重新发展。与此同时,表面上洪魔因人类的军事行动而撤退回银河系边缘,近九千年未再现身。

在与人类的战争发生后,部分居境委员会的高级议员与其他高阶先行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洪魔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宣教士主张保持警戒和军事备战方针,并提议建立一系列盾世界,以便在洪魔再次出现时提供快速军事支援。然而,委员会否决了这一方案,转而支持大构建师派系提出的计划,他们提议建造一系列超级武器用于星系消毒作为终极防御。这些武器旨在杀死银河系所有的有感知生命来饿死洪魔。

宣教士的妻子,智库长,一位先行者生命工作者,强烈谴责这一大规模种族灭绝的决议,因此,她和其他生命工作者也被允许参与到该项目中,将保种计划整合到计划内。保种计划允许生命工作者在创制者的设施上设立生物保护区,包括两个方舟和光环阵列。于此同时,宣教士和支持他的普罗米修斯被委员会除名并流放。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里,整个武侍阶级被边缘化,他们的舰队被解散或并入创制者安全部队中,当洪魔再次出现时,先行者们明显准备不足。

 

先行者-洪魔战争

在他们与人类战争结束九千年后,Seaward上的先行者调查小队首次与洪魔接触。在第一次接触后,先行者立即意识到洪魔对整个银河系会构成巨大威胁,并试图遏制。尽管他们知道洪魔的力量,但衣钵的原则禁止他们将其毁灭。因此,他们选择尝试治愈洪魔,而不是发动全面战争,试图遏制与隔离,而不是直接攻击和摧毁。当他们意识到该发动战争时为时已晚。

当先行者无法控制洪魔的爆发,银河系陷入战争。先行者拼命对洪魔开展研究,寻找任何可以利用的弱点。他们发现传统的海军战术无法应对寄生虫的迅猛进攻,他们开发了新的武器来对抗洪魔。哨兵被部署用于精确打击、局部战斗。后来,先行者开始在受到感染的星系里诱导恒星坍缩,让超新星吞噬整个世界。但这些策略只能减缓,无法阻止洪魔的扩散。即使局面已经失控,先行者也不愿开启光环阵列,他们认为应该继续遵循衣钵,保护生命而不是摧毁它。这导致了长时间的论战甚至是内战。

 

光环阵列的发射

“在用尽所有战术后,我的创造者激活了光环。他们以及银河系中心三个半径的生命都如计划中那样化为灰烬。”——343罪恶火花,关于先行者的命运。

经过近三个世纪的战争,战局从一开始的僵持迅速转向洪魔一方。尸脑兽设法说服了负责先行者防御的智仆偏见之僧,将其掌握的武器转向先行者。随着洪魔以指数级增长,整个居境都被洪魔淹没,洪魔泛滥的地区被称作Burn,覆盖先行者三分之二的领地。先行者最终只能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让外围星系自生自灭。与此同时,洪魔与尸脑兽进化出更强大的形式,他们能够利用先驱神经物理学并控制散布在银河系中的先驱遗迹。先行者对这些建筑毫无防御能力,因此输掉了大部分太空战斗。

在美斯瑞因浩劫发生后,幸存的领袖与人民被重新安置在位于银河外的大方舟上,这是用于制造光环原型机的原始方舟。先行者意识到方舟无法一直逃避洪魔,唯一的方式是通过发射光环来消灭它们的宿主。在这个决定不就,洪魔袭击了大方舟并摧毁了它。随着大多数先行者领袖与人口的死亡,少数幸存者在新星宣教士的带领下前往小方舟00特区,它的位置仍未被洪魔知晓。新星宣教士将光环部署在银河系各个位置并激活,杀死了银河系中所有有知觉生命,包括先行者。然而,在生命工作者保种措施的保护下,一些银河系生物在方舟得以保存。光环覆盖范围内所有神经物理结构都被破坏,包括先驱遗迹,同时还有被认为是先驱文化根基的智域。

 

放逐

奋起者:“我们将竭尽所能。但是你们呢?先行者将何去何从?”

新星宣教士:“我不知道,还不知道。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能再回到这里。我们已经过多地插手别人的事情。”

——奋起者与新星宣教士在重新播种的地球上告别。

许多先行者在光环发射后幸存。一些人设法来到00特区并避免被光环波及,而光环则席卷了整个银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还包括新星宣教士以及一些生命工作者。基于光环发射前的有限信息,大多数先行者已经在大方舟上阵亡,但一些武侍、创制者和工程师后来也证明再次出现,表明来到小方舟上幸存的先行者要比预想的更多。

大约在公元前97368年,先行者发现Xalanyn(光环无限里的反派至高先驱),一个以前从未知晓的物种,在光环发射中幸存,原因未知。意识到他们可能会对人类继承衣钵造成威胁,先行者决定将其囚禁在07特区。

在剩下的先行者确保光环已经完成运行并将洪魔消灭后,方舟上保存的生物被送回了他们的母星,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剩余先行者在新的生命塑造者为绿咏唱(Chant-to-Green)带领下完成的,她在战争末期智库长将自己困在地球上前继承了这个头衔。

在重新播种之后,一群幸存的先行者在新星宣教士带领下前往美斯瑞因,试图修复该处的智域。在为妻子哀悼的同时,他也看到了一条信息,其中智库长透露了她从尸脑兽那里了解到关于智域的真正本质,并希望新星宣教士能修复它。在首都内,他们遇到了一个名为Abaddon的先驱设施,它已存在数千年,而现在要对先行者进行审判。但最终先行者在变革的考验中成长(Growth-Through-Trial-of-Change)通过自我牺牲修复了智域,消除了光环造成的一些损害。

其余先行者将自己流放,因为根据新星宣教士的说法,他们干涉了他人的事务。这次放逐也被他称作“伟大的旅程(Great Journey)”,他希望将先行者文明的失败以及他们为后世作出的牺牲记录下来。先行者离开了银河系,前往另一个星系,在那里他们分散开来,计划自我灭绝。至少新星宣教士与为绿咏唱放弃了先进的技术,回归原始的生活方式。

除了在方舟上避难的先行者外,真身宣教士也幸存了下来,他被囚禁在盾世界安魂星中。当智库长在地球上被光环脉冲杀死后时,她在各个设施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以引导人类走上她为他们准备的道路。一个印记位于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先行者设施内,而另一个位于安魂星。其中一些印记后来被智仆绝对记录(Absolute Record)合并。

 

遗产

“创造工具的神依旧是神。我们不应把资格强加给神,或者揣测他们的意图。”——Avu Med 'Telcam

在先行者消失后,他们留下了大量遗迹,其中许多重要设施由专门的引导者看管,这些引导者会根据程序指示对外来访客作出回应。围绕这些在银河系中偶然发现的先行者设施及其技术的谜团后来成为各种未来文明崇拜、传说、技术或它们的组合的源泉。

第一个对其进行逆向工程的已知物种是向菲力欧与圣西姆,他们进化自先行者遗迹众多的星球上,对这些遗迹及其创造者怀着宗教敬畏,爆发了许多关于如何利用这些遗迹的冲突。那些相信应该用于自身发展的信众聚集在一起,建立了星盟,他们创建了一个复杂的宗教,基础在于将先行者视作神明。由于曲解了文献记载,星盟认为先行者利用光环阵列将其提升至超越感知的境界后从银河系消失。因此,他们借助先行者的技术和制品,使用发光体来追踪银河系中的先行者设施。1700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寻找这些神器中最为神圣的“光环”,并认为自己是先行者遗产的继承者,通过定位和激活光环阵列能够追随先行者步入神性。这被星盟成为“朝圣之旅”。对先行者遗迹的模仿让星盟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但也阻碍了他们对技术的创新与潜力的挖掘。

至于人类,他们被先行者选中,继承了“归复者”的称号,并最终接管衣钵。智库长赋予了人类一个全物种基因颂歌(geas),这些遗传指令包括对先行者技术的天生兼容。然而,人类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殖民许多行星后,在相对晚期才接触到先行者文物。2491年,人工智能团体Assembly发现了奥星上存在先行者遗迹,因为担心人类还没有准备好使用这种先进技术,便将其隐瞒。直到2551年才在考古活动中发现,ONI下令隐藏此星球的坐标并保护该地区。然而,在文物翻译上进展缓慢。在致远星与地球或其它殖民地都发现了遗迹。致远星上的一座钛矿在钻探到先行者设施后关闭,并建立长剑与城堡基底来守卫遗迹。Voi城的传送门埋在新蒙巴萨地底,直到很久以后才被发现,这让ONI建造一个主要设施来研究并掩盖民众的视野。研究这些文物的科学家观点不一,有人对它们的潜力着迷,有人则担心会陷入双线作战的局面。

 

先行者遗迹的参与

“人类是无与伦比的。当致远星沦陷——它会沦陷——我们的毁灭几乎是肯定的。除非…我们可以用从这件神器中获取的能力对抗星盟。改变游戏规则。就如锥形子弹之于十九世纪,超光速旅行之于二十三世纪那样。”——哈尔茜博士,在长剑基地下解密先行者神器后。

先行者神器成为人类星盟战争开始与结束的关键道具。第一次接触发生在星盟发现人类被标记为归复者时,星盟不明白为何他们被贴上了先行者的标签。星盟先知们很快就知道人类显然是所谓神的后裔,并意识到这对他们的宗教而言有潜在威胁。因此,他们决定隐瞒这一信息,并下令消灭人类,且几乎就要成功。战斗经常以先行者遗迹作为冲突中心,有时它们会让星盟提前取得优势,有时则会阻碍星盟,但由于星盟不愿破坏先行者设施而使得局面向人类一方倾斜。许多遗迹作为引诱星盟的陷阱或防止落入敌手而被人类摧毁。

最重要的先行者遗迹是光环阵列,第一个光环是在致远星沦陷后发现的。由此出现的04特区向人类表明了先行者的存在及其在星盟宗教中的地位,同时揭示了它作为大杀器的真相。光环的激活导致了其它先行者遗物被点亮,如奥星的哨兵和方舟。因此,人类对先行者技术的利用“改变了游戏规则”,将战斗形势转变为对人类有利,目标也变成了阻止星盟错误激活光环阵列,并在不久后破坏了方舟。在战后人类重新夺回本应属于他们的地位,并在一些哈洛克的帮助下对先行者技术逆向工程,获得许多技术飞跃。

 

卷土重来

“时间曾是你们的盟友,人类,但现在它抛弃了你。先行者…回来了。”——在安魂星内被唤醒后,真身宣教士对John-117说道。

在人类星盟战争结束后几年里,银河系出现了先行者,曾经是先行者武侍最高指挥官的真身宣教士重新苏醒。作为一个狂热的先行者至上主义分子,他对人类有着强烈的仇恨,在先行者与洪魔战争末期,真身宣教士试图用重组机将全部人类转化为惟命是从的机器。为了阻止他,智库长将真身宣教士囚禁在盾世界安魂星的冥冢中,并在那里关了10万年。

2557年7月,真身宣教士与他的机械化普罗米修斯军队意外被发现安魂星的John-117唤醒。由于漫长的流放,他并未改变原有的看法,并无视人类归复者的身份,坚持认为只有先行者才配得上衣钵。真身宣教士的部队与新星盟结盟,对人类宣战,旨在阻止人类继承衣钵。他试图用重组机将人类都数字化,并袭击了地球。然而,士官长与Cortana将他挫败并扔进跃迁空间,随后摧毁了重组机与衣钵临世号。他们得到智库长的帮助,增强了士官长身上的geas,让他对重组机免疫。然而,宣教士在落入跃迁空间后幸存,并继续他的计划。但他最后还是被蓝队击败。普罗米修斯-星盟联军并未因这次失利而被挫败,2558年UNSC无尽号重返安魂星时,冲突仍在持续。在漫长的战役后,安魂星最终被星盟领袖朱·穆达玛摧毁。

在宣教士袭击地球的某个时候,Cortana得知了创制者Keeper-of-Tools的存在,这是一个生活在Genesis上的先行者。前者试图追踪,但还是让后者逃脱了。


【wiki渣翻】先行者Forerunner(一)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