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哲学】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一群人而不是只有我自己,为什么唯我论必然是错...

观念论一定会导向在场形而上学。这个接着我们昨天话来讲,其实是昨天的结论的前面部分。
为什么中介性不能是唯我论的?今天要讲的东西就是说,那个真正的唯我论,三字头唯我论,观念论的唯我论。也就是说先验唯我论为什么会失败?
很简单,就是中介。什么叫中介?世界并不是凭空在那边的,世界是要世界化的,是要发生出来的。
我们哲学上讲的世界不仅是时间、空间和物质,也不是时间空间里面的一些精神活动、符号活动,而是这个世界是由一个本体论…
有一个,这个世界是一切。而且这个一切何为一切?关键问题就是何为一切。
我们一般把世界叫存在者整体啊。所谓的存在者,就是可以用系词“是”来讨论的,一切可以用“是”来讨论的东西,它形成的整体要变成一个世界,一个世界要变成一个世界,它要架设它的秩序,这套秩序就叫本体论。
举个例子,普通人都以为世界一定要有时间、空间,但是如果本体论里面没有架设时间和空间,那世界观立刻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本体论决定你的世界观,你所想象的一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个世界里面会有什么样的秩序,具体的秩序是演变的,时间是否静态不静态等等这些东西。
一套本体论,它是高度可塑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本体论背后的一个什么什么论来规定世界的世界化到底会怎么样,因为这是最强的力量了,这是最原初的力量了。因为这个使得世界世界化的那个本体论,当然还有更更……
这个本体论本身是怎么发生的,本体论的这个发生过程,这是更原初,这个发生过程其实就是物质,我们把它就是物质运动,这是在我们上一讲都讲过了,你可以看我上一讲叫做本体论化。
世界成其为秩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世界化的过程。一个世界成为一个世界,如何整个地铺设他自己,而且这整个如何把一个规定了什么是一切的那个规则本身,也给它铺设下来。
这么一个过程当中,它是要有中介的,它不能直接铺设。这个中介是它的有限性的一个保证,这个中介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是有限的。
什么叫这个世界是有限的。如果这个世界是祂在自己铺设的过程中,是一个无限的铺设。那怎么样?那你就不会有差异和秩序的,你知道吗?因为差异和秩序都是要设定界限,差异本身需要此与彼的一个界限才会有差异嘛,最低限度上。当然你如果说原初差异,另外一码是我这里说的是本体论化的一个差异,已经在本体论里面的一个差异。
秩序也需要有界限,因为它就是限制别人。秩序本身就是一种有机的体系化的一个限制,因此它一定要有限度。
那为了使得世界的世界化有限度,它要用一个有限者来中介。中介就是使得这个过程在这个有限的里面发生,它不就有限了吗。
这个世界不是就像电影一样,怎么可能一下子全看完,一瞬间把整个电影都看完,不是的吧,这个世界它里面有运动呀。世界的世界化,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里面要有历史,要有慢慢展开。因此你一定要有一个有限的一个域来,就像放电影,你要通过一个屏幕把它放出来吧。
对不对,这个屏幕就是这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我们把它叫主体,就是你的意识,就是你的精神,你的精神是这个世界成其为世界的一个中介。你有没有看到,你有没有发现,因为你的生存,这个整个世界不叫它存在了,它至少展开了,对不对?它得以展开,它得以铺展出他自己,posit itself得以把自己可以展开出来,设定他自己,把它设定出来。
世界就可以变成一种存在existence exist是出来出口的意思,出来存在,这个世界可以出来存在。
它可以从那本来是一坨东西的“状态”,或者说本来你就不知道,比较混乱的一种状态,它可以把自己铺展开来,把自己有序化,用一个本体论的一个架构,把自己设定起来,设定起来并且维系在那边。
主体是世界之为世界的一个中介,其实在前面这个我们不都不能叫“世界”,我们叫绝对者,或者我们往往叫实体。或者更原初的其实是物质,物质经由认识,经由主体性的一个中介,它显现为一个世界。
但是这个主体,祂不一定就等于人的意识。这里面作为中介的这个主体,就是观念论者,就是观念论者,先验唯我论者会认为这里的中介就是主体,只有主体,只有我。
我们现在就要说的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会陷于一个前后动弹不得的一种状态,僵在里面卡在那边,他会有一个有限的自然,中介了的的自然。
. 就是先验唯我论者,也就是观念论的唯我论者,他会发现就是说。你在世界世界化的过程,世界成之为世界的过程,中间是主体在做中介,对不对?
如果只有这个主体做中介的话,那会产生什么结果。你就不能预设有前后两个世界了,你懂吗?你就不能设有一个中介之前的世界和一个中介之后的一个世界。
如果你说,我是这个世界成其为世界的唯一的中介,唯一的这么一个过渡过程,这么一个调和,这么一个使它铺展的一个过程。那么结果就会使得,什么已铺展?什么未铺展?什么是这个铺展过程?使得这三个环节本身通通只具有一种临时性,因为你是唯一的中介。
你理解吗?就会因为你就会发现自己动弹不得,你就不能够说有一个中介。那既然你是唯一的中介,既然只有你目击了这整部电影。那么事实上最后只能说只有电影放映过程存在,对不对。这个电影放映过程就是一切了,这个中介过程就是一切,这个铺展过程就是一切了。你不能说他铺展之前还有一个什么,铺展之后还有个什么,你只有一个当下,翻译成英语的话,你只有个在场,只有个在场,或者就是场的自身就在那不停的……
这个场就是你的主体,你的主体不就是这个场吗?你的主体在那边作为一个场,作为一个某个东西在铺展它的一个场。
最后你会发现什么东西在铺展它。铺展过程本身在铺展他,或者中介过程本身在中介他自己,这个中介过程本身在中介他自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你的主体就会陷在一个绝对的当下在场里面前后动弹不得,你不能去设想有一个未被中介这个原初世界或者原初实体,原初本体。你也不能设想一个中介完毕之后,不需要在中介的一个世界,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
你只能设想你存在于一个绝对的不停的铺展的一个在场形而上学当中。
这个在场形而上学啊,还在那给他命名的叫做意志形而上学,因为这个过程这个东西不停的在铺展,然后你的主体会说这个铺展即是我的意志,当然这个意志就是真正深刻的我,真正超绝的我,就真正的我本身,这个铺展就是我的意志,就会变成一个意志形象上学,顶点就是尼采的哲学。
就是主体化啊,你把主体化这个东西,这个这个我们把它叫做主体主义,或叫主观主义subjectivism。就是只有一个唯一的中介者,这个中介者本身不停地在中介他。
这个前后动弹不得就是卡住了,你没办法跳到前面去,没办法跳到后面去。怎么让他这个结构动弹起来?卡住了它会有一个很有问题的结果,就是你无法解释里面的就是认识和未认识,你无法解释存在者整体的不可纵观性。
你不是中介吗,那按道理一眼看到头了吗?对不对,你为什么会消失掉,就是你会感受到一些辩证的一些。就是你总会感受到,诶,我今天吃的这个东西没了,按道理它是就是你在中介啊,怎么会有脱脱离你掌控的东西,怎么会有不被你把握的东西啊,在这个意义上讲,你发现有不被你把握的东西,脱离你掌控的东西,或者至少在这个世界本身,整个世界它是不可纵观的,你这个中介活动不能一下子把它中介完毕,也就是说有时间。
答案就是有时间,时间做一个现实的一个征兆,你按道理说你没有时间呀,按道理说你就是一切都不会动的。因为你是就是你这个主体本身在这个中介这个中介活动本身,能理解吧。
如果你要说,我这个中介的东西是有所来由的,那你就推翻了你自己,因为你本来就已经预设只有主体在中介它,它是没来由的,就只有中介活动本身,只有电影放映过程,没有那个片源,没有那个片源。你要给你的这个这个电影放映过程,这里面这些慢慢展开的这个次序啊,这些过程给他做辩护说,哎,这些是有来头有根据的,你不能这样说,你就会失去这个根据,你不能得到这个根据。
得到这另外一方面,你也不能够往右边走,你不能说这个片子放完的时后,特别是你看了里面的一段之后说,这里发生了个什么事,你也不能这样说,因为它没有一个中介了之后,发生了之后,固定在某个历史之前的那个历史里面的那个世界的真实的样子,你也不能这样说。
因为没了呀,就是你不能说有任何东西存在,你甚至不能说有任何东西存在,这样你就会走入这种虚无主义,前后动弹不得的虚无主义,它这是一种意识形而上学,本是是一种在场型而上学,它本质上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它只有一个切面,这个切面既不能对于什么放电影的那个片源有所言说,也不能对于电影当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一个可以固定的言说的一个细节或者一个剧情有所演说,一个人物,一个道具,他都不能说,它就会陷入这种状态。
所以他一定要突破,他的突破的方式就是引入时间的辩证法之一。就是有一些东西是不可控的,你就要承认有些东西是不可控的,最不可控的。最基本的不可控的是什么,就是时间。
这个时间意味着会有原初他者性,会有原初的他者性。这个原初他者性是内在于那个主体的,主体由于时间的存在,它不得不自我分裂,这下一瞬间的那个就不是我了,就是它有一个最小差异,不停在那边。
就在这个意义上讲,你就要说这个中介活动,从世一个原初世界还尚未世界化的那个世界,到一个客观世界到一个就是结构完毕的一个世界,然后主体作为它的中介,你这个时候由于引入了一个原初的他者性,你就会发现这个中介的方式。
中介的方式就是那个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它是本体论,那么在先验观念论里面,本体论即先验主体性,就是一个东西,先验主体性的,你可以说它的那个实际的那些内容,它所中介的那些形式,它中间那些现实世界那些内容的那种先验形式。我们一般会说是什么范畴概念,或者一些原初辩证法,先验的辩证法,那取决于你是在康德胡塞尔还是在费希特那边,不管,先验的内在性。
这个本体论,它就是世界之为世界的那种自中介方式,但是现在来了问题来了,你会发现有基本的不可控,也就是说这种中介方式它不是唯一的,中介方式本身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这个本体论本身是可以有多版本的,它可以有多版本的,它不一定是局限在一个版本里面,如果局限在一个版本里面,那就只有一种中介方式,也就是只有一个主体,只有只架设一种主体,只架设一个主体。这一个主体,它体验一切,它中介一切,它按照一定的方式叫一个主体,按一定方式就是本体论,然后中介一切,体验或者构造一切吧,正由经由它来使得一切显现,中介一切这种方式是注定失败的,它为什么失败,我们刚刚已经讲过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了时间。引入了他者性,原初他者性,那么就不是一个主体的,其实那么后来我们,但是这还是短路的。因为一个主体和一种方式它是一一对应的,你如果说只有一个主体,整个世界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注定只有一种方式。因为要他者嘛,因为他者才能够使得这个方式不一样,出乎这个主体的意料,否则一个主体中间这一切他怎么来出乎他的意料呢?出乎不了他的意料,也就是他一定会遇到有一些不可理解性的屏障,暂时的不可理解性的屏障。
那么这个方式本身现在就意识到它并不是一个方式,它是有多个方式。但是我们作为我们自己这个,我们自己这个人,你本人这一个单一个主体,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结构就是一套结构吗?它的本体论就是一套,那不讨不讨论,因为你硬的比较硬的意识结构,比如说你会有记忆,会有遗忘,会有生死,会有痛苦,会有快乐,会有疲倦,你能够看到客观事物,把握它,认识它啊,能够记忆才能够命名它啊,你能够和其他人打交道,相信其他人有一个心理等等。
这些本体论的这些结构比较稳固,对你比较稳固,你有一个。
但是问题就是说,由于这个时候我们嵌入了他者性,所以这一个本体论,你的那个一个本体论,我们就要开始去讨论它是怎么发生的,这一个本体论它是如何发生的,就这个时候就可以讨论本体论本身的发生学机制。
也就是说我们考虑到了这一点,以这种姿态去生存了之后,我们会发现一种世界世界化的方式,这种方式,世界之为世界,世界世界化的那种中介方式,那种本体论的方式,它本身是偶然的,它本身是为一种物质所决定的,物质运动所决定的。
这个符号系统,它这个中介方式是个本体论,所以它是个符号系统,或者是是个精神体系,一个可理解性的一个标准可理解性的一体系,精神体系,它是由物质的运动所决定的,这就是物质决定精神,物质决定精神。
物质决定精神意味着本体论,本体论本身它的发生学的那个来源不是由本体论自己生成它自己。一个版本的本体论没有自激发能力,一个版本的本体论必须通过异质性的物质,通过不受你这个本体论束缚的一个物质,这个物质是一个原初力量,由它来架设,它自己所能够代表他的那个本体论。
我觉得你要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物质决定精神,然后当然如果他就是这么一个本体论,发就本体论架设自己的过程,它一定会有中介,会有主体。
那么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多个主体,会有他人。会有多个主体意味原初物质,尚未本体论化的那个物质要把自己二分为一种精神体系和这个精神体系之下的一个结构好了的物质,结构了的物质,结构起来的一个物质,在这个精神体系下的或者结构起来的一个或者支撑着这些结构的物质力量。
它会把这二分成这两种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意识到他把自己精神体系化的方式是多种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就是说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认定是有他人的,因为物质世界它精神化的方式就是要超出他自己的,他要超出他自己的,他一旦把自己变成一个精神体系,然后在这个精神体系之下来把握他自己的时候,它是有一个有一个断裂,这边是有断裂,有个跳跃,他是自己不再控制自己了,也就是说他就是他是自限的,自我设限的,自我限制自己的。
原初物质的运动,就是一个自我限制的运动,它甩出一个符号系统或者精神体系本体论,也就是他的本体论化。他用这一本体论来把自己加以束缚、限制,束缚限制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存在,让自己显现出来,让自己实现了他自己。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啊。他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就是说你结构起这些东西,它是无意识的。
那么主体出现在哪里啊,我们昨天讲了,说这里面这个中介就是主体啊,符号系统中介这个东西,但不是更确切的讲,它不仅仅是。就是主体是这种情况下的那个没有办法被这个符号系统所消化,所完全构造起来的那些原初物质就是主体。
所以在意义上,主体本身具有物质性,而且是原初的物质性,主体本身就有原初的物质性,这个过程是主体化的过程。
当然我们说这个过程也就产生了主体对于他自己的主体化过程的一个中介对不对,自己的本体论化过程的一个中介,主体也在自己的本体论框架里面找到他的自己的位置,他说我是一个身体,我有个内在世界,我一个精神,我有一个思维,他也把自己构造出来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主体,真正的主体,真正主体本身啊,它是这个过程的剩余。这个剩余也是偶然的,这个过程也是偶然的。了解吗?但是这两个偶然之间,这个符号系统编织出来的符号系统和那个主体性的剩余之间,他们是有必然的关系的,他们是有结构性的关系的,了解吗?
因为它原初物质,把自己精神体系化,把自己本体论化。然后它有一个剩余,那么被顶出来的和被剩下来这两者之间肯定是有必然关系的。但是你什么被顶出来,这是偶然的,什么被剩下来,这是偶然的,单个看偶然,单个看偶然,但是两个的关系是必然的,两者的关系是必然的,这必然就是可理解性,就是这个世界的可理解性,这个必然关系就是世界的可理解性,理解了解吗?可理解性。
就是一定要有这个偶然性做支撑,所以我们从可理解性反推,也可以反推到这两个偶然性之间啊,这种必然性它来自于来源于这两种偶然性,双倍的偶然性,两重偶然性,它才会有必然性,才会有可理解性,有了这可理解性,我们就回推到这这种必然性。
你在这个原初发生学机制过程当中要有必然性,而不是直接的同一性。可理解性和不可纵观性,世界的不可纵观就不能够直接全理解了,你还慢慢理解,不可纵观性意味着这是个必然关系,而不是一个直接的同一关系,所以它肯定是这个必然性是由两种偶然性来支撑的必然性。
所以由于它这个原初物质本体论化的那个过程是由偶然性支配的,它甩出什么样的主体也是有偶然性支配的,所以它会甩很多次,无数次。
它会本体论化,去构造自己的本体论,它会构造无数次,所以会有他人,或至少有复数次吧,不说无数次,因为偶然的嘛,我也不知道多少次,所以会有他人性,所以会有人类世界里面的就是多个上亿个,几十亿个主体共同存在,共在,所以共在。
主体间的共在的本体论基础就在此,只要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就能够论证这一点。我们坚持底层的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就可以论证这一点,好了,那就讲到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