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俄歌曲对我的影响

2022-09-06 22:43 作者:终局保卫者  | 我要投稿

    前几天一条消息让我极其震惊——薛范老师逝世。当我看到这条消息时,首先是感觉完全不可能,我回过神来,才明白那位曾翻译了大量苏联和俄罗斯歌曲的著名翻译家已经走了。

    

《情动俄罗斯》编后记

我并不是学俄语的,但我却对俄语歌曲很入迷。我的家在呼伦贝尔,所以也是有机会接触一些说俄语的,例如我的一些长辈、亲戚和老师就有学俄语的。我最开始接触的俄语歌曲是《喀秋莎》,那时候是我的一位长辈在唱:“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我最开始以为这是中国歌曲,直到后来大了一些后我才知道那是创作于1939年苏联经典歌曲,这还是一个初始的印象。再后来我接触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优美而深沉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我还真的学习唱了唱,可惜的是我唱歌跑调,没唱好。但是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译者能把俄语翻译成优美的中文,真的是太厉害了。事实上那段时间我对于苏联和俄罗斯的歌曲真的算不上入迷,但也了解一点点。主要是经常唱跑调,也让我一直对歌曲很不感冒。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转折,这个转折就是20年。2020年我在B站上刷到一条哈利洛夫中将指挥的2013年红场斯拉夫日演唱会,那一场演唱会直接震撼了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祖国进行曲》《海港之夜》《山楂树》《歌唱动荡的青春》,这些歌曲直接让我听入迷了,从此彻底入坑苏联/俄罗斯歌曲。而像《斯拉夫女人的告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我了解到背后的一位译者——薛范老师。有一个我都觉得惊奇的感觉是,薛范老师的译词可以直接跟着伴奏唱,丝毫没有翻译后的语言障碍。像是后来我听到的《搭枪卡之歌》(2018年红旗歌舞团萨切纽克指挥版本),原俄语的语速和文字都挺多,但薛范老师的译词完全可以跟着唱。当然我后来稍微听出来一点,《搭枪卡之歌》里有类似布琼尼的发音,不过译词上并没看到布琼尼。我就按照原译的“布琼尼的搭枪卡,飞行员也在致敬”和薛范老师译的“空中的飞行员也称颂我们的搭枪卡英雄”都试唱一遍。最后我的体会就是俄语歌词的翻译太考究呀,不能光考虑准确,还要考虑让人能唱出来。可以说薛范老师在两者中的平衡真的很赞。

    入坑俄语歌曲后,我也了解了很多指挥家,像是红场的首席指挥,有阿法纳西耶夫,哈利洛夫和马亚金。还有像卡拉巴诺夫、杜雷金、拉耶夫斯基等等,也听了好多俄语歌曲,像是《跨过高山,越过平原》《布琼尼进行曲》《出发》《草原啊草原》《我的莫斯科》《五月的莫斯科》《在无名的高地》《汉佳姑娘》《卡林卡》《货郎》《胜利日》《向那伟大的年代致敬》……还有不少演奏乐,像是《列宁格勒进行曲》《布达佩斯入城曲》《斯大林格勒英雄进行曲》《朱可夫元帅进行曲》《布加勒斯特入城曲》《老猎人进行曲》(德国)《约克进行曲》(德国)《康德进行曲》……也开始学习怎么唱。当然学习唱还是很笨,用最原始的标注音,由于我不会发大舌音,只能略微发颤音。所以在学唱的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发出一点颤音就好。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挡我对这些歌曲的一种热爱吧。所以每年红场阅兵我基本都是听演奏乐,而且能想起来曲目,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俄语歌曲受欢迎离不开优秀的译者们,许多翻译人员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来翻译俄语歌词。以薛范老师和姜椿芳老师等为代表的翻译人员,他们翻译了许多著名的苏联和俄罗斯的歌曲,同时为两国的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向他们致敬。

                                                                                                    ——随笔

                                                                                                    2022.9.6


苏俄歌曲对我的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