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博强国:韩国K2主战坦克

2023-04-25 10:48 作者:Silent__Voice  | 我要投稿

本来寻思着做个视频的,但是感觉太短,所以说就写篇专栏 K2的风评非常奇怪,从曾经被嘲笑“水泥墩都上不去”(虽然上不去水泥墩这事是K1的事情)到现在微博上“亚洲乃至世界第一坦克”。从曾经的“被96暴打”到现在的“拳打99A,脚踢德花豹”,可谓是把赛博强国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个专栏就来说说K2坦克究竟如何。 先说火力,K2主炮为CN08 120mm L/55坦克炮,这是Rh120 L/55的韩国授权制造版本,发射K276和K279穿甲弹,有限靶斜穿分别为600mm和700mm。需要注意的是K279只能由L/55发射,可能是由于膛压更高。

我之所以特地强调斜靶,是因为总有人拿着三期弹斜靶+有限靶说事,以此证明三期弹水分很大。在某些人口里,三期弹的垂直靶穿深从最开始的不到600,到现在500出头,甚至和芒果弹平起平坐。但是某些人对K276/279却宽容得多,甚至表示K279在穿透靶板后还有部分杆长和大量剩余穿深。我没有看到K279的实际靶板和余弹照片,无法证明这种说法,但是如此双标看起来实在是…… 我在此不大想说三期弹说明书和实际穿深的差距,这又可以写一篇单独的专栏了。但是实际上三期弹和K279穿深几乎是同一水平,K279坐拥700mm的杆长,这个成绩很难说K279有多强的技术能力。 拜韩国“钞能力”和强大的电子工业支持,K2火控或许是唯一能够拿出来的子系统。双通道三代热成像,自动目标跟踪,全电双机,此外,据称用于主动防护系统的毫米波雷达也有能力支持对地搜索。如此豪华待遇几乎是独此一家。不过火控系统这东西在国际市场上有太多的货架产品,性能也不差,要不要高配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个资金问题。 机动上来说没什么特别的,德国动力包已经是西方绝大多数坦克的标准配置,韩国自产动力包在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链子以后现在终于堪用。至少土耳其的阿尔泰在进口的韩国动力包上并没有什么怨言。55吨的体重使得K2在功重比上坐到了全球三代坦克的最尖端,和99A平起平坐。当年K1过不了水泥墩在我看来可能和动力系统关系不大,毕竟连挑二的破烂动力都能过垂直障。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重心问题,K1整车重心过于靠后,使得越障时被卡死在水泥墩前面。K2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机动性在三代坦克中的确是一顶一的存在。 K2的装甲可谓是传言最多的一个子系统,当年微博上某人贴出两张图力求证明K2超强的防护能力。

然而图里出现了明显的拼写错误(accoring to),很明显这个“PPT”里列出的测试和结构图都是真的,但是所有带文字的部分是某些人伪造的。不过这两张“PPT”也不能说是毫无意义,至少帮助我们确认了K2的装甲结构。 不过很遗憾,我目前没有找到K2的正俯视图,因此很难推断炮塔物理厚度,只能拿手头1/35的爱德美K2模型推算,希望爱德美考证是准的…… 根据测量,K2炮塔的物理厚度大概在875mm,假设0.8的抗穿厚度等效,那K2的炮塔防护大概在700mm左右,但是K2的炮塔装甲很可能并没有如此之高的抗穿等效,原因在于韩国人自己的测试。

这张图被很多人传为K2炮塔主装甲抗住了K279的打击,但是如果我们看下图。

这是测试用炮的炮闩,和现代威亚自己公布的CN08炮闩并不相符,更类似于L44火炮的炮闩。

而在之前已经介绍过了,K279是无法由L/44炮发射的,那能用来测试的最好的弹就是K276了。K276 600mm的斜穿是在L/55上打出来的,这说明从测试的角度来说,K2炮塔抗穿能力至少是5xx mm,但是我估计很难超过650mm,大概在600mm左右。考虑到西方坦克复合装甲钢含量普遍不高,875mm的物理厚度有600mm的等效也算平均水平。但是这个防护能力在今天实在不够看,大概也就和挑战者2和勒克莱尔成为难兄难弟的水平。 至于车体装甲,我没有找到K2车体装甲的布局图,不过由于阿尔泰和K2众所周知的关系,可以用阿尔泰的车体装甲布局图来推测K2。

其装甲物理厚度最厚处大概也在850mm左右,估计大概也是600mm抗穿上下。但是主装甲只覆盖了车体一半的位置,首下虽然有复合装甲延伸,但是厚度大概只有400mm,且逐渐减少。主装甲区的下缘只覆盖到了正面垂直面的底边。虽说不算太漏风,但是考虑到继承自M1的超大脖子和继承自XM-1克莱斯勒的超大头皮(当然我知道有人肯定又要说99A头皮比K2还大,但实际上99A不仅炮塔防护比K2好,头皮比K2还小一些,99A的头皮高度大概和炮手瞄准镜一样高),K2的漏风面积属实不小。防护能力只能说中规中矩。

更新:

K2的车体图片找到了

可以看出其结构与阿尔泰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前面挖了个坑

K2是有计划搭载主动防护系统的,被称为KAPS。但是后续装车不了了之,不过毫米波雷达作为火控系统组件之一得以保留。

由于韩国和俄罗斯的合作,K2所搭载的反应装甲很可能与K5有着一定的技术渊源。可能具备一定的抗穿能力。如果具备一定抗穿能力,那K2的车体航向角防护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炮塔就没救了,尾仓装弹机没有覆盖反应装甲,加上没有侧面复合装甲覆盖,航向角防护比豹二尾仓的7度还惨,基本可以看做没有任何航向角防护。炮塔爆反的航向角防护仅限于乘员舱,但是在弹药殉爆面前,乘员舱的防护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加侧面爆反这事,要加大家都能加。所以说航向角防护能力在我眼里多少算个伪命题,无非是看谁侧甲加的更厚罢了。 总结来看,K2实在是过于平庸,在简中互联网呼声如此之高只能看做是精神韩国人赛博强国。至于某些人吹K2的同时还顺手打压一把国产装备,这是什么成分我实在是不好说。在波兰外贸上的成功更多的只是波兰政府对于德国龟速交货的不满,至少韩国交货速度是一顶一的。然而到了挪威,在全球真•顶尖坦克豹二A7的面前,K2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就此某些人也只能以政治黑幕聊以自慰了。

赛博强国:韩国K2主战坦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