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市场的裂变(2)——文案出海

好久不见。
距离上次发表英语翻译市场的裂变(1)——英文润色,已有数月有余。最近终于有空再写写公众号了,言简意赅地将文案出海的一些小故事整理一番。
一般而言,跨境贸易公司的英文产品文案由市场部“懂英语”的工作人员将商品信息和卖点从中文整理为英文,然后更新在亚马逊等非自营平台和跨境公司的自营英文网站上。近些年由于跨境贸易公司需要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其初始英文文案一般较为粗糙,多为机器翻译或“懂英语”的工作人员简单翻译后输出。
除了文案质量可读性不高之外,由于网络结构不同,亚马逊等非自营平台和跨境公司的自营英文网站上的内容往往不一致,这也导致英语国家消费者最终在同一份产品上看到几份不同的英文文案,且还无法从粗糙的文案中找到产品的亮点,从而导致英语国家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影响产品购买率。
在跨境贸易公司成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后,或者部分公司有意识地认识到好的英文文案对提升产品购买率的重要性后,这些跨境贸易公司决定对现有英文文案进行改版。也就有了上一篇英语翻译市场的裂变(1)——英文润色中提到的市场部经理基于我之前对其产品有较多的翻译经验,于是在该部门决定升级文案的策略后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该公司在亚马逊网站和英文官方网站上的现有英文产品信息,参考某国际品牌的文案范式进行全新改版。
也就是说,这次的语言服务需求是在英文基础上对语言质量、内容的全新升级,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中-英翻译。这也是当下绝大多数跨境贸易公司走向全球对产品文案升级的必然要求:
1.语言更加符合英语国家地道表达;
2.文案文字更加具有共情力、吸引力;
3.各大平台内容通俗易懂,兼具专业,风格清晰一致,卖点突出。
分析需求之后,预估每个文案的流程大致分为三步:
1.了解并大致提取跨境贸易公司在亚马逊网站和其英文官方网站上的有用产品信息;
2.基于消费者痛点对产品信息进行重写,尤其是标题(Titile)、卖点(Key Features)、产品描述(Product Description);
3.最后输出一份各部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英文文案,整体字数为400-500字左右。
预估整体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笔者报价每份文案400RMB,甲方欣然同意,并对最后的英文文案表示认可。

总结:无论是中英翻译、译文润色,或是更为自由的英文文案,这几种语言服务的区别无非是戴着有形的“脚镣”和戴着无形的“脚镣”。无论何种形式,优质的语言服务输出,都离不开丝滑的中英文转换。当然,对于创写类的英文文案,甚至是报道中的编译,还需要语言服务者动用一些中英文概括和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