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找不到方向怎么办,尝试一下?有一位富翁坚决反对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奉行的一个做法。
很多找不到方向的创业者,也经常用这种方法。
通过不断尝试寻找创业方向。
但有一位年收入3100万美元的富豪Animoto不认同。
他认为这样寻找创业方向有问题。

在一个“百万富翁们希望自己20岁就明白的事”的访谈中。
Animoto觉得人们经常得到的最狗屁不通的创业建议就是:
多多尝试各种东西,看看哪个能坚持下来。
因为他认为对于任何行业的创业公司。
尤其是早期创业公司来说,他们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创业者没有时间和资源把什么都尝试一遍。
所以大家做选择时要非常慎重,需要详细的调研和专家的战略建议。
对最终确定的选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由支撑。
这样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更明智一些。
而一旦做了选择,Animoto认为就应该非常专注。
很多创业者什么都想做。
漫无目的,哪儿赚钱就想去哪儿掺和一脚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创业者应该选择一个领域,专注于此,努力到极限。
直到最后,你要么成功,要么被证明自己错了。
简而言之,Animoto认为应该慎重选择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然后一旦选择,就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不要回头。

Animoto的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调研和咨询才能验证和判断正确的方向呢?
也许可以试试这家公司的做法。
一家公司想做一个给在校大学生做一个应用。
但具体做什么业务没想好。
他们没有用精益创业的方式,投入一些资源,在各个方向都试试。
而是准备像Animoto说的一样。
仔细的调研和考虑,最终选一个方向大力投入。
他们先做了理论的推演。
他们通过穷举法,找出了学生们在大学四年里会做的 460 件事情。
然后整理线索、寻找机会,把这 460 件事情总结为了 20 个机会点。
接着他们拿着这 20 机会点去询问学生的意见。
结果当场被否定了 12个。
这些想象中的机会点,学生们根本不需要。
剩下的 8 个机会点包括找人修电脑,帮忙去火车站接个人,找男女朋友之类的。
虽然是真实需求,但都是低频需求。
大学四年里估计也用不到十次。
把这些低频需求全部剔除之后。
最后他们发现就只剩下一个机会点。
而这是大家最开始都没想到的,就是提供课程表。
课程表才是大学生最高频的一个信息需求,天天看,一天看好几次。
通过高频高需的课程表应用作为切入点,就可以把大学生们各种需求整合在一起。
如果你也在寻找某个行业的创业方向。
也可以学习这个做法,寻找和验证需求,然后再大力投入。

当然凡事有两面,Animoto的观点也需要辩证看。
即使慎重选择,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咨询,然后全身心投入。
最后依然可能发现选择错了。
这时候投入的资源可能都打了水漂。
这时浪费的资源,和最开始多试几次投入的资源相比,哪个更多?
如果你也是创业者,你更赞同Animoto的观点,还是多次尝试的观点呢?
或者这些观点能否再进一步优化改进呢?
你是怎么寻找创业方向的?
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