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誉为中国航母第一人的陈绍宽,他当年提出的20艘建造计划太浮夸

2020-06-27 12:49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陈绍宽作为抗战时期我国海军将领,不仅在抗战中英勇表现,对中国海军的建设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也是国内最早提倡建造航母的人士,一生为此奔波,我们今天就来简单回顾一下他当年提出的“20艘航母计划”。

陈绍宽

让陈绍宽萌发海军强国梦的,是他年轻时留学欧洲时的所见所闻,在看到英国皇家海军战舰布满海面的场景时,相信当时任何一个国人都会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能有这样的实力。

归国后的陈绍宽在北洋海军任职,后率领第二舰队倒戈北伐军,在1930年时,年仅41岁的他已经是海军上将,出任海军部长和国防委员。正是在那之后,陈绍宽开始一步步谋划他的航母梦想。

抗战永绥号炮舰

他将在欧洲的所见所闻,了解到的英国皇家海军配属等信息整理后递交给海军部,并经常和同僚、上峰一起探讨海军建设、海空协同作战等事宜,不过他的那些观点等并没有得到太多共鸣。1943年,陈绍宽再次向海军部提交航母计划,这次他那20艘航母的庞大舰队计划让许多人瞠目结舌。

虽然陈绍宽这种强烈的爱国心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他的这些航母计划在当时近乎于幻想,几乎不可能实现。

抗战海军主力宁海号轻巡洋舰

首先就是航母经费问题。航母本身就是严重烧钱的装备,不管是购买还是使用维护,以当时日军大凤号航母为例,其造价大约3500万美金,当时大批量建造的P-40战斗机单价约4.5万美元,一辆M4中型坦克也差不多这个价格。

反观我国当时的情况,在30年代订购的排水量不到3000吨级的宁海级轻巡洋舰,其400多万元(注意不是美元)的购款还需要用东北大豆抵扣,该舰服役后还是我国海军的主力战舰,这样的经济实力如何订购排水量数万吨的大型航母?

抗战中仍在使用的清末建威号

更何况一艘航母还需要配置足够多的舰载机和弹药,配套的设备有巡洋舰、驱逐舰、深水港、大型油库等,以当时的国力来看,哪怕是维护一艘大型巡洋舰都很吃力了,又何谈航母舰队?国内没有石油工业,连基本的燃料重油都难以保障供应,没有高产能的冶金工业,连建造航母的钢材都无法供应。

其次,当时日本海军实力仍然对我国具有压倒性优势,作为两个交战国,即便陈绍宽的海军建设计划着手实施,日军也不会傻到眼睁睁看着对手成长,所以抗战时期,我国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海军建设计划。

同样高龄的海圻号

最后是建军思想。像日本这样的岛国,他奉行海洋政策,以海制陆,而当时的我国发展仍然以陆地为主,需要先强大陆军稳固战线,而不是盲目地投入到海军建设中去。而且航母本身不是近海防御装备,它应该是驰骋于大海之上,维护国家远洋利益,从当时来看,我国在海外地区并没有什么值得动用航母舰队维护的利益。

陈绍宽老前辈的拳拳爱国之心是不能磨灭的,他在海军任职期间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只不过他的航母强国梦并不适合当时的我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技术上,我国都难以实现,也难怪有一些网友调侃他的海军梦“只停留在舰名阶段”。

时隔多年以后,我国的海军建设终于取得成就,目前两艘航母下水,虽然离陈绍宽前辈设想的20艘航母差距很大,好歹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通过这两艘航母,我国可以积累航母的设计、建造经验,海军可以用它积累使用经验,练习多兵种协同作战。


被誉为中国航母第一人的陈绍宽,他当年提出的20艘建造计划太浮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