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理论|设计热点——“城市双修”

2022-10-25 11:08 作者:孙志文手绘  | 我要投稿


——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PART · 1 (Feng Bao)

如何进行“城市双修”

——

1、城市修补方面

a)把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补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

b)把对物质空间和设施的修补与社会、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

c)把城市街区的修补与城市文化传承和建构相结合;

d)把营造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公共场所和改善民生相结合;

e)注重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2、城市生态修复方面

a)注重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关系;

b)注重建设和保护的协调关系;

c)注重自然与人的亲近关系;

d)注重生态环境自身的生长循环规律;

e)在生态修复中,要防止因对景观的喜好而破坏生态的现象。

 PART · 2 (Feng Bao)

“城市双修”的十大任务

——

       城市规划权威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对“城市双修”提出了“城市双修”的十大任务。孙安军认为,从生态修复角度来说,包括四大任务:加快山体修复、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从城市修补角度看,包括六大任务:填补基础设施欠账、增加公共空间、改善出行条件、改造老旧小区、保护历史文化、塑造城市时代风貌。

【城市案例】

2017年3月,宁波市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宁波,曾有着江南的灵气精巧,也有着海港的意气风发。但如今,人们走过一城又一城,似乎千城如一面。

挖掘特色

城市不应千城一面

     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城市特色退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产生的副作用,“并非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问题,而是因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时代局限性。”

     “‘城市双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修复、提炼和延续。”宁波市规划局详细规划管理处处长汪琳认为,相比三亚,宁波的城市结构和自然面貌更为复杂,有山有水、依江靠海、有新城也有老城,“三江六岸”这一骨架体系便是宁波应当提炼、延续的城市特色。

       目前,宁波已基本确立加快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废弃地利用、绿地系统完善、设施配套欠账填补、公共空间增加、出行条件改善、历史文化保护等8方面工作清单,原先“人清空,房拆平”的改造模式必将改变。“让宁波人在城市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生态修复

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

       仔细翻看中国古代城市史志,多以“形胜”开篇,字里行间是对自然的关注和认知。任何一座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以山水兼具作为环境基础。在先人看来,维护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便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

  然而,城市化改造在成就众多“新都市”的同时,也使城市尺度失衡,生态环境恶化。据相关统计,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每年消耗水泥和钢铁分别占全球的一半和30%。每天都有新的楼宇、道路建成,相应地,河流、绿地、湿地随之退出城市生活空间。宁波也不例外。例如,靠近北仑地区的龙山,因石矿开采遭到破坏,山体不断裸露;发源于东钱湖,流经镇海的小浃江,流域内生态用地近年来快速遭受蚕食……

        “用‘再生态’理念,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十分重要。”汪琳介绍,近年来,政府对小浃江水系开展综合整治,水质逐渐改善,但市民与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结合山体、水体修复,打造都市田园休息区。”

       “把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宁波人对生态的最终愿景,他们希望,城市的未来应当也是“无边光景一时新”。

城市织补

文化碎片重新串联

  未来的文创港中,新增建筑都不是平地起新楼,而是参照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模式,充分运用工业遗存,例如老铁路北站、原冷冻厂、海洋渔业公司的废弃房屋,经过结构风险评估后,将改造成美术馆、艺术市场、音乐市集……背街小巷改造、小区海绵化改造、绿道建设等也正在提升着宁波的城市服务水平。  

       三亚在修补实践中,将目光聚焦在“补”,因为大量违章建筑影响了滨海城市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环境,急需拆除。但宁波规划局将更多期待投向了“织”。
 

       “城市双修的‘修’字一半指向的是生态,另一半指向的便是文化,生态是修复,文化则需要织补。”汪琳介绍,“补”是将原先破损不足的地方更新、美化,“织”则要将原先散落的文化碎片重新串联,“这是挖掘特色,重塑城市形象的要求,也是满足老百姓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其他案例】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设计以红树根系理念恢复湿地系统,建立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生境。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健康稳固的恢复红树林。划分区域,分级保育,在红树林保护区与可开发区域形成鲜明的空间界定。建立慢行游憩系统,在自然基底之上引入休闲功能。从而建立起以红树林保护为核心的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科普乐园。

改造前▲

改造后▲

苏州真山公园

       设计尊重场地自然现状,在构建“海绵公园”和建设“生产性的低维护景观”两大策略的指引下,将一个垃圾填埋场摇身转变为一个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公园,为建设水弹性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改造前▲

改造后▲

注:部分案例来源:景观中国网

2022届风暴考研成绩单
14th anniversary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     

各位同学在选择机构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就是该机构的教学成绩是否可查,风暴设计教育自有学员管理系统,每年超过千名录取名单,每一份成绩都可以查看电子信息。

 

风暴学员风采
14th anniversary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     

 

 

风暴教材体系

14th anniversary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    

手绘书籍展示

Hand-painted Book display

 

风暴独家内部教材

 

风暴作品展示
14th anniversary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     ▼环艺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专业▼

▼数字媒体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设计理论|设计热点——“城市双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