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灾:海盗公会的兴起与沉寂
6673年6月7日,南洋布干维尔岛上热闹非凡,雇佣海盗的委托人和渴望入股的投资者汇聚在基埃塔港到阿拉瓦镇,见证了海盗公会的正式成立,欢呼的海盗将手放在《海盗法典》上庄严宣誓,军容严整的海盗宪兵在阿拉瓦镇上举行了第一次阅兵。不久后,越来越多的委托人和投资者蜂拥而至,海盗公会的势力也日益膨胀,对天国的海运产生了严重威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海盗公会都将独自对抗天国的海军。
海盗公会的基石在于《海盗法典》,《海盗法典》是库巴厄斯世界的第一部资本主义法律。由于海盗们在海上经常面临危险,船员们在外海经常发生暴动,船长任何常规的管理手段都难以施行,因此必须制定一部在海盗船使用的法律。《海盗法典》规定了具体的分脏和表决方案——加权平均,提督:船长:大副:水手长:其他司长:普通海员=15:10:7:5:3:1,投票表决时提督:船长:大副:水手长:其他司长:普通海员=75:25:15:5:3:1。此外《海盗法典》中还对海盗纪律提出了严格要求,无论是惩戒水手还是水手哗变都要依法进行,甚至连海盗内讧和向天国海军投降时也有法律规定。
客观来说,《海盗法典》使用直接民主制并非由于海盗的思想有多么先进,而是由于海盗公会的宪兵不可能管理远在外海的船只,为了保障海盗权益。《海盗法典》为船长带来了管理船员的纪律规章,但也给船员带来了捍卫个人权益的法律武器,促进了海盗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由于《海盗法典》的实施,海盗的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坏血病、脚气病和老鼠几近消失,食品储存技术迅速发展,海盗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大大改善,“海盗咖喱”发展成南洋地区的传统美食。这些原始的、古老的、无意识的技术积累将成为日后海盗建立黑马国的坚实基础,也为天国东方舰队的衰落埋下伏笔。
6670-6732年是海盗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天国殖民者被岭南和大东洲的富饶所吸引,海上贸易线日益繁荣,然而天国却并没有足够的海军应对海盗威胁,海盗公会还经常对天国的造船场和港口发动突袭,甚至连出海巡逻的军舰也要向海盗公会进贡以求平安。
由于在西南洲并没有吸引殖民者的财富,所以在从海天门到西南洲的航道上每年仅有不足5条商船,海盗公会彻底垄断了西南航道,并在哈拉尔代雷建立了西南分会。由于没有天国舰队的威胁和过往船只的利润,西南分会的海盗只能选择和平发展,他们同隐蔽在沙漠和雨林中的蓝种人原住民取得联系,用平等贸易促进了原住民文明的发展,不少石器时代的部落直接用上了铁器,原住民人口得以在连年战争中一直维持在百万人水平,阻碍了天国殖民者侵略的步伐。事实上,只要殖民者再向西南洲内陆推进,就能找到富饶的马里和桑海文明,但无尽的雨林和顽强的土著吞噬了众多探险的天国军团,西南洲被殖民者当成贫瘠又危险的必弃之地,海盗公会也得以通过西南洲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贸易收入。
海盗公会在西南洲成功通过土著文明获利的先例鼓舞了更多投资者进行长期规划。海盗公会未雨绸缪,在天国殖民者大规模入侵前就扶持了南阿姆斯坦的众多国家,天国殖民者在拥有先进铁器的南阿姆斯坦诸国面前屡屡碰壁,最终放弃了入侵计划。海盗公会成为了南阿姆斯坦诸国的捍卫者,在海盗公会的调解下,南阿姆斯坦诸国和平共处,依法解决国家矛盾,海盗公会在南阿斯坦垄断了陆地和海上贸易,通过购买土地和发展商业逐步架空了地主和国王,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跨国集团。
在天国的大东洲边省,海盗公会一面通过走私贸易从天国殖民者身上获利,一面扶持大东洲的原住民发动叛乱逼迫殖民地政府妥协。大东洲边省的陆海军也被严重腐化渗透,海盗公会得以在天国的港口停靠,甚至在制造军舰的造船厂中生产海盗船,海盗会在大东洲舰队中进修,他们的训练和军纪都比正规军更加严格,这样的进修为海盗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迅速发展的海盗公会树立风气。
天国曾在大南洲地区使用罪犯和奴隶垦荒,逃亡的罪犯组成了最早的海盗,海盗公会壮大之后也一直在此招新。在大越战争进入白热化后,天国对边省的管制逐渐放松,于是在6723年3月7日-6724年9月25日,海盗公会在大南洲进行了435次劫狱,共招募到135462人,共摧毁187个殖民据点,缴获了326艘各型船只,击毙殖民军七万余人,直接导致天国大南洲行省被永久撤销。
而在进入白热化的天国侵越战争中,海盗公会的表现也极为活跃,他们挂起交战旗摧毁为大越前线运输补给的商船,屠杀从大越到岭南的殖民者村镇,挑动岭南部落发起叛乱,连岭南都护府的首府象郡也被两度焚毁。在6730年7月4日,海盗公会在象郡屠杀了五万余名战俘和殖民者,缴获大型军舰35艘,随后海盗公会又在7月29日偷袭天国占领的海防港,天兵后勤瘫痪士气崩溃,在撤离大越战场时损失惨重,在海上被台风和海盗沉重打击,导致共有17万天国士兵在撤离过程中失踪。
然而,辉煌的胜利也让天国正视海盗的威胁,6730年战败重整后的天国东方舰队严格实行什一抽杀制,同时提高海员薪酬,并将海员的家人扣压软禁。6732年开始天国东方舰队连续攻占南洋岛屿,9月27日海盗公会离开发源地布干维尔岛,关闭了运行60年的阿拉瓦海盗交易所,骨干力量前往西南洲、南阿姆斯坦和大东洲避难,天国东方舰队未曾遭遇有组织的抵抗便抵达了岭南。
然而这只是战争的开端,6733年秋季海盗公会主力回到南洋,在大海上对天国东方舰队发动袭击,此前东方舰队对南洋诸岛的残暴统治也激起民愤,6733年10月巴布亚原住民起义爆发,第一次海盗战争正式开始。战场从西南洲一直延伸到大东洲,南洋主战场的商船和战舰被迫采用低效的巨型编队防备海盗,而海盗们也积累了破袭大编队的作战经验,海盗公会的作战模式也由劫掠变成由代理人出资发动袭击。此外海盗公会将走私作为正业经营,由于海盗们拥有较低的运输成本,岭南地区的商户更倾向于和海盗交易。
在6729年崖海之役后,天国征服岭南的战争进入尾声,大陆上仅有百越与大越仍在抵抗,是时候划分胜利果实了。原本岭南这片荒地在开战前无人问津,可在见识到雪王夕岚治下富足的渤海国后,天国各方势力都在争取从人间获得领地,同时天帝出于制衡考虑,也为避免形成非中央的垄断,仅设立了岭南都护府而不进行分封。各方势力以天国的资产为担保共同入股岭南,为集中管理商业设立了天国东方公司(又称天主东方公司),后来因为各商会恶性竞争导致各巨头在岭南持续砸钱内斗,6742年天帝主持七天国签订《郁金香公约》,由天国东方公司总管岭南都护府治下的商品定价和贸易活动。
开始,迫于天帝威严,《郁金香公约》被严格执行,但基层的腐败早已开始,许多人赖以为生的贸易一夜间就被禁止了。这伤及了七天王之外的各方势力,他们开始走私,造成“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的景象,边境巡卫队及各种基层工作者纷纷加入走私行,走私者也由此从浅海走向深蓝。
《郁金香公约》的签订导致了天国垄断的廉价商品在岭南地区的倾销,岭南地区的盐铁和粮食生产受到打压,岭南都护府的天国官员为了私利奴役百越人生产盐铁和粮食用于走私,又贩卖岭南的奴隶牟利。在岭南都护府偏远地区,海禁政策迫使贪官们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原住民用以获利,海盗、走私者、贪官和原住民团结一心,在金钱的指引下努力抗争。6749年9月7日走私商人和海盗化装成原住民,在象郡港中将三船东方舰队运来的廉价茶叶丟入大海,史称“象郡港倾茶事件”。
为了应对来自天国内部的这股压力,天国指派东方舰队专门负责垄断海上大宗贸易以及打击海盗。为了一举歼灭海盗,东方舰队计划于6753年由中南到扶桑进行两线扫荡,海盗闻讯或弃船上岸或逃向远洋,但因“煞马”号台风破坏和海盗袭击,负责东线扫荡的舰队除旗舰“西风”号外尽数失散,西线舰队在追击海盗深入阿姆河时亦被伏击重创。
然而真正让东方舰队停止扫荡的并非海盗或台风,而是来自朝堂上的指责。反对扩建东方舰队的人认为,东方舰队劳民伤财,与民争利,而且作战不利有损天威,最重要的是岭南地区的殖民据点在《郁金香公约》下难以发展。最终在6759年,天帝下令减少对东方舰队的资助,东方舰队为了避免被高昂的船只保养费压垮,也为了应付穷到无以谋生的水兵,只得同意让水兵们瓜分船队和货物,但要保留巨舰,然而因为管理混乱,“西风”号失火沉没,“天主”号被海潮冲走向触礁搁浅,“东方”号在两度失火和一次触礁后幸存,“海岚”号被宁安都护买走,“素雾”号在运送水兵返回天国时遭遇瘟疫,连同船员一起被纵火焚烧,东方舰队引以为傲的“五大金刚”只剩下一支独苗。
在这场“岭南抗贡战争”中,海盗一方并未有统一指挥,调度他们的是历史规律的强大和人性的贪欲。海盗赢了,他们获得了抢劫走私的权利,天国官僚赢了,他们从天国的垄断贸易中得到了分红,东方舰队的军官们也赢了,他们瓜分了巨资打造的东方舰队,岭南流民们也赢了,他们在走私和冲突中增长了见识与财力。在这场自发性的作战中,海盗公会改编了《海盗法典》,颁布了更加通用的的《海法典》,而土匪山贼们也签订了《响马公约》,有组织犯罪和秘密社团的兴起,造就了能真正同天国抗衡的敌人。
6763年,海盗公会再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他们在布干维尔岛的阿拉瓦镇召开大会,但参加大会的早已不再是一穷二白但凶狠无比的海盗,而是自私自利狡诈圆滑的走私商人。海盗们不必再为生计搏命,因为海禁的取消,他们可以用合法的手段营利谋生,海盗公会还为没有谋生技能的成员开设了航运、捕鱼、种植园、海水养殖等实用课程,和平到来了。
6764年海盗们依据天国法律建立了布干维尔海洋学院,免费招收原住民和海盗子女入学,食宿全免并分配工作,实现了当时罕见的男女平等的义务教育。海盗们曾拿起屠刀毁灭沿海的村镇,也曾和东方舰队殊死搏杀,现在大海已然沉寂,海盗们也建起了学校和医院,默默培养着未来的希望。在大洋的某些角落,战斗仍在继续,海盗和原住民们按照《海法典》中反对奴隶制的铁律在无人知晓的海面上处决奴隶贩子,在这些战士的手中,《海法典》从未被玷污过。
海盗们赢得了岭南抗贡战争的胜利,在每年的6月7日,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曾经的海盗会来到阿拉瓦镇举行集会,纪念海盗公会的成立。就连曾经和海盗们作战的东方舰队军官也在纪念海盗的群众面前发表演说,海盗似乎变成了神圣的、无害的、和平的存在,百余年肮脏的海盗战争也在后人的视角中变得愈发浪漫。
而战争的输家,则是那些满怀希望的小投资者和移民岭南的天国无产者,他们被岭南都护府和东方舰队剥削压榨,被海盗屠杀劫掠。他们的失败,加之岭南多疫病难开发的困境,使得天国向岭南的移民热情持续低迷,只得大量使用原住民奴隶维持生产。随着高产作物传入,岭南原住民人口爆发,而岭南都护府却迟迟不能对人口进行有效管理和组织,只得下放权力允许自治,后果便是奴隶主贪得无厌,走私者肆无忌惮,管理者权势滔天,原住民怨声载道,岭南再没有海盗与军队激战,也没有浪人对平民屠杀,可和平的代价是越来越富饶的岭南不服管制,卧薪尝胆的蛮族日益壮大,而统治者却对此一无所知。当贪得无厌的殖民者开始触及百越人的底线时,和平的迷梦就将化为虚幻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