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作文讲解三新课标1卷

2023-06-09 10:47 作者:好好学习的语文老师  | 我要投稿


江西省明年就要回到这个赛道了,新课标卷的作文自然是研究的重点了。这篇作文,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简单,简单到令人发指。材料中心简单,主题简单,而且可以说是完全开放没有什么限制。而且素材也多,好的故事太多了,中国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红军故事,长征故事,抗疫故事,救灾故事······要多少有多少,学生终于有东西可以写了。

可是,真正想要动笔去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文体的问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呢?如果写记叙文,难道我要写一个好的故事给我力量的故事?那到底是我讲述的好的故事是主体还是我所经历的故事是主体?会不会写成四不像?如果写议论文,写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肯定没错。可是貌似这句话没有什么反面论证空间,也就是说这句话一看就是对的,不存在什么论证的价值呀!

记叙文我这里不做讨论了。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篇作文如果写议论文,应该如何构建话题,如何建构论证结构。要想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去材料中找到启示,然后运用我们的思维工具对材料进行解读,进而构建出一个相对具有论证价值的观点出来。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两句是从不同方面陈述了好的故事带给人们的意义,这个意义既有个体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第二部分是总结,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有个问题。我们一直强调高考作文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那就是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去看其他三篇作文,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它们都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比如甲卷人和时间的关系,比如新课标2卷青少年的安静空间。而我们回到这篇作文,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材料主体不是人,而是好的故事,材料一直强调好的故事给予人的价值。从句子结构看,好的故事是主语,而人是宾语,自然这里是在强调好的故事的主体地位了。那这就矛盾了呀!个人观点,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矛盾,那么这篇作文基本就稳了。

那我们继续思考,虽然好的故事可以给予人那么多的价值,但是它是如何产生这种价值的呢?难道说只要有好的故事就可以影响人们吗?不对呀,还是需要人的主观性的呀,如果人们不去了解好的故事,不主动去吸取好的故事中的养分,那么再好的故事也很难形成影响力呀!所以这是第一个可以解读的点,既人应该主动去吸收好故事的养分,来助力自己的发展,换个说法,这里人们是听故事的人。我想能想到这里,思路应该就可以打开了。人们除了是听故事的人,应该也可以是传播故事的人,甚至还可以是创造故事的人。这样是不是就有了一个可以构建基本结构的作文论证过程了呢——人们学习好的故事助力自己发展,进而传播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影响更多的人,甚至我们也有可能创造新的故事去影响后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们再来看故事,材料第一句讲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的沟通和表达,可以触动心灵,可以启迪智慧。那这里的故事应该就是倾向文本故事了,比如文学类故事,传统的文化类故事····

而后半句,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那这里的故事应该倾向于时代故事,当下的故事,比如抗疫故事,航天故事······那这里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展开的论述,我们学习好的故事,既要从文本类的故事中汲取营养,帮助我们沟通,启迪我们的智慧,也要学习时代故事,把握时代脉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展现我国的风采。到这个高度之后,自然会加一段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来表达我们该怎么做了。个人认为,这样也可以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论证。

因为明年江西就要新高考,我自己有可能教补习班,所以对新高考作文的认识想多聊一些,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高考作文和四省联考作文的关系。

其实在考试前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基本上高考作文是和四省联考作文一脉相承的,不管是从命题特点还是从考察能力角度都是一致的。所以如果江西明年有类似考试,一定要重视。

二·重视调研意见,再仔细的解读都不过分。


调研的结果用高考作文来验证,确实可以看出它的参考价值的。所以,如果明年也有这样的东西,还是要认真去研究的。当然个人能力有限,也是可以去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的,学习总不会吃亏的!

三·重视教材中的单元研习任务。

如果还是教高三,尤其是补习班,因为补习生学的是老教材,对新教材很陌生。所以这样比较重要的研习任务要重点讲解。甚至可以作为常规作业来完成。

四·继续在思维训练上面坚持做下去。

虽然今年高考在审题立意上降低了难度,但是思维能力的优势是依然存在的。尤其是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工具构建完整的论证的能力,个人觉得,高考这些东西是可以建立较大的优势的。而且,学生素养较低的情况下,用一年的时间去做提升素养的事情,感觉很难。而且思维也是素养的一部分,且更偏向于理性,具有可操控性,所以可以继续去做。

五·继续学习。

小地方,获得信息的途径很窄,很多时候信息掌握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认知的正确与否。所以,可以多途径的学习。过去几年,我几乎把哔哩哔哩里面讲语文比较好的老师的免费的讲座都听了一个遍。一开始觉得好厉害好神奇,我怎么想不到。慢慢的,也能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实际分析,虽然这个方法很神奇,但是放在我学生身上未必合适。感觉自己在学习中是成长了的!今年可以更多关注一些对高考命题政策解读的信息,加强对高考命题的认知。总之,学习不是坏事。

高考作文讲解三新课标1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