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在二战,都干了啥?
写在前面:
文章主要搬运并翻译自“外网”,尽量做到100%忠于原文,翻译主要采用人力翻译+网易词典搜词(也可能会有部分机翻),必要地方会使用蓝字进行注解。
不过我感觉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网站,英语难度应该不会太高。
如有谬误请观众老爷们指正。
原文地址:
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ww2/south-africa-ww2.php


背景铺垫:
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
1652年荷兰人开始入侵,对当地黑人发动多次殖民战争。
19世纪初英国开始入侵,1806年夺占“开普殖民地”,荷裔布尔人被迫向内地迁徙,并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土瓦共和国”。
1867年和1886年南非发现钻石和黄金后,大批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英国人通过“英布战争”(1899—1902),吞并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910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殖民地。
1948年国*党执政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镇压南非人民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和制裁。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了南非共和国。
---百度百科
这篇专栏,咱们主要了解一下南非在二战前后的动向。在二战时的非洲南部,可以说只有南非一个国家,其余几地均为别国殖民地。而南非作为当时英国的一个自治领,于1939年9月6日对德宣战。
[自治领(Dominion) 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制度下一个特殊的国家体制。自治领各国内政自治,可以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同时拥有(有限的)自主外交政策,也有自己的军队,但宣战权归英国政府管辖,是殖民地步向独立的最后一步。]


正文开始:
联邦国防力量(The Union Defence Force)
在1910年简·斯穆茨将军(General Jan Smuts)建立南非联盟(Union of South Africa)之前,南非没有正规的军队,除了一些独立的布尔民兵(多数人为骑兵)。这些民兵喜欢打游击战,不信任大规模常备军的训练。
作为联邦的第一任国防部长,斯穆茨于1912年成立了联邦国防军(UDF),第一次组建了以职业士官和士兵为核心的常备军、现役公民军(ACF),确立了临时征兵和志愿者以及军校学员制度。

第二次布尔战争促成了国家认同的形成。
随后所有17-60岁的白人男子都被征召入伍,但部队中已经有大批17-25岁的志愿者。最后,这些部队驻扎在15个军区。
联合阵线的核心是由五个团的南非骑兵组成的,每个团都有一个与马匹有机结合的炮兵连。这支23,400人的强大部队曾作为警察被召来镇压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的工厂罢工。
然而,1914年,南非联盟政府选择站在盟军和英国一边,即使内部存在强烈的反对意见,波塔将军(General Botha)还是派遣了一支67,000人的强大远征军入侵德国控制的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后者于1915年7月投降。
第一南非旅被派往西线,在1916年的德尔维尔伍德战役(Delville Wood)中表现突出。
(在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战役中,一支南非志愿军在德尔维尔伍德与德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尽管损失惨重,但南非志愿军还是占领并坚守了敌人的阵地。
德尔维尔伍德战役被视为南非勇士牺牲的象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它作为殖民地开拓者的英勇和在战争中的牺牲英雄主义的象征而被载入史册。)
还有一场针对德属东非殖民地的持久战,特别是针对当地的蛔虫(Ascaris)。在扬·斯穆茨(Jan Smuts)的指挥下,来自南非国防军的2万人在那里作战。
另一支部队参加了在巴勒斯坦对付土耳其人的行动。

二战到来(World War Two)
全面复员是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但在1922年,征兵制度重新建立(21岁之后,服役4年)并建立了一支专业军队,这支军队被用来执行维持国家内部安全的职责。这支部队被注意到时是科伊科伊起义(Khoikhoi revolts),并且在1932年,他们被派去对付巴斯特独立运动(Basters independent movement)。第二年,他们又被派去对付安哥拉边境上想要脱离联邦的奥万博人(Ovambo)。在1926年军费大幅削减、军区被削减至6个之后,到了20世纪30年代,(该部队)人数增加到56,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南非军队的大部队在东非,北非和意大利的作战中表现出色(意大利啥时候被南非宣战的来着?),然而国内防卫部队(Home Defence Force)被改组为几个地区指挥部--在开普敦,奥兰治自由邦,纳塔尔,威特沃特斯兰德,罗伯茨高地和德兰士瓦,或者在东伦敦。
1939年军队的核心由5,353名正规军和14,631名现役公民部队(ACF)组成。
此外,当时没有建立外部战区的计划,这些部队也只接受过布什战争时期的训练及当时的装备,人员和物资的短缺很快就变成了燃眉之急。种族政策使征召白人男性的有效人数减少到32万人左右,英国也没有提供任何现代火炮、轻武器或装甲车。
尽管政府的一部分人支持1939年的宣战,但仍有一场强烈的反战运动,最终使得征兵仅限于自愿参加。

-南非第一步兵师参加了1940年东非、1941和1942年北非的几次行动,包括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随后撤回南非。
-1942年,南非第二步兵师也参与了在北非的一系列行动。但在1942年6月21日,该师的两个完整的步兵团以及大部分的支援部队在托布鲁克(Tobruk)陷落时被俘虏。
-南非第3步兵师从未参与任何战斗,而是组织和训练南非本土防御部队,执行守备任务,为南非第1步兵师和南非第2步兵师提供预备役。
然而,这个师的一个组成旅--南非第七摩托化旅确实参加了1942年对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的入侵。
(马达加斯加在当时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投降前,已有3万马达加斯加男性在法国本土作战,本岛还有7万2千人等待运输。法国投降后,马达加斯加总督决定效忠贝当。)
-从1944年到1945年,南非第六装甲师在意大利参加了多次战斗。
在战争期间,总共有33.4万人自愿参军(其中包括211,000名白人,77,000名黑人和46,000名开普有色人种(Cape Coloureds)和亚洲人),9000人在战争中阵亡(已知的联邦战争坟墓记录有11,023个)。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之后,南非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且正在打算大规模生产合适的装甲车来满足其需求。最终,选择落在福特三吨卡
车底盘上(Ford 3-ton truck chassis),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零件被运到多尔曼进行组装,装甲车的装甲钢板由南非钢铁工业公司--ISCOR(South African Iron & Steel Industrial Corporation)生产。
就这样,马蒙-赫林顿(Marmon-Herrington Armoured Car)装甲车诞生了,这种装甲车计划装备在SADF(即南非国防军)的车辆在1940-1941年大量生产,用于支援步兵单位,特别是在东非对抗意大利人。后来,马克II型问世了,英国的武器也可以进口,就像“来福枪男孩”(Boys AT rifle)一样,这给了他们一些可以用来拦截意大利装甲部队的能力。
(其实就是博伊斯反坦克步枪)

Mark III(1942)有所改进,Mark IV(1943)是一种全新的车辆,炮塔上有一门QF2 -pdr主炮,共生产了2000多台。
雄心勃勃的8✖8马克V-VI是原型机,全车太重,无法使用。
到1944年为止,南非总共制造了大约5746辆马蒙-赫林顿装甲车,其中有许多曾在英国和其他盟军部队服役,战后还有许多使用国。一些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一直配属给警察部队。

第六装甲师(The 6th Armoured Division)
建立与训练
这支部队从1943年2月到1945年5月在少将威廉·约翰·埃弗里德·普尔(Major General William John Evered Poole)的指挥下作战。
但是,早在1941年4月,少将乔治·布林克(Major-General George Brink,南非第一步兵师指挥官)和总理斯穆茨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指成立装甲师)。事实上,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之后,第1步兵师被撤至库萨辛(Quassasin),第1旅被派往南非,与第7步兵旅合并组成第6装甲师。

第六装甲师的任务是接替在托布鲁克陷落时被完全俘虏的第二步兵师。在卡萨布兰卡战役(Casablanca)之后,盟军决定他们的下一站是西西里(Sicily),只有第六装甲师被认为是可以参加战斗的。
最后,这支部队得到南非第1步兵师其余部队的支持,他们在南非接受再培训并完成训练。
它(加固重组的第六装甲师)成立于1943年2月1日,于4月30日在苏伊士的图菲克港(Port Tewfik)登陆,核心部队有两个单位,第11装甲旅和第12机动旅。

训练开始于开罗西北的Khataba沙漠,最后分别在开普敦(12月1日至3日)和德班(12月5日至7日)进行了各单位的演习,还执行了共同的演习。到1944年1月至2月,第六装甲师仍在训练,因为眼下没有部署方案。
最后,该部队被转移到巴勒斯坦,3月12日,作为援军重新部署到意大利。它于1944年4月20日至21日抵达塔兰托。
对意大利战争
第12摩托化旅带着大炮和支援部队,到达伊塞尔尼亚(Isernia)来接替新西兰指挥下的第11加拿大步兵旅(卡西诺地区)。他们坚守阵地,直到从安齐奥(Anzio)滩头阵地突围,后来又与师部会合。现在是英国第八军预备役的一部分,并且第六装甲师与加拿大第一军团合作。
罗马沦陷后(1944年6月),该师奉命向卡萨林纳大道(Via Casalina)进发,成为英军第13集团军(British XIII Corps)的先头部队。为此,第24警卫旅被置于其指挥之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春)。6月10日,它在塞勒诺南部与德国第365步兵师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Papa Brits中校和Bob Reeves-Moore中校受到了DSO表彰。
(原文如下:Lt.Col. Papa Brits and Lt.Col. Bob Reeves-Moore received DSOs.
其中,Lt.Col.=lieutenant colonel,是中校的缩写,DSO是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卓越的服务,也许是英国军队用来装饰的某种奖励。)
6月12日,该师占领了奥维多(Orvieto),在十天内前进了75英里(121公里),经常与敌人交战。后来,英国旅在进入丘西(Chiusi)的第一次尝试中与赫尔曼·戈林师(Herman Goering Division)发生冲突,后来被开普敦高地人(Cape Town Highlanders)占领。
6月底,阿尔伯特线(特拉西门线)被突破。
7月,南非第6装甲师位于第8集团军向佛罗伦萨推进的左翼,并在格奥尔格线(Georg Line)与第十六装甲兵团发生冲突。它被占领高地的第15装甲掷弹师阻挡住了,直到新西兰和包围该阵地的英国部队来接替它。

后来,这两个旅占领了基安提高地,拉达,迈昂。在比勒陀利亚军团(Pretoria Regiment)坦克的支援下,守卫们(?原文为Guards,可能是后卫这种角色,是不是类似于中国的三军制度)在夜间占领了它。
到7月20日,柯克曼将军(General Kirkman)坚持要求第六装甲师越过阿尔诺河(Arno river),但在支援第4步兵师时,由于过度采矿,在格里夫河上损失了一些坦克(原句:but lost some tanks on the greve due to heavy mining),它的侧翼由印度第8步兵师守卫。最后,第六装甲师渡过了河,占领了墨卡塔莱(Mercatale),该城市由有虎式坦克支援的第356步兵师防守。
尽管德国空降师拖延行动,南非人仍于7月28日到达保拉线(Paula line)。最终,根据亚历山大(Alexander)的决定,由南非和新西兰师组成的先头部队绕过了佛罗伦萨(Florence)。帝国轻骑兵/金伯利团(Imperial Light Horse/Kimberley Regiment)第一个进入这座城市。
后来,第六装甲师被撤到锡耶纳(Siena)附近的第8陆军预备役。在那里,它得到了补给,并等待着美国第七集团军可能的增援,以便在8月份进攻法国南部,但在最后一刻被英国第六装甲师取代,并恢复了在意大利的行动。

对于南非第六装甲师来说,战争当然还没有结束。它在9月参与了阿尔诺桥头堡(Arno bridgehead)的巩固,并准备进攻哥特防线(Gothic line)。在此过程中,该师奉命沿着64号公路前进,前往韦尔塔戈和博洛尼亚,并占领比目鱼和卡帕拉的双峰。与此同时,警卫旅遭遇了来自well dug-in Lehr旅和第362步兵师两个营的强大抵抗。由于地形原因,第11装甲旅被迫下车作战。最后,德军撤退到格林防线(Green line),橄榄行动于1944年9月21日正式结束。
9月的秋天,南非工兵军团正在努力修复部署好的桥梁,随后在芒特维格塞(Monte Vigese)与装甲掷弹兵团(Panzer Grenadier Regiment)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战斗。在重炮轰击后,最后一次攻击成功了(仍然是乘员下车作战)。
该师随后被撤回休息和维护,并重新分配给美国第五军。10月,这支部队向北部的博洛尼亚(Bologna)推进,掩护美国第34师的侧翼,并与第16党卫军装甲掷弹师发生冲突(后者在索尔山撤退,也因为暴雨而守住阵地,停止了所有攻击)。

从1944年11月初到1945年2月,第六装甲师只在防线上巡逻并坚守固定的防御阵地。2月,第24警卫旅被调离并转移到英国第56步兵师,直到战争结束。
1945年3月至5月,它参加了意大利的最后一次进攻(代号为Grapeshot)。该师不得不驱车前往博洛尼亚西北部与第八集团军会合,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德国第八山地师。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南非第13机动旅(13th South African Motorised Brigade,缩写为13th Mot Bde)已从南非被派往意大利,以取代扩充疲惫不堪的第24警卫旅,特别是在卡帕拉山的激烈战斗和重大损失之后。

这些部队和其他部队在圣马特奥·德拉·德西玛城(San Matteo della Decima)进行巷战,由于敌人的装甲部队损失了许多支援坦克。最终,南非人于4月23日与英国第6装甲师联合,摧毁了德国第65步兵师,并切断了敌第14装甲部队和第1伞兵部队,克拉克将军(第15集团军)赞扬了整个师的英勇战斗。
当德国人在5月投降时,第六装甲师位于米兰东北部。随后,它被安置在瑞士和法国边境执行边境关税。遣返于1946年开始,但由于UDF的错误估计而复杂化,导致开罗北部Helwan的补给站迅速人满为患,最后发生大规模骚乱。

南非国防军在二战中的记录
南非从盟军那里得到装备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坦克部队,特别是美国的援助。在北非,美国租借了在那里作战的南非装甲军团的88辆m3a1坦克。除了通用运兵车外,南非国防军部队后期在意大利与南非第6装甲师作战的主力是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105和M10狼獾坦克。

M3斯图亚特坦克长期服役,1955年退役,一直储存到1961年,然后在1962年重新启用,与南非第六师一起进行部队训练,1968年永久退役。
1946年,南非还购买了两辆Churchill AVREs(丘AV,也就是皇家工程装甲车)和26辆Comet(彗星)坦克,这些坦克于1954年到达。但后者储存在德班,于1964年服役,被用来训练南非装甲部队教官,1968年撤回。
在1946年,购入96辆Mk.2s通用运输车。后来,从英国获得了150多辆翻新的mk - 2和T16s。但是在1965年全部退役。
还有15辆英国的m4 /105,当地称为Sherman 1B,被保留下来进行训练,并在1965年逐步淘汰。


最后,是一些南非装甲部队曾经使用的车型:











【完】
原作者资料来源:
The SA army on Wikipedia
Military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during World War II
South African Army Order of Battle 1940
SA 6th Armoured 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