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媒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趋势

2023-06-16 22:27 作者:leafirewu  | 我要投稿


三网融合背景下,一些新的传媒科技如人工智能、算法推荐、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在传统媒体行业得到运用,智能媒体时代已来,同时,电视制播变革影响着整个新闻媒体的生态环境,广电行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做出了转型和跨界经营的努力。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总结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几点创新趋势。

一、跨界合作,引流增量

资料显示,省级广电媒体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上的新闻资讯类短视频账号累计1300多个,新闻资讯类短视频账号近460个。这些内容大多属于新闻资讯,依托母体原有的栏目或节目资源开设短视频账号,在内容质量上有专业保证,给广播电视机构贡献了巨大的流量。

二、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

先进的智媒化平台必须用好的内容支撑才能得到用户认可。同时,内容的创作需要坚持移动优先。

2014年7月22日,由上海《东方早报》转型而来的“澎湃新闻”正式上线。它以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为主,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上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自上线移动端以来,进一步拓宽了用户渠道,实现了浏览量的增长。

三、智媒时代下,视频成新宠

短视频新闻具有广泛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使受众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现阶段,短视频生产内容的方式已被众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所应用,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制作团队生产短视频新闻。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这种新兴的内容表现方式,为广播电视新闻增添了活力,提升了地方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的竞争力,满足了用户需求,为广播电视新闻带来了新的活力。但短视频囿于时长限制,一般只向受众提供重点信息而无法提供关于新闻事件的全貌,易造成用户片面化解读。

四、使用智能技术,创新生产传播方式

近年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级及一些实力较强的省级媒体的智能化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如2019年“两会”上,新华社首个站立式AI合成女主播正式上岗并进行报道。此外,新华社还开发了视频智媒体平台,大大提高了视频的发稿时效,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直播式发稿”。

媒体智能化发展后,从新闻线索的搜集筛选到新闻稿件的撰写再到新闻事实的核查,人工智能的有效嵌入,能节省人力成本,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推动内容生产流程的变革。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需注意的问题是要坚持服务创新,深度发掘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视听服务,开拓产业新方式。


智媒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趋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