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扔你的笔记本,将来它是最值钱的手办(中)|科幻小说


9月23日~24日,不存在科幻将连载夹缝貉的中篇小说《物狂》,分为上下两期。
在这篇小说中,未来,笔记本电脑已经像航模、手办等一样,成了一个热门产业。一天,主人公Z拿到了程序员外公的遗物:一个极为精致、价值极高的笔电模。
本文首发于未来事务管理局“不存在科幻”(non-exist-SF)公众号

夹缝貉 | 本体是穿蓝短裤的灰毛绒熊,讨厌“笨蛋不会感冒”的说法。偶尔会用python搭神经网络玩。代表作有《沉迷》《物狂》等。
(接上文)
十三
第二天,Z从噩梦里醒来,摸一下桌边的小猪笔电模,翻身戴上连接器。
一封邮件弹到眼前,是FOR对论坛发出的邀请。FOR手上有下周末内行星笔电模玩展的门票,可以免费限额赠送。Z想,这也是FOR积攒人气的做法——不时施与小恩小惠。这展览Z倒耳熟能详,在“陈列室”了解过,是颇具权威的展会。展会为买家提供可靠的实体交易平台,为工作室提供商机,为独立艺术家提供机遇,为新人提供入口,也为一些好奇心旺盛的入门者提供瞠目结舌的机会。当然,大部分人进去后主要做的事只有两件:排队与刷码付账。Z百无聊赖翻着展览品信息,突然见到一个熟悉图标——
黑色背景下一抹银弧。
Z翻身坐起,用手势拉近画面。没错,黑鸟公司在展会也有一个摊位。
神秘的黑鸟。
Z犹豫了。
FOR在这时发布这种信息,是针对我吗?Z惴惴不安。但FOR是在论坛发布的消息,所有人都能看见。也许——Z无可奈何想——我在FOR的客户列表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就不要自作多情了。Z爬下床,到狭窄的洗漱间抹一把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切是从何时开始出错的?是辞职,还是从外公留下的盒子里翻出那份隐藏的遗嘱,抑或沿着遗嘱得到小猪笔电模?
Z把冷藏柜里两周前买的几样水果剥去皮、切成块扔搅拌机里转成浆,再一口吞下。Z想起昨天坠楼的女人,忍不住冲到窗边干呕一阵。回到床旁,Z见对面窗户五颜六色的帘又拉开,像什么事没发生,隔壁传来金属碎屑刮擦树皮的噪音。Z接入网络,在FOR的活动里留言。
十四
展会设在二环外新建的艺术馆。离展馆还有三条主干道,炽热气氛已扑面而来,自驾的人堵在这里,再向前一厘米都找不到空闲艇位。Z跟随节日游行般五彩缤纷又吵吵嚷嚷的队伍一点点向前挪。周围大部分人背着结实的双肩包,脖颈上挂着两到三个摄影条。许多人身穿绘有不同型号笔电的衬衫,看上去是定制衣服,也可能来自某些工作室的会员年终奖励。另一些人更夸张,拖着巨大提箱,一副攻城拔寨姿态。还有把自己扮成笔电的人,Z的左前方就有一个。那人的身子整个套在使用轻便材料打印出的矩形外壳里,矩形被设计成笔电底盘形状。
按我,按我——“笔电人”上下挥动双手,向周围人发出邀请。
有个小男孩挤过去,高举双手拍打着笔电人腹部附近的键,按出qwert。笔电人假装收到信息,神情变得僵硬,开始用早期的机械翻译腔朗朗发音。在他身后有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捂嘴笑起来,她的斜挎包上坠满不同笔电模挂饰,叮叮当当互相敲击出悦耳脆响。
在女学生身后,Z突然和一双眼对上。那是个穿着普通,样貌有些邋遢的老人。像是好奇这边发生了什么,他越过无数肩膀望过来。
他的目光定在Z脸上,一段不短的时间。
身后人推搡Z向前。Z扭头找寻,没找着老人。
人流缓慢汇入大厅,由轻音乐改编的电音曲响彻高而空旷的天顶,Z的心跳跟随视野逐渐扩散,整个人宛若漂浮半空。
显然,各家工作室都使出浑身解数。
DOMIRO工作室带来前所未见的巨型多米诺骨牌电脑套装,一共有一万三千台量产Peach空气型超薄笔电模,比例全是1:5,在骇人的机械装置驱动中,反复倒下、立起。Spine毫不逊色,推出限量款“瓶装地狱”,这款电脑的原型机是HS1000型,亮点在于整台模型被完好放置于一个精致的窄颈玻璃瓶中。据说这命名是向某位推理大师的同名小说致敬。在这款成品旁,有五名工作室人员正拼装新的瓶中模型。另一些静模大户则将雕刻与喷绘发挥到登峰造极,ZEN境工作室推出1:10的超微型笔电模型,透过显微镜,参观者将在笔电壳上阅读完整的维摩诘经。与这般精致相比,边缘闪现推出的世界名画系列也令人驻足。
在参观道路前方,突然有群人滞留不前,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感叹。Z迟疑片刻,决定凑过去。那是千雏兰的展位。整个展位呈半球形,中央立着三根金属支架,顶端固定一台1:2笔电模型的底盘。在模型四周,有一圈环状支架,从支架上探出八只机械臂。在一片拍照声中,八只机械臂各司其职,正伴随隐隐可感的节奏,将正中间笔电模反复拆卸、重装。拆卸的部件分门别类放到后方陈列架上。有的观众抱着手臂直摇头,露出欲走还留的神情。Z想起FOR说过,一些玩家不喜欢这种过度还原。
Z再往后走,模型变得越发新颖离奇。一家叫FEUER的火星公司带来那片遥远地域亲自培植的植物笔电模。经过刻意塑造,各色菌落顺着笔电模的框架自然生长,最终形成覆盖表面的特殊图案。FEUER将这样的模型安装在布置好的微缩自然景观间,仿佛笔电不是人类所造,而是自然产物。类似的还有另一家公司的鱼缸模型。
另一些公司则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C.C.P推出私人订制笔电。用户可以设计笔电的形状、图案、纹饰乃至显示屏上的画面。PamBai公司推出可拼装笔电,这种笔电的价格比其他模型便宜许多,趣味在于玩家需要使用水口钳与磨刀亲自将模型剪下拼起。NOVELLE推出的讲故事笔电,则将一些名著片段藏在笔电模内部,想读完一本书,必须与不同玩家交换信息。煜㷋工作室首次推出可以使用真实电池的笔电,这些笔电在开启后能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固定影片,大部分是博物馆授权的古人产品发布会片段。另一些小工作室用了更讨巧的策略:兜售模型散件,成堆米粒一样的内存条与巧克力形状的电池被装在诱人的篮子里称重出售。还有玩家正排队等待喷涂键盘。
不过,整个展会如此多琳琅满目的模型里,最令Z印象深刻——想必也令其他人难忘的——要数Σ&Ω公司为公益募捐建造的迷宫笔电模。整个模型占地约5500平方米,放置在展馆外。模型如此庞大,以至于大部分人在进门时都没注意到那是个笔记本电脑,而不是一栋新展馆。更绝的是,参观者可以穿过模型底端一侧的USB插口进入内部,里面是比例更小一些的各种部件及详解。这些部件上附有荧光灯,灯火流泻仿佛数据奔涌。一些解说版立在各处,解释笔电模的诞生流程——概念设计、三维绘图、原型雕刻、上色渲染、铸造模具、批量成型、喷涂抛光等等。
Z站在人声鼎沸的展馆正中,头晕目眩。Z想,这就是现实。
如今自己身在其中。
直到这时,Z终于注意到角落里不起眼的黑鸟展位。
那展位暗淡无光,规模类似上世纪的街边电话亭。但立牌映出的确实是黑鸟公司标志。
像被一股奇妙力量推动,Z迈开双腿,越走越快,几乎是小跑着奔过去。
黑鸟展位没员工,只一台自动贩售机寂寞立着,像一片孤岛,一座墓碑。从一侧贴着的图解可知,贩售机里装的也非笔电模,而是类似擦拭布之类的维护小道具。
这就是我想要的真相吗,Z默默皱眉。也许,应该去看看更有意思的东西——Z决定离开,不仅是离开这个展位,更是远离黑鸟这个名词,最好能把自己这个月的霉运一并留在此地。但是,就在Z转身重新挤入人群时,贩售机侧面印的联系邮箱进入余光。这时,Z察觉一丝视线,脖颈不禁微冷。Z张望周围,人来人往,只有炽热的声浪。Z不再细想,小跑向拥挤的人流。
十五
展馆一侧的会客厅已座无虚席,台上坐着三个造型随性的嘉宾。Z一点点挤过伸长脖子张望的人群,站到房间一侧角落。
三个嘉宾身前是个全息投影屏,此刻正交替播放此次展会中出现的各种笔电模幻影,影像优雅旋转,逐渐褪色为暗影,再切换到下一个模型。三位嘉宾身后是一张略显简陋的投影屏,屏幕上写着他们讨论的话题:模型之魅。
Z进去时,三个嘉宾正争论一个问题,似乎是从模型发散的联想。
最左边嘉宾提出神的全能悖论变体。大意是说,神是全能的,因此神能制造出超越神的存在,既然超越了神,神就不可能是全能的,因而与前提自相矛盾。这个变体的有趣之处在于其漂亮的对称性。如果先假设神创造的东西造出了超越那东西自身的存在,而神却不能创造出超越自己的存在,那么可以说那东西超越了神,这么一来神就可以创造出超越自己的存在,因而神仍然是全能的。注意到,悖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神全能”与“神的某项具体能力”永远无法放置在同一位置进行比较。
嘉宾之所以玩起这种古老的思维游戏,是因为有听众在提问时将人类制造模型的行为解释为一种创世纪。其中,人类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创造了微缩景观。
从景观一词,这些嘉宾又开始讨论到底哪些东西适合成为模型。首先应该是那些庞大到不能直接陈列在一个有限空间的东西。例如房开商需要楼盘模型,军队需要阵地模型,学校需要各种教学模型。不过,其中一位嘉宾立即指出一些极其微小的东西也满足条件,例如细胞模型,原子模型。另一嘉宾总结,模型是能够在有限时空表达其他时空事物的投影。这看上去有点像地图。事实上,地图也是一种模型。至少算变体——很多人热衷于收藏地图。
见另外两人陷入沉思,这个嘉宾突然问听众,什么东西算是真理。台下传来稀稀落落的回答。嘉宾滔滔不绝,在他看来,真理是一种对整个世界的概括。世界非常大,既包含我们能抵达的、认为理所当然持续运转着的这个宇宙,也包含着假想中的平行宇宙,我们观测不到的空间,以及我们的梦。你尽可以不停想象,超出你想象尽头的边界非常远的地方,仍然只占这整个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段距离。真理,就是要尽可能用压缩过的、高浓度的信息,对这样的世界进行描述。而模型,事实上就是人类对各种东西进行概括的尝试。模型的尽头,所谓终极目标,或许正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塑造。那时,将会有一个足够详尽的模型,能包容万事万物于其中。
这时,另一个嘉宾插话,认为这种观点很像是杯中滴墨。人类在观赏模型时,带着一种安全的优越感,一种因为能对所有状况绝对控制而抱持的自信。就像在一杯纯净水里滴入一滴墨,墨汁如何扩散具有混沌性,根据环境,墨汁到底呈现怎样的形状是不定的。但这个端详着墨汁的人却非常清楚知道墨汁不会扩散到杯壁外侧。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所存在的这个宇宙,是作为墨汁存在于实验中,还是作为水存在?如果是前者,你可以说自由意志最终取得了胜利,因为墨汁的扩散是多变而复杂的,每一处痕迹的流溢都是极偶然的选择。如果是后者,你会说还原论才是终极真理,而我们现在的每一种革新,只不过是让墨汁在有限的容器中苟延残喘。
最后,墨与水混成墨水。动变成静,陷入死寂。
第三个嘉宾立即反驳,这样的例子是不正确的。一个例子,并不能等同于原本的事物,例子是有概括性的。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整个世界的真相能否被概括成一种真理。也许,真相本身就是真理,所谓真理多余。用“水果”能一下概括苹果、梨与香蕉,但是信息在浓缩的过程中丢失了。总结就是,枚举会耗费极大时间,而压缩又会浪费广袤的空间。因此,想要完成能代表整个世界的模型,是不可能的。
不过,Z认为第三位嘉宾的结论过于武断。也许是他略有颤抖的嗓音出卖了镇静的表情。事实上,他——以及在场的所有人——都不能确定真相是否就等同于真理。能否制造这样的模型,只能是没有根基的探讨。
但是,Z又想到他们所说的神与超越者的问题。如果人类制造出能够超越自身的存在,神会无动于衷吗?
十六
在展馆内设的餐厅吃过简单午餐,没了上午一探究竟的动力,又有点不舍离场,Z便独自在各个展区闲逛,不知不觉又绕回黑鸟贩售亭前。
那里正站着一个人。
这人个子不高,微胖,起皱的皮肤上有杂驳的老年斑,待他回头,Z发现那张红润的脸上有一圈浓密的白络腮胡。是上午排队时盯着Z看的老人。
Z想离开,却发现老人的眼神像根无形的绳索,正拉扯他过去。老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怀着一点抵触,Z故意抬头挺胸大步走过去。待Z站到老人旁边,他却不再看Z,而是专注打量黑鸟那台孤单的自动贩售机。从上次离开到此刻,有人买过里面的小道具吗?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老人突然开口问。他的喉音浑浊不清,像有异物卡在咽部。Z猜他去听了之前的嘉宾讨论。
Z像老人那样望着贩售机,思索起来。标准答案或许是:物质充足,能量充沛。
老人转过脸,Z对上一副锐利目光。老人的眼球是清晰的褐色,Z甚至能看到黑暗瞳孔外围虹膜上一丝一丝的肌理。如此清澈,就像玻璃眼珠——Z暗想。老人面无表情说,维持存在不能算根本需求。
Z注意到他垂在裤管边的手背有突起的筋,他的指尖微微颤抖。
老人不等Z接话,兀自说下去。或许他根本没想和Z交流。
老人说,人类需要的是意义与原因。如果没有存在意义,没有诞生原因,人类就没必要继续活下去。
人类有着刨根究底的天性,这可能源于人这一生物的诞生方式。无论是试管培育还是自然生产,婴儿总是从一个具体的源头生出来。这种“发生”不是婴儿自我意识的结果,相反,那是由父母决定的。人越成长,越体会到其中矛盾——由别人决定的自身存在,却要凭自己的意志去延续。人是擅长推己及彼的生物,于是联想到周遭万物的产生与延续。人类不可避免发现,从未遇到无中生有的情况。
不过——老人这时完全转向Z,Z不由向后退半步,但他立即逼上来——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个显而易见到被忽略的东西,存在却没有原因。对人类来说,那东西自被感知时起,就是作为结果摆在眼前的。
这东西正是世界——老人脸上露出邪教徒一般痴迷而有些茫然的神情——囊括一切的宇宙。
百思不得其解的人类,终于创造了神。只因天地间再没参照物定位自己,就暂时虚构一个原因安到世界这个结果的头顶。这样才说得通,才是合情合理的。
要命的是,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何寻找终极原因这种麻烦的事只有人类能意识到?如果神真的存在,为何神选中的是人——而非其他生物——来察觉这源头的缺失?于是,人类试图从探寻万物之因回归自省。这绝非注意力转向,而是达成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
人类,开始思索自己为何独一无二。
证明方法分出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一条向外,面对繁星浩渺,在茫茫宇宙间探索其他智慧文明。另一条向内,挖掘自身本质,即模仿自然造人以制造新的智能。
就在Z的视野随老人话语飞升到远离眼前的一片朦胧暗淡,抵达真理尽头的光明之时,环绕大厅的音乐静下来,跟着连人声都稀疏了。Z惊觉不久前人山人海的地方,此刻只剩零星玩家。人潮已涌到远处的特价区,Z与老人站在过分空旷的角落,消失在普通人视野外。这里就像不存于世的异域。
这时,老人已毫不顾忌滔滔不绝,他的口气喷到Z脸上,带着腐败植物的味道——
即使人类造出与自身拥有相似智慧的产物,人类仍独一无二。因为就“制造”而言,人类始终高于那个新产物。就像神始终凌驾于人之上。
由此推测,针对全能悖论给出的各种解答里,大能之神说是比较靠谱的。神只在高于人的系统之上有所为,但神也有属于自己的系统,且无法超越那系统。
神外,还有神。
老人苍白的髭须在空气中轻微震颤,整个人仿佛陷入魔怔,眼球来回快移,紧张盯向Z右肩斜后方。Z吞吞吐吐说要去找同伴,快速转身——但左臂被一只有力的手抓住。Z扭头,见老人周身散发出骇人的狂躁气焰,像要一口吞下Z。
黑鸟17组并未解散,黑鸟的研究没有违背全能悖论!老人几乎是在咆哮。
Z再也忍受不了,使劲甩开那只如枯蔓虬枝的手,跌跌撞撞冲向人群。在一堆背包、摄影条与彩旗的丛林里,Z的头脑混乱不堪,漫无目的挤来挤去,直到黑鸟标志在人们来回挪移的头顶消失,才长舒一气。
十七
Z被一阵饥饿感折磨着醒来,仰头见百叶窗缝隙呈深灰,探手拨开窗叶,见外面浓云密布,一团团像要塌下。展会回来,Z在床上躺去两天,一动不动,只眼角随投进房的阳光从地板这头扫到那头。现在肚子里像有两颗齿轮交错转动,Z不得不挣扎坐起。登录论坛浏览,那里倒是老样子,FOR与其他玩家的注意力还在展会淘到的宝贝上,Z却没了参与的兴致。
在展会遭遇老人后,一块深色、粘稠、不干不脆的异物就梗在Z胸口,排遣不了。
制作笔电模的黑鸟小组还存在……这可能吗?
刚回房时,Z查资料,老人提到的总裁是在三十年前宣布退休,联想到笔电模产品线停工时间,两者间若隐若现的关联令Z动摇。Z有些后悔没能详细询问老人黑鸟的事,当时老人像魔鬼附身般大谈宇宙与人类,不免令人厌烦。不过,也正因老人出现,Z突然有个想法。
当所有人——去世的外公,资深玩家FOR,以及痴狂的老人——都无法说清小猪笔电模的源头与归宿,还有个地方可以咨询。
展会当夜,在不再有一丝光亮点缀的黑暗房间里,Z的操作停在发信环节。
邮箱是Z从黑鸟的自动贩售机上抄来的。
Z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不知为何,混音师无精打采的语气像隔着墙传来,在房间四壁回荡——
坠落了……
可以选择的路,无路可选。
Z吐一口气,点击发送——
现在,等待。也许那邮箱只用于维修咨询,也许已没人打理账号。Z的信石沉大海,而神秘莫测的前任总裁——谁也说不准他到底做过什么疯事——根本不知道某处有个微不足道的人如此渴望见他。
就在Z漫无边际幻想信的去向时,视网膜上弹出快递收取提示。
Z挠头,想着最近可没购物。
但飞行器送上门的纸盒盖分明印着他的信息,分毫不差。
签收后,Z的目光移向寄件人一栏,双手颤抖了一下——黑鸟技术开发部。没有联系方式。
找寻裁纸刀时Z撞了膝盖,又在使用时划了手。
纸盒里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像条状巧克力的物体,Z认得那是笔电模电池。另一个东西是张薄薄的中间带孔的圆盘,大小差不多是拇指与食指环出的空间。
没有说明文档。
Z把电池放在掌心掂量。
活的……Z喃喃自语,想到FOR忧伤的眼神,想到FOR说的那些拆解模型的玩家的遭遇,想到不久前自己想方设法让笔电模有反应,任何反应……
Z跨过地板上再次堆得乱七八糟的杂物,一把捞出小猪笔电模,又从抽屉里翻出镊子。Z用镊尖轻撬开笔电模右侧光盘驱动器口,将收到的圆盘塞进去再合上。接着,Z把模型电池撬下,换上寄来的电池。
这么做时,Z感觉自己被耍了。Z背靠床垫盘腿坐地板,思考该怎么启动。
Z重复一遍几天前的操作,笔电模纹丝不动。Z站起来,看着窗外。玻璃上出现连成串的水珠——下雨了。
远处传来沉闷雷声,起初零散,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现在连成一片,如巨兽狺狺。
Z又坐下,紧闭双眼,回忆之前背过的技术说明。屋里一阵亮蓝光芒,之后传来震耳欲聋的雷鸣。Z睁眼,合上镊子按下模型左上角那枚小巧的红色按钮。
什么也没发生。
Z感觉空气静止于眉间。
接着,手掌感到轻微振动。模型那卡片大小的显示屏上突然泛起荧光。
光淡去,屏幕陷入漆黑,Z直勾勾看向那一抹虚无。这时,模型右上角有芝麻大一粒微光闪烁。Z指尖传来温热抖动……
Z体会这种感觉,像什么,又不像什么。
最后他想,这是捧着老鼠的感觉。小时候,外公带他参观自然博物馆时,他摸过活物。实验用白鼠的毛细密柔软,尾巴却光滑冰凉。小东西在掌心瑟瑟发抖,爪子搭在幼年Z的食指节边。
原来FOR是对的。
手上的这个玩意儿,活过来了,Z忘了呼吸,忘了擦额角冷汗,一个劲盯着掌心方块,那还魂尸般、发着抖、冒出光的方块。
Z突然理解了FOR及其他玩家如此厌恶黑鸟的原因。Z也一下领悟了真理不可能取代真相这一残酷事实。
人类对真理异乎寻常的热爱,不是展会上嘉宾们说的那样——真理是通向真相的途径,而在于,真理是与众不同的异物。异物之所以可爱,正在于局限。
像人类自身,充满残缺。因为残缺,所以有无尽可能。
模型是对实物不完美的模仿。玩家喜爱模型,正在于模型一动不动,像书页间掉下的老照片,凝固了特定的时光。
但掌心的方块,颤动着,粉色的猪鼻孔在电光的闪烁下,得意洋洋冲着Z……
这是个介于模型与笔记本电脑的怪物,就像僵尸是介于人与尸体的怪物。
禁忌,被打破了。
Z感到一股潮气顺地板爬上后颈,突然,笔电模屏幕起了变化。
黑色幕布上有白色线条正呈现、扭曲、移动、消失。Z回过神,认出那是字母。
字母像流水,一点点晃过。Z察觉这串字符在循环播放,忙瞪大眼努力辨识。
等Z一字不落认出内容,胸中那团赘物蒸发殆尽。
识别出的信息只有两个:
时间,地点。
十八
午夜的风穿过冷泉港幽暗空旷的泊艇台,Z租借的公共空艇孤零零横在不远处路灯下,像被遗弃的宠物。若是其他空港,此时一定还有零星空艇穿梭进出。但冷泉港静得仿佛酒海墓园,连其他地方那种歪东倒西靠在一起的公用空艇都不见踪影。
这座城的安全评级足够高,不然Z绝不愿在这种时间独自出来。
略微刺骨的风擦过Z眼角。为让冻僵的脑子保持热量,Z再次回忆离开公寓时做的事:重新整理房间。铺床搬桌只是走流程,真正的重点是把那价值惊人的小猪笔电模放在恰当的位置——一个需要花些功夫却不必耗尽精力寻找的地方,例如衣柜内侧,或写字台中间抽屉后方。整理好桌面,Z特意登录论坛,在个人界面留下暗示自己出远门的信息。
Z想:调查员搜查时,会通过小猪笔电模的放置和论坛信息推测出我可能惹上的麻烦。Z也考虑过保留黑鸟寄来的光盘,但那东西竟被精巧设置了播放次数。Z反复记认屏幕,最终上当。随着一声轻响,光驱弹出,光盘记录层似乎被模型内置的装置损毁了。
此刻,站在凌晨杳无人迹的空地,Z抱着胳膊胡思乱想。发出的邮件只提到对黑鸟笔电模生产线感兴趣,其他并未多说。为什么黑鸟会发出邀请?也许,贴在那台贩售机侧面的根本不是黑鸟的邮箱。是别人趁主办者不在私自印上去的。
Z又想到安全躺在公寓里的小猪笔电模,到底有多少人知道其价值?
白雾在Z嘴边出现,消散。已到约定时间。
Z跺脚驱散小腿边的霜雾,想着果然是被耍了。
拙劣的玩笑。希望这……只是个玩笑。
然而夜晚的天幕像盛放宝石的绒布,此刻突然被一把狭长的刀刃刺破。那刃尖划穿星辰,悄无声息降临身前。来者可说庞然大物,高耸的身躯挡住对面路灯投下的光,一片暗影将Z吞噬。这野兽如此沉寂,像披着薄纱的死神,优雅却致命。又仿佛游乐场的气球擦过鼻头,感受不到丝毫分量。
借着这架中型空艇侧身环绕的浅紫色光路,Z看到标志性的百合花纹饰,不由心头一颤。这是极其昂贵的宴客艇。
空艇在Z面前停下,椭圆形舱门向后退缩让出通道。
Z来回看看,方圆五百米内没有第二个活物,深蓝色天空与地平线交汇于港口彼端微光闪烁的办公楼群。Z再仰视这艘不常见的交通工具,视线顺着那流畅顺滑的表面进入通道柔和的光芒里。
硬着头皮上吧。
空艇内地板上浮现动态图案,明灭的箭头示意Z顺走廊抵达一间厢房。房内有面对面的软椅,中间横隔一张椭圆形餐板。直径达一人高的舷窗拉着挡板。厢房光线柔和,有令人舒适的乐声在空气里流淌。
e小调协奏曲,不算太糟,Z放松警惕走入。
门突然在身后合上,Z回头,乐声渐隐,一个让人联想到漫长冬日阴冷晦暗的女声响起。
女声报出旅途用时,并告知不得离开厢房。Z四下搜索,发现房内还有个侧门通向独立卫生间。看来黑鸟是打定主意对路线保密。Z之前在网上搜过黑鸟工厂和办公楼地址,反向推理便知此行目的地并非这两处,更可能是传闻里的秘密研究室。有网友猜测研究室埋在地下,也有人认为研究室是一所巨大的空间站,还有人觉得那种建筑立在月球不无可能。现在Z无从判断,这个级别的空艇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上天下海,既然这趟旅途时间不短,那根本搞不清空艇走过的路——它能停在原地半小时再起航,也能保持全速飞到极远的场所。最要命的是,Z清楚这种空艇奢华之处正在于给乘客重力不变的乘坐体验。Z站在音乐弥漫看似温馨的小包间,无法判断空艇是否已出发。
Z试图挪动舷窗挡板和门,果然徒劳。Z又查看网络信号,发现被屏蔽。
被关在一个过分舒适的匣子里,可能处在任何地方——Z想着,惊讶于自己的淡漠,慢慢坐下。
桌底一侧柜门弹开,里面有甜点和饮品。
Z不饿,倒是有点渴,但他深知解渴之物不在此处。
(未完待续)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宇镭
题图 《2001:漫游太空》截图
添加未来局接待员为好友(FAA-647),留言“不存在科幻”,即可进入小说讨论群,和我们一起聊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