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落地效果:2个月,每天运行6000+小时,节省上万人力——以宝尊为例

RPA厂商:影刀RPA
影刀RPA,由有8年RPA经验的前阿里巴巴、百度、微软等顶级工程师倾心打造的一款全新且功能强大的自动化RPA开发软件。
客户包括天猫超市、伊利、雅诗兰黛、南方电网、恒生电子、中国烟草、美的、宝尊等各行业TOP。
RPA落地方:宝尊电商
国内品牌电子商务运营商顶尖企业,运营品牌包括耐克、Calvin Klein、ZARA、Microsoft、Adobe、大疆等品牌的运营商。
于香港联交所及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人员规模达到3000+人。
落地情况:
宝尊的日均运行时长保持在6000小时左右。
使用影刀RPA两年,相当于节省了超78万个人力。
宝尊的落地场景地图:

获取清晰版:

具体落地情况&宝尊和影刀的对话
01 选择影刀RPA
回忆宝尊与影刀RPA的合作背景,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徐珺表示,宝尊使用自动化工具起点比较早,早期使用的语言也不是Python,在推动自动化落地的过程中,尝试过很多办法。

徐珺丨宝尊 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
最终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RPA这种新型软件机器人,于是就在市面上找了多家RPA软件进行测试。
也是机缘巧合了解到之前合作方的关键成员自己创业了,做的就是RPA,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影刀RPA。
影刀的初心是“打造一款人人可用的RPA”,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完善产品功能,尽量降低门槛,让业务人员也能玩得转,从而提升人效密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影刀自2019年就开始沉下心打造产品力壁垒,在迭代了237个内测版本、内测NPS>30%后, 才于2020年4月正式推出面向用户的第一个正式商业版本。
这样的影刀一经面世,就受到近千家企业的青睐,宝尊就是其中之一。
在经过两个月的体验和沟通后,我觉得影刀会把客户看的更重要,而且解决问题相对比较迅速,最后总结使用体验,决定使用影刀RPA。
02 落地影刀RPA
宝尊在数智化转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19年之前就已经拥有上千名的自动化工具基础用户。
所以宝尊在启动影刀RPA项目时,并没有做太多的地推,而是靠着之前做出来的口碑,把这个新工具口口相传告知给大家。
同时,影刀也提供了简单易懂的线上视频教程和专业的线下实操培训,大大加快了用户对新工具的接受度和入门速度。

说到推进RPA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徐珺说是三四百个应用的“搬家”。
徐珺丨宝尊 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
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完成三四百个应用的迁移,但是团队人手也非常有限。面对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是一个脑袋十个大。
经过艰苦的奋斗,历时9个月,我们终于把三四百个应用重新梳理、整合,并全新开发,全部迁移到了影刀平台上。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有成就感。
影刀RPA可以跨不同系统,在上层的部分执行整合,无需修改现有系统架构,也不会侵入企业原有系统,但会使整个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增加软件系统稳定性。
依托于影刀RPA本身的低代码特性,拖拉拽的积木搭建方式,使得宝尊在“转战”新平台时,并没有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
影刀将一些常用的自动化应用进行了封装,可免费领取使用:

03 用好影刀RPA
宝尊的“机器换人”已经颇具规模,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宝尊明白,数智化转型不是0跟1、有跟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做深、做广的过程。
截至目前,宝尊共开发了600多个自动化应用。从去年11月开始,每日的影刀运行时长都保持在6000小时左右,期间几场大促活动都有影刀在背后辅助。
徐珺透露,目前宝尊使用影刀较多的是业务部门,集中在客服、运营等岗位,团队也在努力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后会有更多后端部门将受益于RPA自动化应用。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想要让员工把一个新的工具用起来、用得好,文化氛围的激励和物质利益的激励是很好的方法。
宝尊在培养RPA人才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首先,宝尊把学习RPA的步骤修订成了一份“学习闯关型SOP”,每个新成员都可以根据SOP尽快地上手。

徐珺丨宝尊 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
我们在里面设置了几个学习难关,新人逐步完成学习,实战演练完成关卡挑战,基本上就能满足于我们的开发需要了。
这与影刀RPA目前测试中的“趣味通关在线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高课时效率的同时,也为学习增加了趣味性。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宝尊在RPA落地方面的确走在了前列。
不仅如此,宝尊还在内部组建了一个“自动化工具交流群”,人数众多,也有部分小伙伴对于RPA的自主开发有着浓厚的兴趣。徐珺所带领的RPA团队时常会在群内积极答疑指导,鼓励大家自我钻研。
学习后的效果是实打实的。
徐珺提到,公司有一个基层员工,0编码基础,通过自学影刀“搭积木”的方式,为远程交付中心处理日常要用的商品信息表,很大程度上帮自己和同事们克服了量大重复整理数据的困境。
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宝尊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也把影刀RPA用到了极致。一年多时间里,运用影刀为业务提效赋能,累计运行超过120万小时,相当于节省了78万个人力。
这些应用主要集中在TO C电商业务上,覆盖客服、运营、数据等多个岗位的日常工作,包括售后催付留言,轮班客服留言备注、商品信息数据的批量命名处理、批量更换商品主图之类的重复性机械化工作场景。
徐珺丨宝尊 集团运营部高级经理
这些业务场景的自动化,为宝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特别是大促期间,开启RPA应用可以保障电商业务高效、快速、准确地运转。

当问到保持高运行时长的秘诀,徐珺透露说有内外两大原因。
一方面,我们的应用属于需求导向型,即先深入挖掘需求,然后针对我们用户的痛点进行开发。所以我们的用户粘性非常高,对应用的依赖性也很强,使用RPA是很多用户完成日常工作的首选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的RPA团队有非常专业的开发技术人员,应用的质量和后期运维都非常有保障。经过长期的用户交互,我们建立了很强的信任基础,也发展了很多长期稳定用户。
马化腾曾经说过,“数智化,不单在于技术,更关乎人,不单是一种工具,更是战略本身。”
将RPA上升到企业战略层,让RPA发挥出了更大的价值。宝尊的整体RPA项目落地无疑是成功的,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于后续的计划,徐珺透露,团队会继续保持在电商领域的自动化应用深耕,并在直播等新兴平台领域多发力,争取做更多突破,深化自动化应用对新兴业务的提升转化。
采访的尾声,徐珺说道,自己从一开始就非常看好影刀RPA,因为这个团队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凝聚力,更把用户服务做到了极致。
一个产品的好坏固然很重要,如果好的产品再加上好的合作伙伴,何愁它走不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