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6.5 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下降趋势

2023-09-05 12:0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5、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下降趋势


  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得出结论说:“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使平均工资水平提高,而是使它降低。”[1]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它同一切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必要劳动量不断减少,剩余劳动量则相应地日益增多。在生产消费品或生产制造消费品的生产资料的各部门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的价值降低,剩余价值增多,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强度的提高,劳动力的消耗日益增多,这个因素又促使劳动力价值提高。由于工人及其家属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也随之提高,而满足他们的需要,却是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所必需的。这是社会的一般历史发展决定的。列宁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求水平的增长。”[2]十分明显:现代工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水平比50-100年前就要高得多。但是,资本主义不能保证补偿日益增强的劳动力损耗和满足工人阶级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它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其他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受供求的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价格,却与它的价值脱节,日趋下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供应总是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无产者不能延期出售自己所拥有的唯一商品        劳动力,来等待劳动市场上比较有利的条件。资本家就利用这一点,付给工人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城市失业和乡村农业人口过剩的增长,使劳动力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脱节现象更加严重。

  在分析平均工资水平降低的趋向时,必须注意许多其他的因素。前面已经说过,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工人的教育费用。熟练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都比较多,因而所得的工资比未受训练的工人也要多。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能够操纵复杂机械的高度熟练工人,另一方面,许多操作也日益简化,使很大一部分熟练工人的劳动变成多余的了。许多受过训练的工人用不着自己的技术了,从生产中被排挤出来,不得不从事于工资低得多的不熟练劳动。

  农村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经常压低在业农业工人的工资水平。农业工人的工资远远低于平均工资水平。

  例如1910-1939年间,美国农业工人平均每月的工资摇摆于产业工人工资的28-47%之间。沙皇俄国农业工人的处境特别艰难。在1901-1910年,俄国的农业季节工人一天工作16-17小时,但平均每天工资只有69个戈比,并且农忙时期得到的菲薄工资,还要用来维持其余全失业或半失业月份的生活。

  其次,由于采用机器,资本家有广大的可能用女工和童工来代替男工。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工人及其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当工人的妻子和儿女被吸收到生产中时,工人的工资就会降低。这就进一步加重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女工和男工做同样的工作,但她们所得的工资低得多。

  资本用无限制地剥削童工的办法榨取剩余价值。在一切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国家中,儿童和少年的工资比成年工人的工资低好几成。

  在美国[3]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的平均工资低41%,在英国[4]低46%,在西德[5]低42%。在殖民地和附属国中还要低得多。

  甚至根据缩小了的材料,1949年美国雇佣劳动者中有330万以上是儿童和少年。

  在沙皇俄国广泛地利用了童工。在俄国纺织企业和其他一些企业中,有不少工人是8-10岁的儿童。

  在殖民地和附属国中,资本对童工的剥削尤其残酷。例如,在南罗得西亚[6],6-7岁的非洲儿童每天要在工厂里工作8-9小时,而得到的工资非常菲薄。

  平均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同时也是由日用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例如法国,由于通货膨胀,1938年食品零售价格比1914年高6倍多。

  房租吞去工人很大一部分工资。德国从1900年到1930年,房租平均上涨69%。根据国际劳工局的材料,20世纪30年代工人在房租、取暖、照明方面的支出,在美国占家庭预算25%,在英国占20%,在加拿大占27%。在沙皇俄国,工人的住房支出平均占工人家庭预算的20%,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支出占工资的1/3

  劳动者缴纳的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增加的捐税占去很大一部分工资。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战后几年各种直接税和间接税吞去工人全家工资达1/3

  罚款制度是普遍用来降低工资的方法。沙皇俄国在颁布对厂主的横暴稍加限制的罚款法[7]以前,用罚款形式克扣的工资有时达一月工资的一半。罚款的理由多种多样:“工作马虎”,“破坏制度”,谈话,参加游行示威等等。罚款不仅是巩固资本主义劳动纪律的手段,而且是资本家额外收入的泉源。

  有许多因素可以阻止工资降低的趋向。工人阶级为自己的生活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对于工资水平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工人的反抗越小,工资就下降得越厉害,反过来也是一样。

  马克思主义驳斥了所谓“工资铁则”的谬论,根据这个铁则,工资既由维持工人生活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来决定,因此,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似乎是没有前途的。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对工资的动态有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时期,工资下降得非常低,而以后几年,随着摆脱危机和结束战争,由于工人的斗争,工资通常都开始上升。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长时期的实际工资动态,那么就可以看出实际工资的下降趋势。

  国家不同,劳动力的价值也不同。而且每个国家决定劳动力价值的条件也在变化。由此就产生了工资的国家差别。马克思写道,在比较各国的工资时,必须注意到使劳动力的价值量发生变化的一切因素: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已形成的消费水平,训练工人的费用,女工和童工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消费品价格等等。

  平均工资水平降低的总趋势,由于各国的具体发展情况不同,这种趋势也不同。根据尤·库钦斯基的统计资料,英国和法国19世纪上半期的实际工资,由于遭到接二连三的周期性波动,总的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1843-1849年这一周期里,英国每年的平均工资,比1789-1799这10年间约下降10%。19世纪上半期,个别周期的每年平均工资下降得还要多。但19世纪下半期,这些国家的实际工资总的说来却提高了。这些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有利地位,以及带来巨大超额利润的对广大殖民地的剥削,都为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1895-1903年间,英国每年平均工资比1849-1858这10年间提高了70%左右。

  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期,情况改变了,当时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渐剧烈,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尖锐,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趋高涨。20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和法国,虽然展开工人运动,但工资却显著下降了。甚至繁荣时期[8]英国的实际工资,也仅仅达到1900-1901年水平的9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工人阶级境况恶化。

  在美国,资本主义是在没有农业过剩人口和拥有大量肥沃的后备土地,以及农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缺乏劳动力的场合,劳动市场的供求律在一定时期起着对工人有利的作用。由于这些有利的历史条件,美国的劳动力价值和工资水平比其他国家高得多。但是,随着这些因素的逐渐失去作用,美国的实际工资水平也开始显然下降。

  根据尤·库钦斯基的统计资料,1885年到1897年,美国每年的平均工资比19世纪的最初10年[9]间高65-70%。19世纪末叶,工资动态开始发生了变化。

  美国历史学家鲍加特指出了19世纪末叶物价开始暴涨而实际工资因此下降,他说:与1890-1899年间的平均水平比较,1910年的实际工资为87.8%,而1918年仅为70.4%。福克纳也强调了同样的意见,他指出19世纪美国工资提高的情况时写道:“由于1897年物价上涨以后,国内情况发生了变化。统计资料证明,工资······一般说来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最近25年间,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恶化。”

  德国没有英国、法国和美国所拥有的那些暂时有利的条件,所以,在德国虽然工人运动特别高涨,但工资仍显著降低。

  根据库钦斯基的统计资料,19世纪上半期,德国的实际工资总的说来是下降了,1860-1867年周期中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1820-1829年周期平均水平的87%。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期,工资略有提高。1903-1909年周期中的平均工资;比1860-1867年周期中的平均工资水平提高30%。以后几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实际工资降低了,与1903-1909年周期比较起来,1909-1914年为97%,1914-1923年为71%,1924-1932年为87%。

  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工资水平特别低。资本在其奴役和不断掠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政策中,利用这些国家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情况,付给他们的报酬大大低于劳动力价值。同时,在劳动报酬中还盛行着种族歧视。例如白人和黑人,工作相同,报酬却不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南非洲黑人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英国工人平均工资的1/10。在美国,进行同样的劳动,黑人得到的报酬在城市中等于白人报酬的2/5,在农业中几乎等于3/1

  研究宗主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动态时,应考虑到殖民地和附属国工人的状况。往往宗主国在某一时期工人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提高,而殖民地工人工资却在下降,人民生活境况却在恶化。

  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依靠降低基本工人群众的工资和掠夺殖民地,给人数不多的高薪工人造成优越的条件。资产阶级利用由这些高薪工人[10]组成的所谓工人贵族来分裂工人运动,宣传阶级和平,宣传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利益的一致,以毒化无产者基本群众的意识。


注:

[1]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卷第425页。

[2] 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列宁全集》,1955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卷第89页。

[3] 1949年。

[4] 1951年。

[5] 1951年。

[6] 英属殖民地,1980年独立,成立津巴布韦共和国。读者注。

[7] 1886年。

[8] 1922-1929年。

[9] 1801-1810年。

[10] 包括工会和合作社的官僚机构中的人,一部分工头等等。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6.5 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下降趋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