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评3+1】第十八期:赛博纯木、角斗士、DNA赤龙、K2 Pro等
我知道大家着急看Glayzer和Glayzer 09c的测评。过几天吧。上月底开始打,主要是在外置底板上。准备再放内置板上测试下,这样比较公允。简单整理下最近打的器材。
因为“黑马聊乒乓”总被大家说写的都是贵的东西,咱们以后适当聊些相对实惠的。

赛博纯木CWT
√ 结构决定了它在小力量下不弹,摆短可以压根不向前走。小球可以很牛逼
√ 它帮你搞定上台率,你尽管去发力
√ 加转非常容易,近台加速也很轻松。加速很大程度得益于它的板型
× 确实还是软了点,对方拉过来的球如果偏轻,不够冲,纯借力地挡了容易掉球。另外,退到中远台,拉冲回去的球偏慢,有点乏力。但是,只要你喜欢自己发力,赛博纯木绝对够用,反正1900分以下的对手打着不碍事。

赛博6
√ 弹击很爽,甜区蛮大
√ 拉冲时有一种极具爆发力的、突然性的加速
√ 抡一板,明显比其他板子更重、更爆
× 黑马君觉得CWT技术(带砝码的版本)有一定价值,一些球友会更喜欢重心后移的赛博6。这样,反手会更舒服。不过还是需要时间适应板型。球板的整体刚性强,贴硬度高的粘套(如狂飚3)感觉不太出球,制约了球板的爆发力,应该更适合贴两面涩套。

优拉角斗士
√ 中小力量下,弹性不错,比狂飚龙5省力,借力防守时更出球
√ 重心没龙5那么靠拍头,反而拧起来容易
√ 进攻时有不错的蓄力感,能把球很好地裹住。借力弹击,速度也比龙5快,显示出稍强的刚性
× 小球比龙5弹,没那么细腻。底劲上限不如龙5,你加到一定力量,二跳“顶”的程度没有龙5那么厉害。总结:适合中级业余球友。

金旋风DG-90A
√ 弹性不错,速度不赖,击打很脆
√ 蓝黄混合芳碳,类Vis结构,提供了很好的爆发力
√ 随着发力,手感上有一种从硬实到柔和的演变,可以深摩擦加转
× 发力到一定程度,有些发空,不如Vis类那么扎实,支撑力没Vis类高。正手配粘套好使,配两面高弹涩套就很不合拍

金旋风DG-80K
√ 柔和、透弹,摩擦球的感觉很舒服
√ 透力很快,容易拉冲出高质量的弧圈
√ 弧线感很不错,正反手的容错都很高
× 因为做得过于透弹,一方面小球有点弹,另一方面,顶对方重板的时候,感觉有点撑不住,有点发空。正手需要配扎实粘套
*********底板和胶皮的分割线*********

K2 Pro
√ 不会像K2那么闷,手感上更清晰、透,而且加速效果来得更好
√ 吞吐很活泼,能拉转,也能爆发
√ 真内能
× 它其实胶面只能算微粘,干蹭式的摩擦是不行的,多少要有点打磨结合,不像高粘的狂飚之类

K2
√ 自动化的弧线,随手一抬,就是一条稳定的弧线
√ 高粘,加转非常容易
√ 手感跟狂飚很相似,从狂飚转换过来很轻松
× 有些闷,处于半透不透,不刷也还行,就是发力后质量也没怎么提升。相当中庸

DNA赤龙
√ 其实也是涩粘,但摩擦力真的很出众,加转也溜
√ 中小力量下很线性,控球非常稳妥,也有些球友放反手
√ 进攻起球很有数,防守时也踏实,不像高粘套胶那样容易吃转
× 放反手的话,接近50g还是偏重。另外,就是出球速度一般(海绵吞吐一般),这样就必须配外置硬板,贴很多内置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丫的,速度真慢啊

亚瑟中国
√ 类似狂飚8-80,但是真蛋糕,裹球的感觉很明显
√ 比狂飚8-80的弹性更突出,出球速度也更快点
√ 很容易打,天然弧线感强,没什么发力门槛
× 好像韧劲少了一点,所以你想拉得更爆的时候,反馈不够“硬实”。另外,50g稍微重点

RAKZA 7
√ 起下旋球,衔接上旋球的“撕”,都稳如老狗,实在适合反手一般的球友稳定技术
√ 惊人的咬合力,放在正手,连续拉可以相当稳,当然,这样你要贴厚实的板(英田理志:你在说我?!)
√ 防守也是真稳啊
× 总体而言,中规中矩,尤其旋转方面。虽然咬球不赖,但二跳不怎么顶。旋转的压迫感比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