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急需修葺的八路军黑扒会师旧址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194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境内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日军开始大规模侵华。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占领了黄河北岸安阳、新乡等地。1938年初,侵华日军继续攻占黄河北岸的焦作、博爱、沁阳、温县、济源、孟州等地。当时,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河南省政府设在洛阳。侵华日军慑于黄河天险和黄河南岸碉堡群,没有冒险渡河进攻洛阳。侵华日军占领黄河以北之后,多次派军机从济源机场起飞轰炸孟津老城、扣马、平乐、朝阳、横水等地和黄河渡口,人畜损伤惨重。1944年5月,侵华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日军从郑州荥阳南渡黃河,从东、西、南三面围攻洛阳,1944年5月25日,洛阳沦陷。侵华日军马不停蹄地顺着崤函古道继续向西安进军。1944年5月13日,新安县城沦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危急关头,《论持久战》发表了,他总结前一阶段的抗战经验,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有害论调,阐发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这篇光辉著作鼓舞了人民必胜的信心。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皆兵,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狠狠打击了侵略者。
1944年,党中央发出“开辟河南抗日战场救河南人民出水深火热之中”的号召。山西和革命圣地延安的八路军,迅速行动,强渡黄河,胜利在洛阳新安黑扒村胜利会师。黑扒村位于新安县石井镇西南部,这里群山环绕、山高谷深、树木茂盛、四季常青。是兵家打伏击战最好的地方。1944年12月24日,河南区委副书记刘子久和韩钧率领的晋西北六支队,ー同到达石井镇黑扒村与刘聚奎部汇合,与原洛宁地委负责人贺崇升等人于12月31日召开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子久、韩钧、刘聚奎、郭庆祥、贺崇升等人,制定了开创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方计。决定建立中共新安县委(新安县委第一次全会),开辟新安抗日根据地,县委有赵天锡、宋启仁、刘兆先三人组成,史称“黑扒会议”。
根据“黑扒会议”精神、在黑扒村建立八路军械所、成立中共新安县委员会、创建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创建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成功地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黑扒会议后,太岳十八团、五十九团和六支队于1945年1月6日,在洛宁头峪和陕县关前一帯,歼灭了河北民军和张广居三十三挺进纵队、刘绍唐三十挺进纵队,收编上官子平两个团,改编了洛宁李桂吾的三个团,豫西抗日根据地局面基本打开。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下,组建了宜阳、洛宁、陕县、渑池四县联防委员会。
1945年2月,王树声、戴季英率领陕甘宁边区部队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三、第四支队2000余人从石渠、西沃渡河进入豫西,与二支队会师后,召开部队和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豫西的工作指示。宣布成立河南区委和河南军区,书记戴季英,副书记刘子久,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随后,将部队整编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至六支队,成立了一至六地委和专署。李之放、王树声等成立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五顷村。人数达1300多人,活跃在新安、渑池、孟津等地,与日、伪、顽进行艰著卓绝的斗争。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瞬间十万日本人死亡。日本仍负隅顽抗,不肯投降,8月9日美国向日本长崎投放第二颗原子弹,长崎3.9万人死于此次核爆。1945年的8月21日日本在湖南省芷江县正式向中方投降。
2022年8月12日,一行三人驱车前往黑扒村。如愿看到了仰慕的八路军黑扒会师旧址,在这里重新学习了抗战精神,聆听了革命的声音。八路军黑扒会师旧址属于石井镇黑扒抗日民主政府旧址。2021年12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青要山镇袁山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市保升省保)、北冶镇碾坪县政府旧址(县保升省保)、北冶镇刘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县保升省保)、石井镇黑扒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县保升省保)四处合并公布。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旧址裂缝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倒塌,急需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