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の82年組代表性人物介绍①】松本伊代 堀ちえみ 三田寛子

2018-03-26 03:20 作者:柏原Dellen  | 我要投稿

主要会按照出道顺序分两期介绍以下几位代表人物:

第一期:

81.10.21 松本伊代

82.03.21 堀ちえみ

82.03.21 三田寛子

第二期:

82.03.21 小泉今日子

第三期:

82.04.21 石川秀美

82.04.21 早見優

82.05.05 シブがき隊

82.07.05 原田知世

第四期:82.05.01 中森明菜


因为每一个人写的东西都比较多,太简单的话大家自己查百度也都查得到哈,所以就写得稍微详细一点。因为篇幅所限,不想造成大家喜欢的偶像要翻到很后面才找到,就分期发哈。

1988年“花の82年組”同窗会(还活跃在乐坛的) 从左到右:本木雅弘、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石川秀美、药丸郁英、原田知世、松本伊代、早見優、布川敏和

在介绍他们之前,先要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

アイドル歌手在经历70年代的发展后,已经成为Jpop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1978年日本唱片大赏把最高荣誉搬给了ピンク・レディー,其实已经象征着业界认可这样的偶像歌手,能够作为日本时下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

整个70年代孕育的天地真理、南沙織、西城秀樹、郷ひろみ、野口五郎、陈美龄、山口百恵、桜田淳子、キャンディーズ、岩崎宏美、ピンク・レディー和石野真子等等一众偶像,对之后的偶像影响十分深远。

比如天地真理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红到现象级的国民偶像,“亲卫队”在其唱歌时吵死人的打Call方式、围绕偶像本人的各种周边……都是因她而起的。再比如南沙織的出道代表作《17才》,直接导致后面至今一堆偶像单曲和专辑各种用岁数做title。

组合这里,Candies影响了Pink Lady。两个女子组合,一个甜美,一个狂野,后者的国民度要更高,但前者也有好几首国民神曲。而Pink Lady的舞蹈动作和歌曲制作理念,又影响了80年代末崛起的“面瘫组合”Wink,而Wink又影响了后来的一堆女团。

而影响最大的,当属山口百恵。她开创的“不良少女”和百变路线,以及她本人独特的低沉声线,直接成为后世众多偶像的模仿对象。比如早期的中森明菜、三原順子、浜田朱里,甚至柏原芳恵。但最后证明,山口百恵只有一个。想当山口百恵Part 2的全flop了,想当山口百恵Part 3的,差点flop了。走出山口百恵阴影的中森明菜,成了一代歌姬。

山口百惠甚至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80年代中国大陆引进电视剧《血疑》后,她和友和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美好回忆。她对于当时甚至到现在日本女性的婚姻观都有很深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她和友和幸福,使得日本人民“又一次相信了爱情”。至今,百惠友和夫妇已经不知道多少年蝉联“最让人羡慕的日本夫妇”。具体体现,在演艺圈就很明显,百惠隐退第二年,石野真子也学着百惠嫁人隐退;石川秀美、中森明菜也羡慕百惠,但命运不尽相似,前者也找到真命天子药丸郁英(苦柿队成员),但后者却很让人心疼;港台也有天后梅艳芳想像百惠一样幸福地结婚隐退,但可惜没能实现。

此外,岩崎宏美直接影响了柏原芳恵,桜田淳子影响了松田聖子,石野真子直接影响了小泉今日子。(小泉今日子唱着《彼が初恋》参加了“明星诞生”获得发掘)

除了这些光辉的历史,70年代也给80年代的“百惠wannabes”们一个严酷的警钟。所有以上列举出来的女偶像,除了山口百恵和岩崎宏美,都没有红过5年,甚至大部分没有红过3年。而且宏美其实算是转型脱离了偶像范畴。渡边经济公司坚持的3年一换血,让大量的偶像在还没到25岁,甚至20岁不到,就结束了她们过于短暂的音乐生涯。

粉丝是无情的,很少有人去记挂自己3年前喜欢的偶像,就算记挂了,也很少有人会去支持她们新的不在排行榜上的作品。

70年代,对女偶像,就是这么残酷。

男偶像这边,郷ひろみ和西城秀樹实际上就是80年代“田原·近藤”二元格局的先驱,一个热情少女杀手和一个萌娘阳光美少年,两条路线直接瓜分了当时的男偶像市场。而野口五郎的歌谣曲风贵公子偶像路线,也是跨界的范本。

就这样,整个70年代为80年代铺好了几乎所有基本的该走的路,至于要怎么走,能走多远,要怎么创新,这就是80年代偶像该考虑的事了。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70年代早中期偶像纷纷走向没落、山口百恵和石野真子等人隐退,Pink Lady解散,70年代后期偶像又根本没法满足偶像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要新的偶像。

1980年,山口百恵隐退的这一年,松田聖子、田原俊彦、河合奈保子、柏原芳恵、岩崎良美、三原順子着手瓜分新鲜的偶像市场。这其中,最成功的,自然是松田聖子和田原俊彦。

再加上1980年末近藤真彦的出道,到1981年为止,男偶像市场差不多饱和了,西城秀树和乡裕美已经不如70年代那么风靡了,野口五郎已经flop了。

女偶像这边,有了阳光的松田聖子,接了南沙織-天地真理-石野真子这条路线的班,并凭借个人极富特色的声线、非凡的舞台表现力以及具有时代标志的发型——圣子头,为“偶像”这个词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成功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松田聖子

那谁来接山口百恵的班呢?

三原順子和浜田朱里很努力。前者有几单很成功,但最后实际上都没成功,而且都flop得很快。完全地去复制一条别人成功的路线,是难以成功的。到83年,偶像市场已经完全不记得她俩谁是谁了。

这个时候,市场在等人了。

等的不仅是能接班百惠的人,也等那些能够补充圣子这条阳光可爱路线的人。

82花之组应运而生。

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年出道的アイドル,多如牛毛。

当年有个笑话:

银座的广告牌掉下来砸死了十个人,就有一个是少女偶像歌手。

而经过时间的淘洗,至今留名于花之82组的,就剩下那几个我想着重介绍的了。

82花之组,其实并不是那几个人的统称,它其实是对于1982年日本偶像井喷现象的概括。只是到现在,人们能记住的,只是那几个人了。


(一)松本伊代 1981.10.21

松本伊代出道曲与代表作《センチメンタル・ジャーニー》

相信听过松本伊代的代表作《センチメンタル・ジャーニー》的每个人,都会记得那句经典的“伊代はまだ 16だから”(Iyo只有十六岁呢),以及她具有浓重鼻音的个人特色。把自己名字和年龄写进歌词,当时可是十分新颖的做法。

当时经纪公司给Iyo酱的宣传语是“不要移开你的眼睛,(这是)你的妹妹””,主打邻家路线。一出道,也是顶着标志性的圣子头。

她在1981年末就以歌手身份出道了,因为她走红和首单销量大部分都在82年,所以她也被认为是82年组成员的“先辈”。

《センチメンタル・ジャーニー》这首歌是她个人最成功的单曲,没有之一。O榜数据来看,也是非常成功的偶像出道曲,peak 9,热卖20周,畅销32.4w,因为跨年的缘故,1982年年榜排在53,是所有82花之组歌手里最畅销的出道曲。作词湯川れい子,著名的《六本木心中》、小林明子的《Fall in Love》都是他作词,目前是日本作词家协会会长;作曲筒美京平,自然不用多说。可以看出她资源真的很好,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都很重视她,成绩确实也相当不错。

这首歌也是80年代最经典的偶像歌曲之一,在各大音番盘点82年组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被漏掉的。

之后她的资源也挺好。尾崎亜美、林哲司等人也为她提供过词曲。

然而,她之后的单曲销量就变得一言难尽。再也没有一张单曲卖过20w,而她的所有单曲一共也只有4张进入O榜前十。除了首单,还有五单《抱きしめたい》(peak 9)、九单《時に愛は》(peak 8)、十单《恋のKNOW‐HOW》(peak 10)。却有10首单曲位居peak 11-20,卡11的就有两首。还有6首在peak 20-30。说明她不是没有人气,相反人气相当稳定,但就是死活差口气进前十。

出现了什么问题?

松本伊代虽然抢占了82年组的先机,快一步出道,而且凭借出道曲攒了一部分粉丝,但随着82花之组的其他代表成员出道。无论是在唱功、外形、还是适合自己的歌曲方面,松本伊代其实都没有占到什么优势。

资源好归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森明菜自己不喜欢《少女A》,但这首歌就是她建立艺术人格的开始,特别适合她,让她成功了。小泉今日子前两单还是翻唱别人的作品,但就是那么适合她,以至于让人忘了谁是原唱,然后她就一步步火起来了。

松本伊代的鼻音给了她非常突出的个人特色,让人一听就知道这就是她,这很好。但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了她很大的限制,再加上天生音域限制,她对于很多歌曲,尤其快歌实在无法诠释得很好,倒是慢歌很有韵味。

早期的作品中,我个人最推荐的是尾崎亜美写给她的《時に愛は》和《ビリーヴ》(这首快歌在香港当时很有人气)。

而她后期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基本上每一首都是精品。

就拿《サヨナラは私のために》这首歌来说。

这首歌是我个人认为她的最佳单曲。

林哲司的作品,巧妙地把握了伊代的鼻音和音域的限制,把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处理得非常好。(除了服装)

伊代撑不上去的高音和显得很虚、不稳的高音恰到其份地撑住了这首歌,配合钢琴和鼓点的伴奏营造出了别样的听感。如果让伊代去演绎《雨音はショパンの調べ》,相信也会很出色。

除了这首歌,她1986年之后发行的每张单曲虽然销量基本上没有很大起色,但可以说都是精品,比之前的偶像歌曲不论是境界还是制作程度都至少高出一个层次。《LastKissは頬にして》、《信じかたを教えて》、《思い出をきれいにしないで》、《すてきなジェラシー》等歌曲都很棒。

专辑方面,《天使のバカ》、《風のように》和《Private File》都非常本质,我非常喜欢。里面的很多歌都是林哲司的作品,打造了一个成熟、知性、温柔的女性松本伊代,区别于早期那个蹦蹦跳的偶像少女Iyo。

听完这三张专辑,相信很多人会改变对她原来的印象,这些歌,只有她能唱得好,也只有她能唱得出味道。

顺便提一下,林哲司真的是很优秀的音乐人。他给菊池桃子和松本伊代量身定做的歌曲,都把她们本来自身唱功方面的缺点用歌曲本身掩盖过去了,不仅如此,还让这些缺点成为歌曲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当于把这些歌变成了只有她们本人演绎才有韵味的作品。而给柏原芳恵的作品,又把柏原芳恵声线和唱腔中成熟和百变的那一面给发挥得淋漓尽致。确实很棒。

整体上,伊代的歌唱事业算是高开中走……(这是什么词……)一直没能够入选红白也是相当遗憾的。(82花之组基本上都入选过1次,她的好姐妹早見優入选3次)

在80年代,她也作为主持人活跃在电视节目中,也是在节目后台初次遇见了后来成为她老公的知名艺人Hiromi。

在综艺节目中,伊代充分体现了自己“天然呆”的属性。

84年的时候,她要出版一本“自己写的书”。当其他主持人采访她问书里写了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

“诶,今天也是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还没看过。”

当场被揭发代笔……

年轻的时候这样乌龙地被抓包“代笔”,或许还挺呆萌的,显得单纯,傻得可爱,也不会让大众计较太多。

但已经是孩子的妈妈,却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那就难以被人原谅了。

发生在2017年1月的事件,使得她和早見優在一段时间内成了坏榜样。

左下角可以明显地看到禁令

17年2月10日两人被京都府警方以涉嫌违反铁道营业法,书面移送检方处理,两人都坦承违法。源于有网民从伊代的blog上看到她po出了照片,说自己去了一趟京都,和早見優闯到铁道中拍照,听到警铃声大响才赶紧跑走。

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自己做了,还上传到网上,也不能怪网民小题大做了。

作为公众人物,还是要谨慎些。


(二)堀ちえみ (堀智栄美/堀千惠美) 1982.03.21

出道曲《潮風の少女》

堀ちえみ出道时才刚过15岁生日不久。1981年,14岁的她在“ホリプロタレントスカウトキャラバン”(一个选秀节目)中演唱了松田聖子的《裸足の季节》夺冠,从而被经纪公司ホリプロ(TSC)发掘。

她在82-85年其实都很有人气,但就是没有明显反映在销量上。卖得最好的一单《さよならの物語》只有18.7w,年榜都是60开外。但她也有12单前十,比松本伊代多了很多,最高也有连续两首单曲《クレイジーラブ》和《リボン》冲到周榜亚军位置。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成绩了。

与这个成绩不太对应的是她超高的人气。在她才卖个七八万的时候,人气已经压过了卖十多万的松本伊代和卖20w的柏原芳恵。

1982年《明星》杂志投票
1983年《明星》杂志投票
1984《平凡》7月刊人气投票

到了1983年,当她终于卖了十几万的时候,压了当年卖出30多w单曲的河合奈保子、柏原芳恵,以及80多万单曲的药师丸博子。在整个82年组里,她巅峰时期的人气仅次于中森明菜。

可见,她还缺点歌曲质量来吸引她的路人粉们购买唱片。

一直到《さよならの物語》,她都没有单曲进入前十,但销量大概就是徘徊在十万边缘,算是还不错。她的三单《待ちぼうけ》是竹内玛莉亚的作品,时至今日还能吸引了一些粉丝。因为,她真的太会卖萌了。

除了歌唱方面的成就,Chiemi在电影、电视剧上也挺成功。

1983年,Chiemi主演的电视剧《スチュワーデス物語》收视率不错,最高收视率达到26.8%。

Chiemi在剧中的空姐扮相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而她剧中的台词“教官!”隔年夺下了流行语大奖。

年底又凭借这首好听的《夕暮れ気分》入围唱片大赏Golden Idol赏,人气越来越高。

进入1984年,她的小热单《稲妻パラダイス》还因为在舞台上踢飞了鞋子,引发了话题。国民好感度直升。

但是,由于太初级的发声方式与公司拼命压榨、Chiemi演出太多过度用嗓,在这一年倒嗓了。

当她的代表作《東京Sugar Town》发行的时候,她的嗓音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

1984年底,她凭借《東京Sugar Town》成功出战红白,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从1983年一直到1985年初,Chiemi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

尤其是1984年下半年到1985年的三首单曲,《東京Sugar Town》、《クレイジーラブ》和《リボン》通通都打进了公信榜周榜前三。这是82花之组里,除了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以外,没有人达到的。确实,歌曲都挺好听,销量也相当稳定,都在15w左右。

而Chiemi在这一时期剪了短发,开始小转型,走起轻摇滚路线,也相当受歌迷喜爱。

然而,1985年她的《Deadend Street Girl》和《Wa・ショイ!》两首歌,把这样难得的好势头给截断了。

这两首歌是什么样的歌呢?

坦白来说,《Deadend Street Girl》是好歌,但是不适合Chiemi,换个人唱,比如石川秀美或者Ann Lewis,估计会更火,也不会导致flop。这首歌的曲风是明显的摇滚+偶像风格,对于歌手的声线、音域、表现力是很有要求的。Chiemi声线很甜很萌,音域也比较有限,把这首歌甜美的一面表现出来了,但是这首歌本质上要有狂野的感觉,这一点,也听得出来,Chiemi自己有着重想要表现,但她显得太过刻意,想要营造那种摇滚的豪放感,但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咬字僵硬而且没有起伏。本来可以是有明显大起大落的一首好歌,让Chiemi给唱得太过于平常了。仿佛歌名应该是《Lovely Street Girl》,而不是《Deadend Street Girl》。如果说这首歌要求歌手达到的表现力是10分,那么Chiemi只表现了5分,全是可爱,摇滚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出来。

我个人感到比较奇怪的是,《クレイジーラブ》这首歌证明Chiemi对于带有摇滚元素的歌曲,明明还是有相当的表现力的,为什么在《Deadend Street Girl》里会变得如此不知所以。可能是歌曲本身并没有足够酣畅淋漓,能够展现Chiemi擅长的部分吧。

如果说,这首歌flop是因为,Chiemi自身难以驾驭情有可原,那其实还有挽回的余地的。毕竟歌曲本身是好听的,只是制作有缺陷。而且销量上也还好,虽然比上一张掉了一些,还有10万张,也进了前十,总之也不算太难看。

那么接下来这首《Wa・ショイ!》成功地把Chiemi1983年以来攒下来的人气和好感败得差不多了。

清爽的封面。

然后是这样的歌曲,和这样的现场。

这一首歌,以今天的角度来看,歌曲似乎特别洗脑,Chiemi的昆虫装也很独特、喜感,总的来说很符合时下对“神曲”的定义。

也正如Chiemi所说,具有“未来感”,确实今天听还能感到穿越时光的“洗脑”之处。

歌曲中,尤其开头部分很是有日本传统节日音乐的感觉。歌曲中还不时有时兴的“官方鬼畜”。然而,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歌作为正式单曲发行,无异于把自己判了死刑。

无论是在作词、作曲还是编曲上,这首歌都乏善可陈,显得空洞,毫无音乐性和艺术性。这首歌到底要传达什么?“未来感”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要体现“未来感”?

这首歌没有办法给出任何回答。

这首歌发行后,销量已经剩下年初单曲的一半了。

接下来,《青春の忘れ物》发行了。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走起了成熟路线。歌是好听的,妆容也成熟了很多,演唱得也不错,然而,基于前两张单曲的失败,这首歌本不应该在当时发行的。这样的转型,来得太早,也来得不合时宜。

相当于歌迷还没有厌倦可爱的Chiemi,Chiemi就告诉他们:18岁的我,成熟了,长大了,是新都市女性了。

就这样,从《Deadend Street Girl》开始,一步错,步步错,连错三步。Chiemi在1985年初人气还能领先早見優、石川秀美的情况下,到了这一年末,已经远逊于她们了。从年初的能够空降周榜前三,到年末不能打入前十。

就是这么令人意外。

进入86年以后,她个别歌曲也有再回到偶像曲风,然而,经过这么三连作,又遇上小猫俱乐部那一大批人扎堆solo瓜分偶像市场,85年能稳住的其他几位自身都难保,那Chiemi的单曲销量就更加回不来了。

就算是质量上佳的《梦千秒》,也仅仅是稳住了跌幅而已。令人遗憾。

而1986年显然对Chiemi流年不利。

这一年大概年中的时候,Chiemi和当时尚未离婚的後藤次利被爆出不伦事件,形象大受影响。而她本人也因为压力太大,在舞台上欢快地唱着歌突然间就毫无预兆地痛哭失声。

1987年,饱受身心煎熬的Chiemi选择了隐退。时年20岁。

整个人已经消瘦、憔悴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隐退的歌是当时尚未崛起的小室哲哉提供的曲子,已经功成名就的秋元康写的词。可见,公司其实还是有重视她的。资源还是不错。

然而,这首歌卖了2.4w,peak 35。

出道5年,刚过20岁生日不久,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过气了。

82花之组里,我个人最心疼的就是她。

之后,她复归-结婚-生子-离婚-二婚-子女双全-二度离婚-三婚……名下已经有7个孩子了。(5个亲生)

音乐基本没怎么碰了,偶尔出演怀旧音番唱唱老歌。

近几年她身体抱恙,患上股骨头坏死,所幸之后也治好了,开了35周年演唱会。

虽然不可避免地,有了时间的痕迹,但看得出来,她现在是幸福的。

相信粉丝看到现在的她也会开心的。

(三)三田寛子 1982.03.21

封面是写真大师篠山紀信拍摄的

三田寛子在82花之组中其实并不算很出彩,无论是商业销量上,还是歌曲质量上,或者个人唱功方面。但单独把她拉出来,我个人是觉得她挺独特的。

形象上,她至今保养得很好,有一种天然的感觉。

她的唱功……低音下不去,稍微高点就破音,音准一般,在她自己最适合的那部分音域还是勉强可以的。

最畅销的单曲是井上阳水写给她的出道曲《駈けてきた処女》,卖了8.6w,peak 21.

在82花之组中,这样的出道成绩其实算不错啦。比石川秀美、堀ちえみ、早見優,甚至比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的出道曲都要peak得高。

之后的单曲就没那么争气了,销量也基本上就是一路下滑。到1984年末,已经有一首单曲不进榜了。

她1983年以后受到著名歌手村下孝藏赏识,翻唱了《初恋》,翻出了自己的特色,但确实比村下自己的版本有很大差距。在这之后她也发行了一些村下孝藏写的单曲,都挺好听。村下给她的歌也把她知性的一面表现出来了,但销量一直没起色。比如《野菊いちりん》和《恋ごころ》,前者卖了1.4w,后者卖了0.2w。虽然很好听,但是没有人气撑着,好歌也被埋没了。

直到1986年凭借中岛美雪作词作曲的《少年たちのように》小回春,peak 36,卖了4.1w。但也只是把她拉了一把,没能让她大火。下一单又只卖个0.2w……

少年たちのように

倒是这张单曲的B面,是《愛される花 愛されぬ花》,在中国很有存在感,即刘若英演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最早的日文原版。后来美雪自己也拿回去唱了。

她应该也是目前为止,82花之组中,媒体好评度最高的一位了。

为什么呢?

如果前阵子稍微有关注的话,就会知道她的丈夫中村桥之助出轨了。

遇到这种新闻,媒体都希望捕捉到被出轨方泪流满面、召开记者会控诉男方出轨的各种细节和自己的悲惨生活的画面。

但三田寛子没有这样。

当日开记者会说明情况,恰逢天降大雨。

三田寛子笑着撑着伞走到记者面前。

在一切都还没开始前,她看到有记者没有带伞,还亲切地向记者询问:“下雨了怎么不打伞呢?(记者:“没关系的!”)真的没关系吗?”

很少有艺人会像她这样对待记者,尤其是本来心存恶意想来看笑话的记者。

就这样,她赢得了记者们的好感。

(事实证明,她不是演出来的。80年代她就一向对记者很好,拍美食节目,节目已经拍完了,她还邀请记者一起吃。恰好记者镜头没关,就把这一段记录下来了。善良的人也值得被别人善待。)

而在之后,她把事件向大家作了说明,并为担心她的人表示抱歉。

最后,临走时,有记者问道:“你们会离婚吗?”

三田寛子摆摆手,语气轻快又可爱地回了一句:“不会的~”

笑着离开了。

媒体称赞她:“神对应”。

成熟而不失可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高情商,也高智商。


似乎是这样的。

但至于背后多少辛酸,相信只有她最清楚。

她嫁的,是日本的歌舞伎。

作为歌舞伎的妻子,需要承担多少东西,每天多么劳累。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节目,其实真的替她觉得不值。

很多看过这个视频的朋友都在想,她为什么不离婚呢?

日本人的精神内核中,有一点很重要,叫“忍”。

日语叫“我慢”。读作Gaman。

如果对日本人的婚姻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日本人的离婚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低的几个之一。尤其对比发达国家,他们离婚率可以说是最低的。但他们的婚姻幸福感,又是全世界最低的之一。

矛盾吧?

就算是他们有很开放的一面,也明明卷入了全球化的大潮,也明明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在婚姻上,他们没有期待值。对婚姻没有期待值,自然也就很少人会愿意生养孩子。很少人愿意生孩子,人口老龄化也就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会对婚姻没有期待值?

传统观念里,日本人有一个奇妙的认识。叫做“如果一个人连家务事都处理不好,那他也不值得被委以重任。”

听上去似乎特别有道理是吧?

日本人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家务事和民商事活动之间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吗?

离婚就一定等于人生的失败吗?

离婚就算是自己的失败,那自己做其他事情就也一定会失败吗?

很显然,没有任何直接的逻辑关系。

但日本人早早地就把这点接受了,而且默认了这样的情况,并排挤离过婚的人。

再加上日本的传统是“男外女内”,女子结婚就不工作了。遇到不会体贴她们的男人,她们实际上相当于变成了以“妻子”为名的女佣。在家庭里,没有财产支持,自然也没有话语权。这些妻子们如果离婚,虽然可以从丈夫那里分得了一定的财产,但她们多年没有进入社会,要想再重新进入,她们凭什么资源和别人竞争呢?更何况往往法院还会为孩子着想多半会判给母亲,其实加重了她们的负担。让她们无法进入社会,无法谋生。她们也就这样被绑在了丈夫身上,她们无法或者很难离婚。

1996年,曾经的日本国民偶像天地真理离婚了。作为一个曾经在Oricon历史上创下多项历史记录的超人气偶像,在70年代就能够拿到每月1千万日元的工资,相当相当了不起吧?

而且离婚明明不是她的错,最受伤的也是她,但她没要她丈夫一分钱,很有骨气,很让人敬佩。

然而,她之后呢?日本人给了她多大的包容?

没有电视节目给她上、主持的深夜广播节目突然被撤下。自己还有一个孩子要带。为此,她甚至参加了24小时电视节目的马拉松……

即便是这样,她最后还是被迫需要以成人写真的酬劳补贴家用。

不巧的是,之后又患上更年期障碍严重发福,几年后上节目还要笑脸面对曾经是自己粉丝的后辈嘲笑“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多少辛酸!

巨星,而且是有相当家底和影响力的女性巨星尚且如此,平民自然是不必多言。

女性这样,男性也并不轻松。家庭的一切开支,都是他们来买单,自然他们也活得很压抑。

那些敬语、场面话里几分真、几分假,对日本了解得越深,其实越会讨厌这样的东西。

男人们为了保证事业,如果双方没有共同话题,也不能离婚,只能出轨。

以至于日本社会是一个默认可以出轨,却不允许离婚的潜规则社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剧里,出轨、小三的形象往往刻画得不令人讨厌,甚至刻画得让人心疼的缘故。

日本也有一大堆歌曲是反应三角恋情的。

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华人歌后邓丽君在日本的代表作《空港》和《爱人》,“爱人”这个词在日语汉字里的意思就是“情妇”。

就这样,日本的丈夫们和妻子们学会了“忍”。

这很无奈,很心酸,但这就是现实。

虽然现在逐渐地,尤其年轻一代,其实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的荒谬,但由于老龄化的严重,整个社会想要真正转变成一个在婚姻上能够自主的新时代社会还是很困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Nicholas Kristof写的《Who Needs Love! In Japan, Many Couples Don’t》,相信会让你感触很深。

三田寛子就是这样的日本妻子中的一个代表。她真的为了她丈夫付出太多了,放弃太多了,换来的是她丈夫的出轨。但她还是坚持维系这段婚姻。

从她的家庭来看,她太识大体了。

但作为一个跟她毫不相干的人,我觉得她好可怜。

希望她的丈夫好好珍惜这样的妻子吧,对她好些。


【花の82年組代表性人物介绍①】松本伊代 堀ちえみ 三田寛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