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了!别再被那些所谓的“自考上岸人”误导了!
学姐给大家说说自考的真实情况,小白们认真看看这篇内容,都是别的机构不会告诉你的大实话,看完这篇你就不用去其他地方了解自考了!
好多人问:自考难不难?当然是考过的人觉得简单,考不过的觉得难咯!

学姐看到很多自称已经毕业的人,在网上宣传“自考很简单,考了就能过”,这种说法很不客观,还造成很多自考小白被误导!
实话实话,自考本身的难度还是挺高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人弃考了!下面就是自考的十二大真相!

一、80%的自考人会弃考
常规自考总共要备考十几门,1年最多考8门,并且全靠自学,一次不挂科的情况下也得考2-3年,然而不挂科根本不现实,更多人需要3-5年才能拿到证,拿证周期太长,少部分人能坚持考下去。
甚至有同学辞职备考,学姐建议千万别这样,你这压力得多大啊,尤其现在大环境不景气,有份工作养活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你想考试简单一点,那可以走自考中的捷径小自考,只需要集中精力备考3-6门,而且部分科目还有过程性加分(平时过程性作业完成的好会有加分,比如你某门科目加了10分,那你这门科目只用考50分就能合格了)。
其余科目是学校组织考试,考前会发资料,不用花太多时间。而且有助学点老师帮助做学习规划和提供学习资料支持,有的专业1年就可以全部考完。
二、小自考不代表包过
自考没有包过,承诺“包过”的机构不要信!小自考是要比大自考简单,只需要备考3-6门,但也是得靠你自己去努力考下来,不要想着说交钱就等于拿证了,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建议你快点清醒!
另外,专业选择也很重要,要是专业选错了,一样毕不了业!花精力去备考那3-6门也很重要,机构老师会辅助你,但不会帮你考试。
三、自考没有“报名截止”一说
很多机构就是靠着时间套路来促成学生报名,对于这种机构来说,每一天都是报名最后一天!
其实报名时间这些信息是可以自己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的,都会公布,还不能注册就证明还没开始呢!
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或容易忘记报名时间的同学,可以来学姐找解决办法。
四、自考不存在选院校的说法
有些同学有名校情结,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然而自考人最重要的是先选专业,建议报热门好考且好就业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美术教育等。
千万别报又冷门又不好考的专业,不仅备考资料不好找,考试难度大,而且还有停考风险。而且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难度差异很大。不知道怎么选专业的同学,可以直接扫描文末二维码问学姐哦。
五、自考人可以考公
自考人考公的话,除了应届生岗位不能去,跟统招全日制本科生一样报考。跟你说自考生不能考公的不要信。我碰到过一个大姐,就是先自考了会计本科,35岁考上了乡政府会计。
六、自考没有学籍只有考籍
自考本来就没有学籍,只有考籍。学籍是记录你学历状态的,比如你是在读、毕业、肄业、结业;考籍是在省教育考试院系统中记录你的考试状态的,比如你已经通过了哪些科目,每个科目的成绩是多少。所以自考生有考籍就可以了。
七、大自考和小自考含金量一样
大自考和小自考证书一样,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一样,两者主要是考试科目和备考方式的差别。

八、自考都是非全日制学历
只要是自考,拿的都是非全日制学历,有的确实可以到学校上课,但就是学习形式的差别!
而且有的学校要求挺麻烦的,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每学期都要去学校报到盖章,不然会被学校强制退学,所以这种到校上课的形式并不适合外地或者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人群。
九、自考人考研不要盲目追求名校
考研竞争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名校,名气越大,竞争越激烈。比如西藏大学2019年研究生录取率有72%,而四川大学只有11%—12%。
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工作晋升或考公考编需要,想拿个学历而异,追求名校没有太大的意义。
十、部分省份报自考需要线下认证
大部分省份的自考流程都是先网上注册再报考,然而部分省份还要到线下实名认证,比如河北、河南,对于外地生来说,就比较麻烦了。

十一、部分省份报自考有户籍限制
大部分省份报名自考没有户籍地限制,但是有几个省份有。北京必须要有居住证或本地户籍;湖南和吉林要求本地户籍或者有当地社保或本地大专在读学生。

十二、学位证和毕业证都重要
自考都是有双证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学姐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把两个证都拿到。
有的同学可能是被学位证要考学位英语给劝退的,但辛辛苦苦考了那么久,一定坚持到底。
学位证对你找工作、考编考研、出国留学都是有帮助的。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劝大家不报自考,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客观的看待自考的难度。每个同学学习能力和自制力不一样,因此自考这件事,对每个人来说难度都不一样。
另外专业选择也很重要,大家也不要看什么热门就报什么,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难度完全不一样,所以千万慎重!
想早点拿证的可以直接扫码找学姐帮你做个适合你的学习和考试规划,不知道怎么选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来问学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