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游记
国家植物园游 近来一周,总感觉人很压抑,自应是没有出游打算的,但最终还是决定出门看看,出门换个心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都三月了,想着应该也不差,本来是不打算起太早的,结果金鼎园大早上有个大爷呼呼大叫锻炼身体,没法也就顺势起床了,本来是想去两个地方逛逛的,身体最近有点不对劲,也就只去了国家植物园。 今年是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春天,看着朋友圈早早就有人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寻觅盛放的春天,自然也是惊羡的,拍的照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生机勃勃,遂选择了西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逛逛,大清早迷迷糊糊中起了床,迷迷糊糊的坐上公交去了国家植物园,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目的地,植物园的票价也挺便宜,五元就能拥抱整个春天,检票进园,寻着一条小径一路踏歌而行,室外的北京确是有些凉的,所以绝大多数花开的也并不是特别突出,但也能看到生命对春天的敬畏,与植物园室外的料峭春风相比,室内的花朵倒显得格外的幸福,“养尊处优”生长在四季如春的棚内,自然就应该是开花的主力军,确也如此,进入室内,五颜六色的花朵应接不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压抑的心境也能在此刻得到片刻小憩,令我印象深刻的还属水莲区的水上芙蓉,与家乡洪湖荷花的大气相比,睡莲倒显得别致小巧了许多,色彩斑斓,也能让我开心好一会,在温室区待了很久,看了形态各异的多肉,见到了用释迦摩尼坐化菩提的枝条扦插而成的菩提树,看到了猪笼草,以及各种大自然的馈赠。 中国十大古寺的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坐落于植物园深处,曲径通幽处,自是山寺桃花始盛开时,古寺内珍贵名木交相辉映,在一株唐朝的梅花跟前驻足,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忍不住伸出手抚摸了一下枝丫,或许千年前手植之人也曾在同一个地方放下手指,不同时空的同一颗树,不同的人,这株梅花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主人的更替,她是否也会落寞,或许某个时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作者也曾一睹她芳容因此写下名篇,忍不住有种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穿越千年,帝王将相,王权贵胄,一股春风,分不清西东,终究一场梦,三月中旬,樱花,山桃花都是花期,在植物园北园,成片的粉红花海映入眼帘,游人如织,穿梭其中,竟有回到了故乡的错觉,某个下午和朋友在东湖樱花园闲逛的瞬间一闪而过,人工湖旁,春风拂面,柳条乱舞,粉红花雨,湖面涟漪,轻闭双眼,张开双臂,也能听见春天的脉搏,刹那,自己仿佛也融入风中,呼吸与风声同频,脉搏与风声同振,身体在花雨中上浮,下沉,无忧无虑,静坐在湖边良久,心中总感觉缺点什么,空落落的,或许魂早已在风中飘去,这种怅然若失的惆怅一直到我离开植物园也未曾散去,不经感慨植物园的一池春水也勾起了我的一股乡愁。 春天的北京,寒意渐去,百鸟报春,万物复苏,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一派生机盎然之态,游园时怀着踏春之意,游园后竟也学着伤春悲秋起来,倒显得不合时宜,但经过四个小时的转悠,总感觉每个人都能在北京的春天里找到属于自己故乡的那一抹红,植物园总有那么一株含苞待放,一抹绿绿葱葱来自那个熟悉的地方,或许在风中的某个时刻我的一缕灵魂早已随着那瓣樱花南下。 植物园里面收录了神州大地绝大多数的植物品种,在这里能一饱眼福,感受祖国地大物博,这里不仅有自然风貌,也有人文荟萃,华夏十大古寺卧佛寺坐落于此,曹公也曾在这里呕心沥血传红楼于后世,公车上书的梁公,一代名角梅先生最后也长眠于此,西山脚下,青春灿烂,花开正荣,邀三五好友,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