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師說歷史】古代造假有多奇葩?古代是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

【古代造假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古代食品造假
古代描述假货
相和歌辞•估客乐 元稹
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
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解释
- 鍮[tōu]石:黄铜
- 黄铜冒充纯金,煮熟的糯米搓成球冒充项链。到村子卖,成本不过百余钱。到村子走一遭,可以赢回十倍的钱。

农村为什么假货多
- 城市监管严格
- 人见得多
宋代
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贯水——《癸辛杂识》
- 酒掺灰——古代酿造酒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会变酸,掺灰中和
- 鸡塞沙——鸡嗉子里塞沙子,压分量
- 鹅羊吹气——鹅羊宰杀后,吹气显得肥壮
- 鱼肉贯水——注水肉
明代
卖花人挑花一担,禅染可爱,无一枝真者。杨梅用大棕刷弹墨染紫黑色。老母鸡毛插chang 【长】wei【尾】,假敦鸡卖之。——叶权《贤博编》
- 卖花人挑着担子,没有一只真花。杨梅用墨染成紫黑色。用老母鸡的尾巴毛拔掉,将羽毛插到上装野鸡售卖。
北宋
今市中货物奸伪,无过于汴京。——王应麟在《困学纪闻》
- 汴京的假货是最多的
何楼货【楼:酒楼】
- 解释:汴京何家楼底下到处都是摆摊卖货,市场上卖的都是假货【后变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世语虚伪为何楼,盖国初京师有何家楼,其下卖物皆行滥者,非沽滥称也。——刘攽 《中山诗话》
物不精好曰何楼。——胡继宗《书言故事•市肆》
南宋
卖买物货,以伪易真,至以纸为衣,铜铅为金银,土木为香药。——周密《武林旧事》
- 解释:卖的衣服为纸做,金银拿铜做,木头作为药材。
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采《袁氏世范》
- 解释:绢帛上刷浆糊,米麦加水压秤,肉灌水,药材用假药冒充。
以为马肉耐久,埋之烂泥地中,经宿出之如新,为脯腊,可敌獐鹿。——袁采《袁氏世范》
- 解释:不法商贩听说哪里有死马,就立刻去抢购,买回后埋到地下,过一晚上看起来新鲜。还有丑味,不能吃。制作成干肉、腊肉,据说味道可以与獐鹿肉相匹敌。
早行,其臭不可近,晚过之,香闻数百步,多马肉为之。——苏象先《丞相魏公谭训》
- 解释:早上路过,还是很臭没办法接近。晚上路过,香飘几十步。
古代如何监管
- 古代以事后惩罚为主,预防为辅。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唐律疏议》
- 解释:肉本生腐败了,已经有人吃了得病了,剩下的应该立刻焚烧,违背的人打九十下;如果还有人卖并吃病了,徒刑一年;导致人死了,绞刑;如果不卖,而是别人获得,过实杀人;偷盗的吃了腐肉不用负责人。
清朝茶叶抽检制度,但是没法保障安全
- 清末苏格兰人福钧在福建的茶叶产地发现销往欧洲的茶叶掺入普鲁士蓝和石膏粉
药材造假
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鬻。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柳宗元《柳宗元集》
- 解释:柳宗元去药店抓茯神,吃了没有效果。问医生,医生看了渣,说你这是芋头。
医药贸易多在市家——陈嘉谟《本草蒙鉴》
卖药者两眼,用药者一眼,服药者无眼
- 苜蓿根冒充土黄芪
- 草仁冒充草豆蔻
- 广胶冒充阿胶
- 松脂冒充麒麟竭


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本出顺州今晋兴县,江南潜道皆有。——李时珍《本草纲目》.
- 真何首乌

- 山药

灵芝
- 宋朝信道教,献灵芝的多,事件都达279次
- 宋徽宗时期,政和二年,李譓给宋徽宗献上蟾芝【宋徽宗很不高兴,蟾身上怎么可能长灵芝】
- 另一种说法,宋徽宗布告天下,百官称贺于廷——《挥麈后录》
神话物品来源,抬高价格
- 龙涎香【西方恶龙的口水板结成块的东西】
- 琥珀/虎魄【老虎死后,灵魂入地形成琥珀】
以次充好
- 黄芩无价,阿魏无真——《增广贤文》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