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薪火相传 || 李聪萍:不要吝啬时间自我探索

2020-09-25 14:39 作者:惠州一中杏林菌  | 我要投稿

敢于尝试,人生有了无限可能


因为热爱,有梦就要大胆去追

正因坚持,所有的可能与梦想都将实现

今天杏林君有幸采访了李聪萍学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聪萍

     惠州一中2016届校友,毕业于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系,现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UCL( 伦敦大学学院)、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录取,本科期间国家公派出国交换,获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人生路口,展开两条小路

不同小路,通向不同世界

路的那头,不一样的天空同样有鲜花和掌声

孤独旅人,无需犹豫踟蹰

背上行囊,奔往属于自己的远方


学姐最终选择了本校保研

虽然学姐因为现实条件限制并未出国留学,但其宝贵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接下来让李聪萍学姐带我们走进跨专业考研、留学和大学生叭。



一.跨专业深造


旅游管理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区别较大,学姐选择这样跨专业深造是出于怎样一种考虑呢?


旅游管理是偏经管类的,城市规划是偏建筑、空间规划,还有地理多一些。我跨专业是因为兴趣,这可能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因为我对建筑感兴趣,但是我不是理科生,所以比如说结构力学之类的东西我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消化,但是时间并不允许嘛,我还要学自己的本科。所以,就选了一个折中的专业(城市规划) ,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可以自学的,并且我也很感兴趣。因为毕竟城规是属于建筑环境一类的,我在城市规划这个领域也可以遇到很多建筑大佬。我想着毕竟,研究生是新的开始嘛,还是要学自己想学的。



学姐刚才说研究生是新的开始,那如果在研究生像你这样进入到一个新的专业会感觉到很大压力吗?


不会耶,哈哈哈,我很期待。因为这是我热爱的领域,足够喜欢就能应对挑战



说到挑战,像这样从经管类专业到建筑规划类专业,这么大跨度地转专业会加大申请难度吗?


当然,因为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capability,你怎么样去证明你自己是有能力去适应这个跨专业的学习的,就是在你的personal statement里面说我是qualified,我有资格去跟原来就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人一起申请这个专业,并且你要讲明白你为什么要转专业。所以为了去佐证你这个观点,你需要额外做很多努力。



比如说什么额外的努力呢?


我有自学,看看导师推荐的书单,阅读阅读文献。我也参加竞赛,导师带我去参加了重庆市金点子旅游规划大赛,拿了纪念奖,这其实也挺鼓舞我的,认为自己是有资格去转专业的。然后也有自己去城市规划的公司实习



看来导师在大学学习中很重要啊,那学姐是什么时候选导师呢?


我们学院是导师制,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机制,一个学生可以写两封自荐信给两个不同的老师,老师自己也会筛选。大二下学期结束的时候已经确定导师,大三开始就跟着导师去做研究或做项目。



学姐刚刚说到去城市规划的公司实习,可是学姐本科是旅游管理专业面试会不会比较难?


面试还好吧,毕竟你只是实习生,当时还没有毕业嘛,你是去学习的,并不是说你能为这个公司做什么贡献。其实你拿着实习生的工资,但是你的工作强度远超了实习生的工作,这样的实习生谁不要呢?



跨专业深造和修双学位都可以学到两个专业的知识,学姐能简单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吗?


最简单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你在本科就能够完成的,另外一个是你在研究生期间完成。这要看个人规划,其实如果专业的课业不多的话,或者说你自己觉得还OK的话,你是可以选择去修双学位的,但是双学位的人可能比较少。不过我有个同学修了哲学的双学位,他还有一年才毕业,因为双学位会多很多学分要修,全部修完需要多花一年。



二.留学


学姐拿到了UCL、LSE和NUS城市规划专业硕士offer,为什么选择了UCL呢?选择留学学校有什么考虑呢?


首先UCL是我的dream school,它的院校和专业排名也是三者最高的;LSE的课程比较抽象偏理论,想要读博士去LSE可能会比较好,可是如果你想要读完硕士先工作个几年的话,它的课程实践性是不够的;NUS的规划系也不错,但是有更香的学校,谁会选它呢?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很热的天气,我喜欢能够下雪的地方。最后综合院校排名专业排名,还有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及院校所在的办学位置,我选UCL。

然后就是一定要看课程设置!其实很多人在申请的时候只看一下这个学校或者这个专业录取率,以及这个专业是哪个学校,排名怎么样就没了。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定要看课程设置,才知道这个学校的特定的program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现在国外的疫情形势严峻,国际政治形势也愈发不明朗,学姐觉得计划留学的同学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国际形势是个体无法改变的,只能够自己做好多种准备。长远来看,还是要看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如果你是risk  taker,就放手去申请,去留学。国际形势是不可改变的,那就只能够做好十足准备,就像是自己做好防护和安全上面的一些准备吧。另外如果你的实力够强,有保研机会的话,我劝你三思。



三.大学生活



学姐留学准备期间学习压力会不会更大?


压力当然有啊,就像是找实习、打比赛、写论文、写personal statement。毕竟personal statement非常重要!你要让考官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能力。而且我大四还在修大三没有修完的学分,当时感觉压力比较大。但是现在想想,好像也没太大压力吧,哈哈。



啊?学姐为什么大四还在修大三的学分呢?


说到这个真心建议学弟学妹们去交换的时候最好去一些能够很好地转换学分的项目。因为我当时大三去西班牙交换项目,虽然说我的学习体验还是挺好的,我选了有四五门课,但是只有一门课转回学分。我回到学校就要疯狂补学分,所以我大四还在上课。



学姐在西班牙的随手拍

(图片在微信公众号里)



学姐刚刚说personal statement很重要,那请问学姐personal statement的完成有什么注意要点吗?


你的personal statement要根据目标院校设置的课程的方向以及你要申请专业的方向来作出调整,但主线是不变的,比如你一开始为什么要转专业、然后觉得自己为什么能够胜任这个专业、本科期间接触了什么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等等,这类内容是不变的,但细节上要作调整。我一开始申请的学校里面有个专业叫做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再生),那个专业跟普通的城市规划不太一样,所以你的personal statement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准备期间压力大,那是不是收到offer以后就释放压力了呢?


对啊,UCL给我下offer比较快,在当时跟我一起申请的同学都没有收到offer的情况下我一下子就拿到了,然后就很安心,可以好好写毕业论文了。现在毕业之后在家这个阶段没有找实习,就保持学习的状态咯,看一下UCL给我的书单里面的书,再提前学习一些设计软件。



学姐最终选择放弃UCL回到本校保研会不会有什么遗憾呢?


当然会有遗憾,但是遗憾并没有用,就像我之前说过,个体无法脱离时代的框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在岔路口犹豫了很多次,但与其沉湎于过去的成就,还不如向前争取更多的机遇。这个决策的确打乱了我之前的规划,但这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还没有game over。既然顶着压力做了这个决策,就要对自己负责。总之研究生阶段还有很多机会需要争取,并不代表我到了巴院就一定会一帆风顺。其次,选择保研回去,对我而言是退路,但对很多人来说是渴望得到的机会,我认为还是要知足吧。再者我导师也因为我重新回去的事,拒绝了选他的学生,我挺感激的。不过,我很讨厌所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听起来虽然有“即来之则安之”的感觉,那是自欺欺人。清楚自己错过了什么,才不会带着理想走向坟墓。



最后,学姐有什么想跟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对学弟学妹我想说:

不要吝啬时间自我探索。



本期采访到此结束 

感谢李聪萍学姐的分享!

祝学姐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创办于2016年,是由惠州一中优秀毕业生组成的校友组织,现有成员为2016-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包括但不限于)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国内顶尖高校。

我们的宗旨是“凝聚优秀学子,服务全体同学,成就更好一中”。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惠州一中全体在校同学以及新近毕业的年青校友,主要任务是为在校同学提供有利于学习、生活的知识经验,构筑联系校友的坚实纽带


出品:惠州一中杏林学社

采访:林静,孙淼

文案:孙淼,林静

排版:林静

摄影:李聪萍,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审核:惠州一中杏林学社理事会 

薪火相传 || 李聪萍:不要吝啬时间自我探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