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相患者容易情绪失控,该如何与他们相处?

2023-06-20 16:12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类症状——

抑郁症状:包括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感、自卑、自责、自罪、自杀、反应迟钝、思维迟滞等。

躁狂症状: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惹,无明显现实基础的“幸福感”、“愉悦感”以及“陶醉感”,过分自信和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减少,思维奔逸,话多,活动增多,行为轻率、鲁莽、不计后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起病高峰在15岁-19岁,通常在25岁之前发病。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通常夏发躁狂,冬发抑郁。

当身边人出现反复“喜怒无常”的精神状态时,需警惕他们是否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但只要有效治疗,控制住症状,患者就能正常生活。

如何识别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有四种发作类型:躁狂发作、轻躁狂、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

第一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三高”:情绪高涨、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

第二类: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是躁狂程度更轻的一种形式,指持续轻度情绪高涨,自信乐观,活动增加,自感精力旺盛,浑身充满冲劲,话多、有时妙语连珠,与人过分亲密、性欲增强及睡眠需要减少,但尚未达到严重影响工作或影响社会交往。

轻躁狂区别于躁狂发作,就在于轻躁狂没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即使轻躁狂让人的感觉很好,但轻躁狂如果不治疗,常会发展成躁狂发作或随后就出现重症抑郁发作。

第三类:双相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与抑郁症相比较,尽管有相似之处,但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如双相抑郁多有阳性家族史,更易出现发作性情绪波动和烦躁不安、睡眠过多、体重增加及精神病性症状等类躁狂的症状。

第四类: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指的是发作时以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征,至少持续两周,躁狂和抑郁症状均很明显。可能同时处于危险的精力旺盛和情绪绝望的状态;可能体验到典型的激越、精力充沛、坐立不安,同时又感到无价值和自卑。

如何与情绪失控的双相患者相处?

面对双相患者发火宣泄,首先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思考,TA为何发火?再根据患者发火的具体原因和情景,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1. 只在特别情境下发火

正常人在感觉被侵犯和伤害时,都会发火,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是如此。

如果TA只是在某些特别的情境下发火,那大概率这种情景就是TA会受伤的时刻,因此发火骂人,宣泄情绪。

这时,就需要慢慢与TA沟通,问问为什么发火,看到TA受伤的地方,之后就避免再重复发生。

看见、理解TA并且道歉:“是我考虑不周伤害到了你,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2. 只对某些人发火

如果在同一种情景下,TA只是对某些人发火;或者是在其他地方受伤了,有情绪不敢表达,而找一些借口,来对某些人发火宣泄情绪。

那么说明TA不敢随便表达情绪、维护自己,只能选择身边的、自己信赖的、有安全感的人发火,来表达和宣泄自己。

那么可以问问TA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先去看见和安抚TA的情绪,了解原因之后,理解和开导TA。

3. 不分情景、不分人,随意发火骂人

如果TA之前性格特别隐忍,几乎从不发火,或者很少发火,但患病之后就发生了改变。

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越是这样越是说明病情的严重性,这个时候患者是非常容易出事的,作为亲属要及时做心理咨询疏导,时刻陪伴着TA,并适当劝导就医,不厌其烦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地劝导。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病情为前提,做到尊重和理解TA,这是对患者最大的暖心与支持,甚至是帮助TA走出阴霾的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双相患者容易情绪失控,该如何与他们相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