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六次报告Longer Report(1)
A.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
Observed Warming and its Causes
与1850-1900年相比,在2011-2020年间,全球升温约1.1 °C(1.09°C [0.95°C– 1.20°C]),陆地 (1.59 [1.34至1.83 °C]) 的升高幅度大于海洋表面 (0.88 °C [0.68 °C- 1.01 °C])。在过去的2000年中,1970年之后全球增温速率要比以往任意50年间的增温速率快。并且如今的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是不是对比人类活动与地球暖期?),温室气体 (GHG) 以CO2和甲烷 (CH4) 为主(图2.1 b),部分增暖被气溶胶冷却所掩盖 (图2.1 d中的other human drivers)。人为气溶胶产生的净冷却效应在20世纪后期达到顶峰 。

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2010年增加 。与前十年相比,能源供应 (从2.3% 年到1.0% 年) 和工业 (从3.4% 年到1.4% 年) 的年均温室气体排放增长2010年和2019放缓,但运输部门的年均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大致保持在2%/年左右 。

毫无疑问,人类活动使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迅速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是对流层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1979年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为造成的平流层臭氧消耗极有可能是平流层冷却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洋变暖占气候系统供暖的91%,陆地变暖、冰流失和大气变暖分别约占5% 、3% 和1%。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多数陆地地区的极端高温 (包括热浪) 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图2.3),而极端寒冷 (包括冷浪) 变得不那么频繁和不那么严重,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热浪的频率大约增加了一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多数陆地地区的强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这些地区的观测数据足以进行趋势分析 ,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 (图2.3)。由于土地蒸散量增加,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一些地区农业和生态干旱增加。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全球主要 (3-5类) 热带气旋发生的比例可能有所增加。


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许比以前估计的要大。Bi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changes in geographic placement and shifting seasonal timing are often not sufficient to cope with recent climate change.(干湿季的影响)。气候变暖、降水模式的变化、冰冻圈元素的减少和损失以及气候极端现象的频率和强度更高,使得粮食安全降低,影响了水安全。日益严重的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使数百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和水不安全,特别对非洲、亚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小岛屿和北极等最不发达国家的影响最大。
Responses Undertaken to Date
如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如今若想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2 °C以下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需要进行较大的减排。

总结:

补充:

文章来源:https://www.ipcc.ch/report/ar6/s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