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蛙“LAOWA 10mm F2 Zero-D MFT”彻底的镜头审查完整版

此页面包含可更换镜头“老蛙10mm F2 Zero-D MFT”的评论。

前言
镜头评论

镜头结构:7组11片
开光圈:F2.0
最小光圈:F22
光圈叶片:7
最短拍摄距离:0.12m
最大放大倍率:0.15x
过滤器直径:φ46
镜头尺寸:φ53×41mm
重量:125g
金属外壳
带有电子触点的 EXIF 和自动光圈支持
4mm F2.8, 7.5mm F2, 9mm F2.8, 17mm F1.8, 50mm F2.8 2X,维长庚光学“LAOWA”系列,过去发布了五支微型四分之三镜头,这是第6款专用镜头。
微型四分之三的镜头很多,但覆盖10mm以下超广角的单焦点镜头并不多。奥林巴斯和松下只覆盖变焦镜头,第三方镜头中没有兼容电子触点的单焦镜头。
在这种情况下,金星光学发布了支持自动光圈和通过电子触点传输镜头信息的“LAOWA 10mm F2”。配备相当于20mm全画幅的广角,F2.0的光圈比较亮。

有 7 个光圈叶片,停下来可以期待 14 条美丽的光线。
它是一款非常紧凑的镜头,滤镜尺寸为 46 mm,尺寸为 φ53 x 41 mm,同时实现了广角和明亮的 F 值。此外,重量保持在 125 克,可与微型四分之三兼容无人机组合使用

价格检查
同级别几乎没有竞品镜头,所以无法判断价格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它的价格并不高,对于那些想要具有这种视角的镜头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外观/可操作性


个人认为,7Artisans 和 VILTROX 等厂商的整体设计看起来更好。略便宜的印象。
镜体
镜头遮光罩
指示
保修单
乙烯基镜片盒
质检卡
配件很少,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因为是国内正品所以附有使用说明书。
外部的

镜片名称和序列号印在正面,并涂有抗反射涂层。我个人不喜欢镜头正面的印刷,而且我担心在逆光时滤镜上的白色印刷。

动手

前镜头/后镜头


由于是内对焦(更准确地说是后对焦),对焦时镜头的全长没有变化。

因为是后对焦式,对焦时后镜头会前后移动。它被一个扁平的金属盖包围。应用了用于抗反射的哑光黑色涂料,但尚不清楚这在背光中是如何工作的。作为一个粗略的印象,背光电阻不是很好。

对焦环

这是一款支持电子触点的镜头,操作对焦环时相机侧的自动辅助功能。易于使用放大功能和峰值是很好的。但是,与 50mm F2 2X MACRO APO 一样,它不支持距离编码器。
镜头遮光罩


上机示例
当安装在 E-M1 Mark III 或 LUMIX G9 PRO 等大机身上时,镜头的重量和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控制只是对焦环,所以不需要像7.5mm F2那样操作小光圈环。我觉得这出奇的好。能够专心操作对焦环很方便。


“ LAOWA 50mm F2.8 2X ULTRAMACRO APO ”是长庚光学第一款配备电子触点的微型四分之三镜头。光学性能不错,但与相机的兼容性并不完美,防抖等故障比较明显。
我也担心这款镜头的兼容性,但它与 E-M1 Mark III 和 LUMIX G9 PRO 结合使用时没有问题。它与图像稳定、手持高分辨率拍摄和用于视频录制的自动光圈完美配合,没有冻结的迹象。
如上所述,它不支持距离编码器,但由于对焦环显示焦距和景深,所以应该问题不大。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对焦速度
由于 MF 镜头,未评级。我敢说对焦环的旋转角度很小,所以可以从无限远快速操作到最短的拍摄距离。
呼吸
它并不完美,但我认为这种视角的镜头控制得很好。
准确性
如上所述,旋转角度小,调整困难,尤其是在无穷远侧。还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通货膨胀
分辨率图表

测试环境
相机机身LUMIX G9 PRO
可更换镜头:LAOWA 10mm F2 Zero-D MFT
明珠眼镜工业有限公司
[HR23348] 符合 ISO12233 的 8K 分辨率测试图(用于静态相机)
奥林巴斯HYRes 3.1分析软件
室内照明环境恒定
三脚架、10秒自拍、电子快门
使用 LUMIX G9 PRO RAW 文件
ISO 200 固定
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进行 RAW 开发
锐度关闭
降噪关闭
色差校正关闭对每个要分析的点进行对焦和拍照
(场曲率难以近距离测量,因此在无穷远处检查)请注意,这是一个近距离测试(无穷大可能会更好)
补充
这一次,根据 RAW 输出,我在关闭锐度的情况下进行了验证。如果用主体输出JPEG或RAW显影调整锐度,数值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请将此数字视为“最小值”。
结果

停下来会有所改善,但LUMIX G9 PRO的分辨率性能已经达到顶峰。通过使用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或高分辨率镜头,您可以利用镜头的分辨率性能。
良好的性能保持在 f/8 左右,但从 f/11 到 f/22,由于衍射效应,图像质量迅速下降。如果可能,建议最多使用 F8 左右。
所有的
对于小巧轻便的超广角镜头而言,它具有极高的分辨率性能。尽管是一个相对明亮的镜头,但它保持高性能令人惊讶。
从最大光圈开始表现不错,但渐晕很明显,因此建议将光圈缩小到 F4 以减少噪点(校正光量时)。
虽然在拍摄特写时会有一些场曲,但在正常拍摄距离下不会成为问题。

实况动作确认
* F22 的曝光有点暗,因为 LUMIX G9 PRO 的电子快门仅支持最高 1 秒的快门速度。

高分辨率拍摄

中心显示接近测试图极限的结果,从 f/2 到 f/5.6 保持相同水平的性能。PRO镜头LEICA DG镜头也可以说有着惊人的表现。
外围和边角没有中心那么有弹性,但从最宽的光圈到“3500”左右仍然表现出不错的表现。进一步停止到 F4,可以获得与中心的性能非常相似的结果。如果可能的话,这是我想积极用于高分辨率拍摄的镜头。惊人。
竞争镜头比较

远景分辨率
测试环境

三脚架:Leofoto LS-365C
负责人:Leofoto G4
相机:OM-D E-M1 Mark III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固定在ISO200
原始输出
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开发
并将锐度设置为 0
请注意,天气比平时更糟,并且对比度一开始就很低。我打算很快在晴朗的天气里重新测试,但是冬天北陆的天气很糟糕。
试验结果
中央
良好的清晰度和大光圈的对比度。至少 20 兆像素的 OM-D E-M1 Mark III 具有如此之高的清晰度,以至于您无法指望光圈有任何改进。
F8 左右开始出现衍射效果,从 F11 到 F22,清晰度和对比度逐渐降低。除非您想加深景深,否则建议避免使用 F16-F22。
邻里
图像质量与中心相当,但在 F2 时对比度似乎有点低。从 F2.8 提高到 F4,达到峰值图像质量。性能一直持续到 F5.6,并在 F8 开始下降。
毕竟,允许的范围高达F11,而F16到F22似乎是一个你想要避免的光圈值,除非有原因。
四个角
渐晕的效果是不可否认的,但清晰度和对比度看起来相当不错。即使在 F2 也没有看到极端下降。光线衰减在 f/2.8 处有所改善,锐度和对比度在 f/4 处略有改善。
在 f/4-f/5.6 达到峰值性能,f/8 仍然优于全光圈。F11 还是不错的,但是应该避免 F16-F22。
总结
这对于小巧轻便的超广角镜头来说是非常不错的表现。虽然需要处理渐晕,但从最宽的光圈来看,锐度和对比度是实用的。峰值画质在F4左右,景深适中,应该很好用

高分辨率拍摄
作为参考,OM-D E-M1 Mark III 的高分辨率照片与 Lightroom 的 RAW 开发不兼容。下一个测试将与 LUMIX G9 PRO 结合使用。
F2

80MP 高分辨率镜头绝对有好处。尤其是高达50%像高的中央区域,从全开光圈的伸长率高,可以获得极高分辨率的结果。外围和四个角的描绘没有粗糙感,但没有中心延伸那么多。
F2.8

停一停会增加整体对比度,您可以期待更清晰的结果。周边和四个角的画质也有所提升,80MP高分辨率拍摄的好处很大。
F4

中心和外围与F2.8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四个角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您想在整个画面上以高分辨率拍摄,我们建议使用 F4 或 F5.6。
横向色差
什么是横向色差?
这是一种主要出现在画面四个角的颜色变化。由于光圈值的改善效果很小,因此需要相机机身中的软件校正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车身侧的校正功能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校正。

检查实况
对于广角镜头,它得到了很好的校正,但您可以看到周边有轻微的色差。虽然不完美,但它是一个在所有光圈值下都可以说“没有问题”的水平,因为它是一个容易校正的像差。请注意,没有自动更正可用,因此必须对更正进行后处理。

什么是纵向色差?
轴向色差是指发生在焦平面前后的色移。轴向色差是前景中的紫边和背景中散景中不自然的绿色色调的主要原因。简单的后处理是困难的,虽然希望在光学上减少像差,但通常不可能用大光圈镜头完全校正它们。

检查实况
大开光圈没有问题。作为F2比较亮的镜头,压制的很好。

前后散景
什么是美丽的散景和嘈杂的散景?
对散景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但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模糊的柔和散景很难看

检查实况


球差

但是,即使光圈大开,也不能说球景完美,在四个角处可以看到非球面镜头、边框和色差的效果。还需要注意的是,它在停止时会迅速变成五边形。
球面像差的校正也不完美。您可以看到背景模糊和正面模糊之间的巨大差异。虽然有双线散景的迹象,尤其是前景虚化,但“来回虚化”部分提到的10mm F2镜头没有问题。

畸变

Olympus 和 Panasonic RAW 文件通常存储镜头配置文件。使用 Adobe Lightroom 等阅读时会自动应用校正数据,并且无法删除。使用此镜头拍摄的 RAW 文件在读取 Lightroom 时也有应用校正数据的痕迹。因此,未使用外部软件“RaeTherapee”应用校正数据而开发的JPEG如下。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无反光镜镜头都需要通过软件来校正畸变像差,但像这样正确校正的镜头却很少见。“ZERO-D”不是日期。
渐晕
什么是渐晕?
外围调光就是它听起来的样子。画面周围出现不自然的暗淡。表示进光量小于中心区域,画面四个角曝光不足。强烈的调光主要发生在大光圈镜头和广角镜头上,这是一种可以通过软件轻松校正的现象。尤其是在夜景中使用高感光度时,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噪点。

检查实况
小巧、轻便、明亮的超广角镜头。
在F2的最大光圈下,近处和无限远处都有明显的光衰。Lightroom 的手动校正值在最短拍摄距离 (MFD) 时约为 50,在无限远 (INF) 时约为 80。如果要提高光圈的效果,至少要调低到F5.6。
与失真一样,镜头回缩没有校正配置文件。它不会自动校正,因此您需要使用光圈或后期处理。与该公司的“7.5mm F2 MFT”相比,影响量较小,但在风景和平面对比度中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光衰减量。
最短拍摄距离与无限远之间的有效F值没有显着差异。仅在 F22 时的高曝光意味着实际光圈值小于设定值 (F22)。我觉得用F22配微三分之三的人不多,但是在使用F22进行手动曝光时需要小心。

彗差
彗形像差主要是指画面四个角的点像不表现为点像。例如,人造灯光、星星和夜间照明。即使在白天,通过树叶过滤的阳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进行后处理且必须进行光学校正的像差。虽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改善,但在夜景和天文摄影等快门速度很重要的情况下,最大光圈下的彗形像差校正很重要(因为缩小会影响快门速度和 ISO 感光度)。

试验结果
它并不完美,但对于一个小巧、轻便、明亮的超广角镜头来说,它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它在整个 4K 显示器上几乎看不到,但在放大时会稍微显眼。点光源在图像高度的 50% 左右开始变形,彗差向四个角增加。
剩余像差通过缩小 1 档得到改善,通过缩小 2 档几乎完全消除。即使在 f/2.8 到 f/4 时也会出现明显的条纹,因此彗形像差变得明显的光圈值受到限制。

背光电阻/光条纹
在框架周围
LAOWA镜头对逆光比较敏感,这款镜头也不例外。尤其是光圈大开时,容易出现镜头眩光,对比度会明显下降。
幸运的是,镜头眩光可以通过停止一档来显着改善。重影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如此明亮的广角镜头来说,这是典型的背光阻力。
缩小范围时,5 个奇数刀片会产生 10 条光条纹。我觉得从 F2.8 产生锐利、美丽的光线的能力是一种优势。与传统镜头不同,实时取景基本上是“光圈打开”,因此如果要检查光条纹的出现,则需要使用“光圈值预览功能”。

它不会产生与光源在框架中时一样多的眩光。也就是说,有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耀斑迹象。
毕竟,缩小 1 级可以改善眩光,并且似乎可以很好地抑制重影。可以说,这类镜头的耐逆光性很好。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将光圈缩小一档会产生良好的条纹。微型四分之三的光圈值较小,会引起衍射,在小于 F5.6 到 F8 的 F 值处产生光条纹的镜头很有用。(因为容易保持分辨率和产生光纹)
基本上,即使在F2.8,光纹也足够令人满意,但从F4缩小到F5.6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光纹。如果您进一步停下来,您将获得看起来像是在使用交叉滤镜的锐利光线。

总体回顾

正面意见
重点
小巧轻便
坚固的金属外壳
圆形过滤器兼容
转动顺畅的对焦环
电接点信息传输及自动隔膜
无论焦距如何,都具有出色的整体分辨率性能
高倍率
轻微横向色差
轻微轴向色差
平滑背景虚化
广角镜头的良好畸变校正
轻度昏迷
停下来时有漂亮的条纹
尽管体积小、重量轻,但在 F2 时还是很亮的,在分辨率表现上没有弱点,各种像差都得到了很好的校正。说这是微三分之四一点也不为过。与老蛙7.5mm F2不同的是,它支持自动辅助和自动光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您可以在像 GM1S 这样的小机身中充分利用小巧轻便的移动性,或者您可以在大机身中充分利用高光学性能。满足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小型高性能镜头。还建议稍稍停下来,就会出现漂亮的光条纹。
批判性观点
对焦环旋转角度小
某些相机出现故障
周边光损失明显
球模糊很吵
全光圈下的背光阻力
最重要的是背光电阻。明显的耀斑可能只发生在大光圈处,从而降低整个画面的图像质量。如果你停下来,它会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自动光圈,实时取景被固定在“打开光圈”(如果实时取景曝光过度,光圈将起作用),这很伤人。这是需要牢记的一点,因为它会影响白平衡和曝光结果。还有其他小问题,但您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背光电阻。
我认为某些相机会存在兼容性问题,但与 LAOWA 50mm F2 相比有所改进。我认为LAOWA的电子领域才刚刚起步,所以我期待未来的发展。

样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