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与粤港的再牵手——今天开通的赣深高铁,究竟有多厉害?

2021年12月10日,连接赣南老区赣州市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的京港高速线赣深段(下称“赣深高铁”)正式建成通车。赣南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成功“牵手”,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将迎来发展新机遇。那么赣深高铁有何亮点呢?下面通通带你一探究竟。



线路小档案

线路起终点:赣州西 – 深圳北
线路全长:434km
设计最高速度:350km/h
车站数量:14座(赣州西、信丰西、龙南东、定南南、和平北、龙川西、河源北、河源东、博罗北、惠州北、仲恺、东莞南、光明城、深圳北)
赣深高铁贯穿江西、广东两省五市,全线共有157座隧道、323座桥梁,桥隧比达到87%。根据目前的列车运行图,赣州与深圳间的列车运行时间最快仅需1小时48分钟,南昌-赣州-深圳间的列车运行时间最快仅需3小时28分钟,大大拉近了江西省特别是赣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
粤赣一线牵 站站皆风景
赣深高铁北起京港高速线昌赣段赣州西站,南接广深港高速线深圳北站。虽说赣深高铁两端均接入既有车站,但中途的每个车站,都是精心设计,风景旖旎,一起来看看吧。
信丰西站

信丰——赣南脐橙的原产地,新建的信丰西站位于信丰县城西南侧,车站总规模为2台4线,站房总建筑面积9995.6平米。站房整体参考当地地标建筑“玉带桥”,辅以橙色圆柱打造的橙花形象点缀,站房的外立面也因橙色的加入显得生动而活泼。站房内高大而开阔的穹顶上,脐橙切面与祥云围绕的吊顶装饰得恰到好处,富有地方特色。

除了站房的宏伟,站前广场也别具特色。车站融合了当地建筑文化元素,与“脐橙”这一特产名片。广场中心巨大的“脐橙”与灵动的喷泉相得益彰,到处是这座“橙”市的独特风韵。
龙南东站

龙南东站位于龙南县里仁镇,车站规模2台4线。只见车站站台飞架于桥梁之上,站房则建于线路正下方,建筑面积9999平方米。龙南东站站房汲取龙南当地著名建筑形式“围屋”的建筑元素,站房两侧玻璃幕墙以顺畅流线向中部收拢,犹如两条游龙聚首,呼应“双龙聚首,赣南门户”的设计理念。
定南南站

定南南站,是赣深高铁的“粤赣门户”,站房建筑面积9997.6平方米,站场规模2台6线。车站站房整体设计采用“九曲东江源,云台赣南门”的创作构思,站房中央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幻化,寓意“东江之源”,随水波荡漾扩散成优美起伏的水纹,如九曲河水曲折荡漾,或起伏连绵飘逸山恋,幻化成“山水定南”的建筑造型。站房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具有非凡的气势与浪漫的诗意,仿如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惠州北站

位于惠州市惠城区北部的惠州北站,为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和莞惠城际铁路的枢纽站,也是惠州市境内在建的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之一。
惠州北站是赣深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车站,建筑形象提取罗浮山延绵起伏的气势,中部弧形的玻璃托起红色的斗拱,两侧层叠的水平线条犹如天鹅之翼,展现出惠州“鹅城”的腾飞态势。站房面积约5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7台16线,其中赣深场5台12线,莞惠城际场2台4线。
东莞南站

东莞南站位于塘厦林村社区,由之前规划的2台4线调整为4台8线,车站以“海纳百川”为设计主题,运用山水底纹,与现代线条元素。站房面积28400平方米。规划城际站厅与赣深高铁东莞南站站厅都在地面,实现平行换乘。
光明城站

光明城站是赣深高铁进入深圳地区的第一站,建筑形象隐喻深圳大门意象,车站新建面积14699.7平方米,改建面积3906.4平方米,设置了2座站台、4条股道。
不仅是赣深高铁途经的大站拥有巧妙的设计,沿途的小站设计也富有特点。
和平北站站房采用“四角楼”元素与“中国结”纹样呼应,以“客韵和平”为设计主题;龙川西站站房借鉴当地地标建筑正相塔,以“厚德龙川”为设计理念;河源北站设计以“山水禅意”为主题;河源东站设计以“三河之源、魅力槎城”为切入点,流线形体展现国际化与现代感;博罗北站为高架站,车站站房呈长方形;仲恺站以“电子芯片”的设计理念营造出“科技之城”之意境。
穿岭跨江 接连山海
一头挑起南岭山脉,一头挽住珠江入海口,赣深高铁穿越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多种地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是这些雄伟的隧道桥梁,让赣深高铁一路坦途。
龙南隧道

全长10.24公里的龙南隧道是赣深高铁“头号”重难点工程,隧道最大埋深580米,穿越12条断层发育带,最大日涌水量达1.8万立方米,为Ⅰ级高风险隧道。龙南隧道的建成通车,让列车顺利洞穿九连山,一路呼啸向南。

在2020年8月的“发现最美铁路”活动中,通通也探访了建设中的龙南隧道,并且带上了自己的LED背包,一同见证龙南隧道贯通的瞬间。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龙南隧道建成投用,通通真是感慨万分。

信丰特大桥

信丰特大桥全长10071.385m,是赣深高铁江西段最长的桥梁,连续跨越105国道、大广高速信丰北互通、既有京九铁路、赣粤运河和整座信丰县城,飞虹高架,雄伟壮观。
剑潭东江特大桥

剑潭东江特大桥是全线跨度最大的桥梁,全长925米,主跨26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四线无砟轨道混凝土斜拉桥。大桥共分为135个节段、2座主塔、20对斜拉索,梁体庞大、塔梁结构复杂。其中,该桥15号块820吨的重量刷新了全国单节段桥体最重的记录。
巧思妙计 天堑变通途
赣深高铁是一条互联互通之路,南衔广深铁路、杭深铁路、广深港高铁,中连广汕高铁,北接昌赣高铁,并可向北延伸至北京。路网的互联互通,自然少不了联络线的加持,对于赣深高铁而言,设计最为巧妙的,当属莞塘深联络线与莞塘广联络线了。

莞塘深联络线与莞塘广联络线,连通了赣深高铁与既有广深铁路。其中莞塘深联络线将赣深高铁引入位于罗湖的既有广深铁路深圳站,使赣深高铁的列车能方便快捷地进入深圳站的同时,也为深圳北站分流部分客流压力。莞塘广联络线则变相将赣深高铁向北通过既有广深铁路接入广州东站,通过莞塘广联络线,理论上深圳北站乃至香港西九龙站至广州东站间可实现直通运行;而广州东站出发的列车,也能经莞塘广联络线,在东莞南站换向后,经赣深高铁北上。

通通今天就体验了一把经由莞塘广联络线运行的,仅赣深高铁开通首日开行的D9716/7次列车。列车自龙川西站开出,到达东莞南站换向后,经由莞塘广联络线前往广州东站。这趟列车还使用了CRH1A担当,通通不禁感叹,CRH1A在赣深高铁上达速运行时,摇得是有那么一点点嗨~

意犹未尽的通通还用真·LED屏模拟了D9716/7次列车的车外方向幕,顺道测试了一下自研LED小程序的功能,真是不错啊。

值得一提的是,两条联络线便利的不仅仅是江西与广东两省,就连相邻的福建省也因此沾光。近几年一直被吐槽的“福广天堑”,在赣深高铁开通后,也迎来了新一丝的曙光——福州南—广州东或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调图后开行多对直通列车。

有趣的是,这些加开的列车,并非经由传统路径走平湖联络线,而是经由杭深线、京港高速线、莞塘广联络线、广深线运行,这不就把刚开通的赣深高铁深圳北-东莞南区间用上了,同时还意味着广州东与深圳北之间也有直通列车了。

巧思妙计的联络线设计,互联互通的赣深高铁,在不久的将来,汕汕高铁、广汕高铁也将陆续通车,相信到了那时候,铁路交通将有更大的飞跃。
列车开行方案一览
赣深高铁开通初期的列车运行方案又是如何呢?且看通通为你解读。
跨局列车开行方案
跨局列车方面,铁路部门将除了安排开行数对赣州西—深圳北间、南昌(西)—深圳北间的G车及1对九江西至深圳北间G车外,还将在赣州西—广州东间开行数对D车。
其中,深圳北—南昌西的G4618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3小时28分,从赣州西至南昌西也仅需1小时36分,创下了目前昌赣间的最快旅速记录。此外,南昌西—深圳北的G4613次列车跑完全程只需3小时30分钟,也是一趟妥妥的标杆列车。还有数趟G车是在南昌站始发终到,虽然停站较多,但它们能在南昌站与多个方向的长途普速车相衔接。

九江—深圳北间的G4643、G4622次列车则是在午后分别从深圳北站与九江站始发,在赣深高铁、昌赣高铁及昌九城际上运行一个往返,G4643次列车的时刻对于下班时段从南昌西站前往深圳方向的旅客较友好。

赣州西—广州东间将开行D4342/3 D4344/1、D4346/7 D4345/8、D4350/1 D4349/52、D4354/5 D4353/6、D4358/9 D4357/60次共五对列车。这些列车中的多数将使用CRH1A型动车组担当,部分或由CRH1A-A型动车组担当,且它们均需在东莞南站换向。运行时间方面,赣州西—广州东的D4350/1次全程运行时间最短,为3小时5分,广州东—赣州西最快的一趟D4349次列车则需要3小时13分。

管内列车开行方案
管内列车方面,深圳北—龙川西间将开行G9672/1、G9674/3、G9678/7次列车,这些列车或将使用CR400“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列车担当,且列车从深圳北站出发的时刻对于深圳北站出发前往粤东北地区而言还是比较方便的。

总结与展望

赣深高铁的开通,让甘甜的赣南脐橙走出果园驶向大湾区;让沿线经济和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为赣南老区与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装上新引擎。二十年多前,粤赣搭上京九铁路的时代列车,在岁月进程中见证山河巨变;二十多年后,赣深高铁满载老区人民振兴的深情厚望,奔向前程可期的广阔未来。
文章作者
大西瓜
Sun305
滴水湖W | 制图
大西瓜 | 配图
wmteng | 配图
免治牛肉加个蛋 | 配图
5217 | 配图
大西瓜 | 编辑
特别感谢铁四院为本文提供珍贵素材
通行线Toursline
大交通文化推广和传播品牌
授权/合作事宜欢迎联系contact@toursl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