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一、谈读书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选书) 很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 我所说的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 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读书方法)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 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 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二、谈动 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 朋友, 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 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 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 便是顺从自然, 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 便是摧残生机, 便不免感觉烦恼。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 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 能宣泄。 愁生于郁, 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 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意儿, 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也是好的。 就在此祝你 谈谈笑笑, 跑跑跳跳! 第三、谈静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 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 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请“静“,使是指心界的空灵, 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吧? 四、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略 五、谈十字街头 昨日的殉道者, 今日或成为市场偶像,而真纯面目便不免因之污损了。到了市场而不成为偶像,成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难的事。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 儒家的礼教,五芝斋的馄饨,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 新旧虽不同, 而盲从附和, 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六、谈多元宇宙 善恶便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但是“道德的宇宙”决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决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 这是我们往往忽略的道理。 “科学的宇宙” 中的适当价值标准只是真伪。 美术的价值标准路不是是非, 也不是善恶, 只是美丑。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 “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贤少,“科学的宇宙”里绝对真理不易得, “美术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恋爱的字宙” 里真正的恋爱人更是凤毛麟角。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 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 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或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 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七、谈升学与选课 我们求学最难得的是诚恳的良师与和爱的益友,所以选校应该以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为准。如果能得这种学校空气,无论是大学不是大学,我们都可以心满意足。做学问全赖自己, 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都无关系。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做根底。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 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 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偏狭。 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约取”,真是至理名言。 中国一般学者的通病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 八、谈作文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 愈望朋友做得好。 (小泉八云作文过程)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 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 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眷清一遍,在誉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 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誉清, 有时须眷两遍。 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 要写生, 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 九、谈情与理 规范是应然,是以人的意志定出一种法则来支配人类生活的。 事实是实然的,是受自然法则支配的。 规范虽和事实不同,而却不能不根据事实。 规范倘若不根据事实,则不特不能实现,而且漫无意义。 第一,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 第二,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很刻薄寡恩的。理智指示我们应该做的事甚多,而我们实在做到的还不及百分之一。所做到的那百分之一大半全是由于有情感在后面驱遣。 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不特人生趣味剥削无余,而道德亦必流为下品。 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now),我们更要能够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能力去支配情感,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十、谈摆脱 黑格尔以为凡悲剧都生于两理想的冲突。 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排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可也。”有这样果悲剧决不会发生。 悲剧之发生就在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诞打算盘。 这些朋友的毛病都不在“见不到”而在“摆脱不开”。 “摆脱不开” 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 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 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 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十一、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 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艰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 “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 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 太浮浅粗疏, 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十二、谈人生与我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 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 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