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将军在全面抗战初期为什么会被骂成“华北特号汉奸”?
1940年5月16日,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与日本鬼子作战时壮烈殉国,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新中国建立后,张自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追思和爱戴,很多地方都用各种方式纪念张自忠将军。但鲜为人知的是,张自忠将军在全面抗战初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严厉批评,甚至称将军为“华北特号汉奸”。

张自忠将军在国民党内属于西北军,冯玉祥是他的人生伯乐与引路人,后来当了卖国贼的石友三曾是他的老长官。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的西北军解体,张自忠则跟随宋哲元加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

加入东北军的西北军被改编为国军第三军(后改编为第二十九军),张自忠出任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第二十九军的地盘是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张自忠在著名的“喜峰口抗战”也有突出的表现。

“喜峰口抗战”表明日军对华北的大规模侵略只是时间问题,但蒋介石却依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出于对蒋介石的不信任和军阀思想作祟,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试图在蒋日间搞所谓的平衡。

1937年4月,日本邀请宋哲元赴日考察,结果宋哲元让张自忠代替自己去。张自忠在日本考察期间没有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举动和言论,但日本媒体却实施虚假宣传,污蔑张自忠将军“宣扬中日亲善”。

于是张自忠将军就被舆论骂成了“汉奸”,搞得他百口莫辩。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第二十九军英勇抵抗,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先后殉国。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二十九军还是被被迫撤出北平。

宋哲元在撤出北平之前任命张自忠为北平市长,留下来继续对付日军。性格坚韧、情绪很少失控的张自忠将军少见地流泪对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张自忠当市长时的北平已经是没有军队的城市,几乎没有可能抵抗穷凶极恶的鬼子。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百姓,张自忠决定打开城门放鬼子进入占领北平,他本人则躲到德国医院内并设法逃出北平。

张自忠的决定实出无奈,但不战而失北平的“黑锅”是躲不掉了。舆论对张自忠将军展开口诛笔伐,出现了“张逆自忠,自以为忠”的说法,称之为“华北特号汉奸”。而将军直到临沂保卫战才算摆脱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