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三万里》影评

2023-07-23 23:37 作者:查询海嗣精神状态  | 我要投稿

看完电影后一点拙劣的小意见。 老问题,一流的画面细节,三流的剧本内容。 刚看完电影,坐在椅子上等彩蛋,我在评价这部电影时候,说,虽然剧本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至少编剧的思想没什么问题,电影的走向还是比较正的。等从电影院出来冷静了一下,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近几年被国内的烂电影电视剧荼毒的太多了,什么时候最基本的三观居然成了我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 这个电影剧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整部电影看下来不知所云,就是把大唐的四十多年拿出来写了个流水账,没有内核没有侧重。 首先,这部电影是不能拿来当历史片或科普片的。里面存在大量的对于历史的改变,用于科普误人子弟。比如杜甫小时候没有偶遇高适,比如为了让角色朗诵诗句,甚至在场景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让李白突然回忆起自己多年前写的《静夜思》,念着和现在心境完全不同时期作的诗,对历史般的宿命感和电影植入彩蛋的强行安插,对历史进行大量的二次创作,让整部电影的剧情难以言喻。 其次,里面能够挖掘的内核其实很多,比如李白的人物性格,课本上常规讲述和古诗解析的只有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李白,对于李白为了追求入仕,写诗差点招来杀身之祸,以及晚期入道门的李白,都是很少提及甚至去回避的。电影中讲述了李白的全面形象,但是只有形象,只有一个结果,没有过程,单看每个时期的李白,是矛盾的,遁入道门和求官入仕是冲突的,年少轻狂和讨好皇帝是冲突的,这些性格可以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但是需要有因果关系,中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电影完全没交代清楚。比如,年轻的李白确实热衷于做官,最后也的确达成了目的,但是凭借才华入仕的李白,不满于只为了写诗取悦皇帝,于是寻酒作乐,也就是高适去找李白的时候李白纵酒享乐,最终对朝廷失望,离开官场,遁入道门。李白本身是一个极具悲情主义色彩的人物,怀才不遇,明明身怀才华却因为出身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另寻他路却发现路不向寒门弟子敞开,以小见大,从李白个人的悲剧拓展到一个时代的悲剧,朝代的陨落历史的更迭,而不单单是讲述,哦,李白这一生过得很惨,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让整部电影空洞无力,平平无奇。价值的升华完全没有,停留在小学语文课本的诗朗诵,十分之尴尬。 总之,对这部电影很失望。我就不该对目前的国产电影抱有期待。

《长安三万里》影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