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购买的牛肉已经排酸了吗?
可以用菜市场买的新鲜牛肉做牛排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疑问。
毕竟在大家的常规认知中,肉菜是越新鲜越好,但为什么很少有人这么做呢?这里涉及到牛种、工艺与卫生的问题。

注:下文所说的牛排仅为0添加0腌制的原切牛排
#1牛种
国内的牛种多是用于耕种的黄牛,肌肉纤维粗糙,这种牛肉在切成薄片时,肌肉纤维被切断,所以我们不会感受到它有多耐嚼。
但是在切割成牛排烹饪时,大量肌肉纤维被保留,不论做几成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咬不动。
#2加工工艺
好的牛排是需要经过排酸工艺处理的,排酸是指牛在屠宰之后在0-4℃冷却48-72小时,将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后挥发掉的过程。
排酸后的牛肉,肉的酸碱度被改变,新陈代谢物被最大程度的分解和排出,不仅口感更加鲜嫩,牛肉中的营养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菜市场的热鲜肉,往往没有经过低温排酸处理,无法充分分解和排出里面的乳酸和应急激素等有害物质,肉质柴,还不利于营养吸收。

#3食品卫生
为了让牛排保持细嫩的口感和丰富的汁水,牛排通常只烹饪到5至7成熟,这种情况下,冷冻的牛排才能更好的保障食用安全。
因为牛的主要寄生虫是牛带绨虫,包括成虫和虫卵,它们在零下18°C冷冻一段时间后就无法存活,国外进口的牛排,一般冷冻时间都超过了10天,所以进口牛排可以半熟食用。
但是菜市场的鲜牛肉一般不经过冷冻处理,且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这种情况下5-7成熟食用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从食品安全卫生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想吃全熟牛排,也是不建议用菜市场鲜牛肉做牛排。
菜市场的鲜牛肉更适合炒、炖,或者是涮火锅,吃牛排还是乖乖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进口牛排吧~
